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终稿.docx
《XX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终稿.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4125编号:1总贝!|41.1编制目的41.2编制依据41.3适用范围51.4工作原则51.5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61.5.1 特大环境污染事件(I级)61.5.2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H级)61.5.3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I11级)71.5.4 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72企业信息82.1*概况82.11yi./282.L2地理、气象及水文状况82.2周围居民及敏感缶息92.3现有固体废物及处理设施92.4我矿污水处理站情况102. 5锅炉除尘情况103. 6噪声治理情况113应急组织指挥体系123.1应
2、急组织体系123. 2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123. 3工作任务和职责133. 3.1指挥部职责133. 3.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33. 3.3生产安全处职责144. 3.4保卫组职责143. 3.5通讯组职责143. 3.6供应组、财务组职责144. 3.7宣传组职责1533.815339154环境污染事故源与预防预警164.1环境事故污染源164. 1.1水污染源165. 1.2大气污染源16编号:4. 4.1.3固体废弃物污染源165. 1.4噪声污染源16415164. 16*164. 2f5b1164. 2.1水污染预防措施174. 2.2大气污染预防措施184. 2.3固体废弃
3、物污染预防措施194. 2.4噪声污染预防措施204. 2.5火灾预防措施214. 2.6危险废物预防措施214.3预警214. 3.1预警条件214. 3.2预警措施225. 3.3预警解除225应急处置235.1 公司应急值班制度235.2 先期处置255. 30I向夕)255. 4应急响应程序255. 41内部接警与上报266. 4.2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275.4.3事件报告合适的内容和方式285.4.4信息通报295.4.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295.5应急监测305.6应急处置305.6.1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管控制度305.6.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05.6.3应急处置326应急终止32
4、6.1应急终止的条件326.2应急结束的程序326.3应急结束后的行动336. 3.1调查及处理337. 32337监督管理管控348. 1应急预案演练34编号:7.3责任与奖惩348保障措施358. 1经费保障358. 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58. 3应急队伍保障358. 4通信和信息保障358. 5技术保障358. 6其他保障359. 7环境应急能力评估369后期处置389.1 现场恢复389.1.1 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389.1.2 环境恢复389.2善后赔偿399. 3事件调查3910预案管理管控与更新4010. 1修订预案及合作4010. 1.1应急预案更新4011. 1.2地方沟通与
5、协作4010. 24011附则4111. 1名词术语4111.2实施日期4112附图及附件42附图1*矿区平面图42附图2*地理位置图42附图3*镇交通状况图42附图4*砰石污水处理流程图42附表1*市环境应急专家名单42编号: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积极应对*有限公司*年产90万吨煤炭突发环境事件,规范公司环境应急管理管控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和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力量及时到位,各项处置措施得当,做到最大限度消除、减少和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全面、
6、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适合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年)(5)*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管控办法(试行)(2013年10月)(6)*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3年10月)(7)*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4月)(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管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9)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管控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三)突发环
7、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7号)(1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编号:(1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2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
8、9年9月)(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2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包括:(1)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2)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因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3)危险品在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发生的事故;(4)煤矿营运期间造成的次生生态破坏事故;(5)矿井污水处理站设施故障导致污水外溢,从而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6)火灾事件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
9、件。1.4 工作原则公司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管控,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管控,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10、。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管控,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编号: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应急时做到快速有效。1.5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保部令2011第17号),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四级:特大环境污染事件(I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II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
11、In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预警信号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1.5.1特大环境污染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市级以上城市集中是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 1、2类放射性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1.5.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I)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
