农旅融合示范项目道路工程-囤水田支路工程 路基、路面说明书.docx
《农旅融合示范项目道路工程-囤水田支路工程 路基、路面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旅融合示范项目道路工程-囤水田支路工程 路基、路面说明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4路基设计1.1 设计依据规范(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部颁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3)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4)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5)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6)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7)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8)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9)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10)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2、C20-2011)(Il)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4. 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5. 3路基设计标高设计标高为路面中心线处的标高。6. 4路基设计7. 4.1填方路基设计.路基范围内的原地基应在路基施工前进行处理: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清理;2)原地面坑、洞、穴,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3)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后按规定压实度不小于90%:4)当地而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与1:5时,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台阶,设置成坡度向内大于4%,宽度不应小于2mo用于路基的
3、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稔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按CBR值确定,具体数据详见本说明5.2。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本项目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2施工图标段划分情况说明本项目分一个标段实施。3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说明3.1 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3)路基设计宜尽力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应结合既有道路纵断面。(4)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
4、、地形、地貌、气候、地震及已建、改建公路的基础资料,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3.2路基横断面布置采用四级公路、20kmh,路基宽度6.5m建设,荷载等级为公路71级。路基横断面组成为:6.5m=0.25m(土路肩)+3.Om(行车道)+3.Om(行车道)+0.25m(土路肩)。设置护栏路段,对路基进行加宽50cm:33加宽,超高方案说明(1)加宽:平曲线半径W250m时,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加宽设置,加宽值采用第1类加宽值,加宽过渡方式采用线形过渡。(2)超高:由于新乡村建设,考虑到居民新村、民宿、非机动车道、步道等城镇化因素,平曲线超高按照最大
5、超高懦进行控制。(3)用地界:填方路段,用地界一般为路堤边沟外LO米,未设排水沟的路段坡脚外或坡脚墙外1.0米,路段,用地界一般为边坡顶或截水沟坡顶外1.0米。宜为5060cu5.2路基压实度标准与压实度(1)路基压实技术要求本项目路基填料主要来源为挖方废弃的土石混合料,路基填料主要有粘土(或亚粘土)、全弱风化泥岩、砂岩、页岩等。路基填筑前平均消除03cm厚的表层土,清表后对基底碾压密实,使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85%表层种植土集中堆放,并将其用于边坡绿化以及弃土场复耕等,严禁用于填筑路基和胡乱丢弃。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整体稳定性,路基埴料应均匀、密实,经过现场试验确认后方能填筑。路基的压实度、填
6、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分别满足相关要求。土石可用于路堤的填筑,但路床范围应使用硬质岩石渣填筑。路床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IOcm,路堤容许最大粒径为15cm,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作路堤填料,挡土墙墙背填料必须选用碎石、石屑、石渣等粗粒土填筑。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要求进行,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筑工艺。设计最大松铺厚度土质路基施工应不大于30cm,上石混填路基不宜超过40cm,冬季施工松铺厚度应比正常施工减少20%30%,具体施工时每层铺填厚度可根据试验路结果、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确定。松铺应避免硬质石块(特别是尺寸大
7、的硬质石块)集中:当石料含量超过70%时,分层摊铺时先铺填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稳,再铺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路基压实度要求(重型击实标准)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路床0-80295上路堤80150294下路堤150以下292零填及挖方路基0-80295路基填料最小承就比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承载比(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以下215零填及挖方路基0Y0610填方边坡高度W8米时,边坡坡率采用1:1.5。对于较大粒径的填料必须
8、采用较为大型的压实机具,通过碾压试验证明可行,并确定施工工艺和检测办法后,方可采用,否则较大的石料必须改小才可作填料。对于桥台,涵台,挡土墙等构造物的台背(墙背)填料应优先选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片碎石、砾(角砾)类土,砂类土,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o.路基施工技术D压实机械宜用慢速效果最好,碾压一段终了时,采取纵向退行方式第二遍碾压,不宜采用掉头方式。2)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累计厚度不宜小于0.5u4.4.2挖方路基设计1)全线挖方地段根据地质情况,本着尽量平衡填挖的原则设置
9、挖方边坡坡率。2)挖方边坡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对坚石路段本着尽量减少临空面防止后期风化破碎的原则设置折线边坡。3)当挖方边坡外汇水面较大时,在距坡顶5.Om处设置截水沟。4)零挖地段路基处于耕地,水田、松软地段,采用换填0.5LO米深的块石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5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调料强度要求说明5.1 路基填筑(D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施工时路堤两侧可超宽填筑30cm,路基填筑完成并稳定后再对边坡进行清理。(2)采用填料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其分层的最大填筑厚度:土方路堤不应超过30cm、填石路堤不应超过50cm,(3)墙背填料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压实性,以片、碎石、砂砾、砾石土和碎石土为宜。(