12、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渗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突发环境事件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点区域发生的;编号:(7) 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的环境影响,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13、8)造成跨省(市、州)界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1.5.3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In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 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的环境影响;(7)造成跨市(州)界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1.5.4 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除特大环境污染事件(I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II
14、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In级)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编号:2企业信息2.1 *概况2.1.1 单位情况*有限公司*,省属国有企业,2014年全公司在册员工为1478人,其中环保工作人员8人。*始建于1966年,1975年12月正式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现实际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矿区东西长约5.724km,南北宽约2.053km,矿区面积1L7523?。矿井为平碉+斜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矿区平面图见附图1。煤矿井田位于二塘向斜的北东翼浅部,开采煤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煤组。井田内含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有9层,即2、34578、9*、1T、12#层,煤层总厚度在5.5518
15、.48m,全区设计开采煤层为5层,即2#、4%6、11#、12*煤层,煤层平均倾角在710度,现矿井地质核实储量为4454.4万吨,剩余地质资源量为4046.7万吨,工业储量为3701.81万吨,可采储量为2111.4万吨。矿井生产情况:矿井两个采区,三采区采煤工作面为31111(2)综采工作面和正在回收的30202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为31200回风巷、30203运输巷。四采区为收缩阶段现有40401综采工作面正在调试生产期间,40700回风联络巷正在掘进。矿井六大系统均按要求建设完成使用正常,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正常。2.1.2 地理、气象及水文状况(1)地理位置* *位于*市*区*镇海开村境
16、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43510438,09,北纬26。471,2649,56。镇域海拔在1710米一2900.6米之间,平均海拔1800米。*屋脊韭菜坪最高海拔2900.6米,位于镇域内海嘎村与赫章县交界处。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2(*地理位置图)。(2)气候* *镇属低纬度高原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3,气温极值T1.7C33,月平均最低气温2.9C,月平均最高气温19.9;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日照1541.7小时,日照率35%,其中七月份平均达45临元月和十一月仅达27乐年平均降雨量1186毫米,多集中在5至9月,冬季降雨时往往在标量编号:1800米以上形
17、成凝冻,全年平均凝冻日23天。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为东南偏东风,最大风速20米/秒,瞬时最大风速可达40米/秒。(3)水文* *镇水资源丰富,镇域内有大河三岔河从威宁排入纳雍河,还有关门山小流域、木冲沟小流域、色开河、豹子沟流域等。2.2 周围居民及敏感信息*地处中高山地貌构造单元之中,矿区井田范围之内的土地利用性质主要以耕地和坡地为主。井田范围内地表无铁路、高速公路(交通状况见附图3)等大型建(构)筑物及基本农田、水库等;无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业科技园区、商品粮基地、地质遗迹等。因此,环境敏感点主要是井田内居民点、井田内地下水体、工业场地周围居民点以及矿井纳污水体。主要环境敏
18、感点见表1。表1主要环境敏感点序号企业名称环境敏感目标相对本矿的方位距本矿的最近距离敏感目标性质1海开村村民井田范围及周边500m范围内200m声环境2地表水工业场地北侧100m水环境3矿区居民东北50m大气层2. 3现有固体废物及处理设施目前,我矿砰石采用砰石山堆放处理,先后组建了新、老两座砰石山,其中老砰石建设于70年代,建成后就投入使用,设计容量为500万吨,新肝石山建成于2000年,设计容量为600万吨,服务年限约45年,现有煤砰石存量约为80万吨,剩余肝石堆场容量约400万吨。煤砰石每年平均产量约为3万吨/年,煤砰石的发热量平均为350kcalkgo编号:老肝石山现已停用,主要使用的
19、是新砰石山。2007年,我公司根据集团公司肝石山香根草植物治理环保专项工程的安排,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投资环保专项资金75.6万元,对新、老肝石山种植香根草,面积为2700Om2。2008年由于雪凝灾害,肝石山所种植的香根草大部分都被冻死,我公司2009年对砰石山进行了香根草补种,投资环保专项资金85.246万元,面积为3O44511该工程实施后,为控制砰石下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砰石山原有的砰石稳固,水土不再流失,滑坡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治理。我矿砰石污水处理图见附图5。2.4我矿污水处理站情况我矿矿井的最大涌水量为198.8M7小时,正常涌水量为72.4M/小时,2006年5月我矿开工建设80
20、0M7小时处理能力的矿井污水处理站,以全面解决矿井水达标排放的问题。该相关项目概算投资820万元,由广西宇达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施工,采用无动力双列平流破解翼片(迷宫)斜板助沉式净化处理系统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处理药剂为聚合氯化铝。该工程于2006年12月竣工,于2007年1月进入调试阶段,2007年3月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运行平稳。2007年5月*市环境监测站接受委托对该相关项目进行了验收监测,并出具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市环监验字(2007)15号)。经监测,矿井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致(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其中PH值为7.85,符合
21、评价标准69的要求,悬浮物为22mgL,小于评价标准限值50mgL,化学需氧量为5mgL,小于评价标准限值50mgLo2. 5锅炉除尘情况由于原来锅炉房锅炉设施陈旧,并且供热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对原有两台2吨/小时锅炉进行拆除,新增2台4Th承压卧式锅炉,以满足职工洗澡及办公区域供暖。为达到环保要求,2009年12月我矿开工建设处理能力烟气量为12000180003h的脱硫除尘器两台,修建循环水池给水系统,以全面解决烟尘及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的问题。该相关项目总投资21.3万元,由福建省连江县恒磊环保防腐有限公司设计、施工,采用花岗石水膜冲击式脱硫除尘器对烟尘及二氧化硫进行处理,。该工程于2010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煤矿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