10、4)对于沿线弱微风化的砂岩比较丰富路段,采用土石混填路基,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路基压实应采用大功率的推土机(功率大于200)与重型压实机具(14T以上)。对下路堤,般最大粒径40cm,且不宜大于摊铺层厚的2/3,压实层最大厚底面以下40O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其中小于5mm的细料含量应不小于30%。3)路基的浸水部位,应采用稳定性好、不易膨胀崩解的石料填筑。4)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5)根据项目区出露的地层岩性情况,沿线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对填石分为中硬岩石和软侦岩石。见下表。表T
11、岩石分类表岩石类型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代表性岩石中硬岩石30-60硅质、铁质胶结的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软质岩石530泥质砂岩、泥质页岩、泥岩等沉积岩类:6)填石路堤顶部最后一层填石料的铺筑层厚度不得大于0.4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0mm,其中小于5mm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且铺筑层表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填石路堤上部采用其他材料填筑时,可视需要设置上工布做为隔离层。(3)路床顶面验收标准:除满足正常路床填筑粒径、压实度、CBR要求外,路床回弹模量应大于40Mpa.(4)构造物两例路基涵洞等构造物与路基填土之间因刚度悬殊而产生差异沉降,引起“桥头跳车”。为减轻“跳车”现象
12、,提高公路车辆行驶的舒适性,设计中考虑对涵洞两侧路基进行特殊处理:其一是采用碎石等透水性材料填筑,降低台后路基填土的压缩性,其二是提高台后压实功率。处理范围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3.7条,本项目为四级公路,过渡段L按H+3(m)考虑。注:H为路基填土高度。填料要求要求采用挖方石渣或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片碎石、砂卵石,碎石屑填筑。石渣选料时要选择级配良好,级配范围变化不大的石渣,同一层路基采用石渣含量相近的石渣进行填筑。台背路基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要求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达到96%.施工要求涵洞两侧与项部、锥坡与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的填土均应分层压实,每一压实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
13、涵洞两侧的填土与压实和桥台背后与锥坡的填土与压实对称或同时进行。各种填土的压实尽量采用小型的手扶振动夯或手扶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厚度宜不大于15OnUn,填料粒径宜小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承载比(CBR)(%)填料最大粒径(cm)30-80410便质石料压实质:控制标准分区路床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0-1.5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3下路堤1.50W6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5P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床底面以下深度(阳)摊铺层厚(Mn)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
14、%)上路堤0.80-1.5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2下路堤1.505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4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床底面以下深度()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11u11)压实干重度20下路堤1.50400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22在施工前对各类填方路基应修筑试验工程,以确定路基的施工工艺和控制指标。详细内容见施工注意事项部分。(2)路基填料要求土质路堤D填方路基应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路堤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nU2)淤泥、强膨胀土、有机质上等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得用粉质土埴筑。3)采用
15、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下表耍求。4)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2)填石路堤1)硬质岩石、中硬岩石可用于路堤和路床填筑:软质岩石可用于路堤填筑,不得用于路床填筑;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IoOmm。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应用于路堤填筑。2)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应力应变分布特性相适应。(3)路面设计应考虑潮湿气候,路面材料设计应对材料的高低温特性、光老化耐久性等提出要求。9.2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车行道:双车道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自然区划:本路段经过地区属中华
16、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BZZ-100交通等级:轻交通等级路面设计使用年限:8年9.3交通设计参数本交通量来源于我公司现场调查以及业主提供相关路段交通量,本项目为四级公路,交叉方式均为平面交叉。交通景调查表序号车型编号说明交通量(辆/天)备注1I类2轴4轮车辆14522类2轴6轮及以上客车533类2轴6轮整体式货车2744类3轴整体式货车(非双前轮)355类4轴及以上整体式优车(非双前轮)366类双前轴整体式货车077类4轴及以下半挂货车(非双前轴)388类5轴半挂货车(非双前轴)299类6轴及以上半挂货车(非双前轴)01010类双前轴半挂式货车011U类全挂货车0合计188路面
17、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四级公路于IOomm,涵洞两侧回填填料粒径宜小于50mm,压实度应不小于96%。部位狭窄时,可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浆砌片石等材料回填。台背与墙背回填,应在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7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设计说明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条件,结合沿线桥涵、排洪沟渠、天然沟谷分布和设理情况,依据本地区水文特点、暴雨强度、地表滞留系数,经水文计算,结合业主相关要求,合理确定排水构造物断面形式和尺寸,采用排水形式及尺寸如下:7.1排水沟考虑到新村即将建设,为避免重免建设,临新村侧的排水沟采用40X40Cm的梯形土质排水沟,后期新村及停车场建设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旅融合示范项目道路工程-囤水田支路工程 路基、路面说明书 融合 示范 项目 道路 工程 水田 支路 路基 路面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