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青陂山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分宜青陂山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宜青陂山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8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分宜青陂山(原城西)l11)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核工业二七。研究所二。一七年六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2、、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表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12表三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4表四环境质量状况18表五评价适用标准24表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5表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0表八环境影响分析31表九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
3、预期治理效果35表十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及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37表H结论与建议40附图:附图一变电站地理位置图;附图二变更前变电站平面布置图;附图三变更后变电站平面布置图;附图四线路路径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原环评批文;附件3核准文件;附件4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5计量认定证书及监测仪器检定证书;附件6工程变更证明文件;附件7专家意见;附件8修改清单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分宜青陂山(原城西)IlO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法定代表人通讯地址江西新市余渝水区胜利北路37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38025建设地点江西省新余
4、市分宜县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M改扩建技改口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变电站:6630塔基:73.68绿化面积(平方米)1778总投资(万元)211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5年7月1、变更项目由来根据“十二五”期间分宜县工业园及周边乡镇工业和农业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2012年初,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规划建设“分宜城西IlOkV输变电工程”,并于同年6月委托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编制分宜城西IlO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012年12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以“赣环辐字2012146号”
5、予以批复。目前该项目已于2015年7月投产运行,但站址及线路位置已由分宜县城西迁往城东,两地相隔约7km,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输变电建设项目重大变更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辐射201684号),本项目构成重大变更,需对变动内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重新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有关规定要求,受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委托,核工业二七O研究所于2017年2月承担“分宜青陂山(原城西)IlokV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我所接受
6、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场址进行了现场勘察、调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编制依据及技术路线2.1 环境保护法规、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6)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18日起施行);7)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起
7、施行);8)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3月25日起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10)输变电建设项目重大变更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辐射201684号)。2.2 相关的标准和技术导则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I23482008)3)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I-2016);输变电工程(HJ24-2014); 生态影响(HJI9-2
8、011); 声环境(HJ2.4-2009);地面水环境(HJ/T2.3-93);9)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升压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10)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2.3 其它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分宜城西IlO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2012年10月;3)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分宜城西HO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赣环辐字2012146号),2012年12月6日;4)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宜春靖安香田等12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赣发改能源字20131011号
9、),2013年5月22日;5)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关于九江蒋公岭风电场送出等5项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赣电建2014372号),2014年4月22日。2.4 技术路线环境影响分析技术路线见下图。1 .环境影响评侪委托*fl2 .建设JjtH俄榭文竹第一阶段第阶段第阶段国家和地方有关 环境保护的法律 法规政策标范、产 业政津及相关WI 划图1-1环境影响分析技术路线公众参与(报告书简本公示)谭价隹设项H的环境影响制定工作方案Lfft出建Q项11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2.提出环境保护指施。建议3.编陋环境影响报告格研丸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嫌.政饭、标席及相关娥划环境现状调代、歌测及评价3
10、、工程概况3.1 项目内容及变更情况3.1.1 项目组成及规模本次环评的分宜青陂山(原城西)HOkV输变电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表I-Io表1-1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组成规模青陂山UOkV变电站主变规模主变容量1x50MVA,为户外变电站。无功补偿1(3.6+4.8)MVarIlOkV间隔2个IOkV间隔12个HOkV线路IlOkV出线新建IlokV线路2回,由大台江锂IlOkV线路40#41#破口入肯陂山IlOkV变电站,形成IlokV大育线和IlOkV育锂线,线路全长2x0.1km。注:大台江锂IIokV线路为98年建成的用户线路,后移交给赣西供电公司管理,未履行环评手续,根据江西省环境保护
11、厅关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早期己建成投产输变电项目完善环保手续工作的有关问题的复函,98年建成的输变电工程维持现状。图1-2青陂山IlokV变电站站牌3.1.2 工程内容变更情况施工过程中,变电站占地面积、建设规模、站内布局与初步设计、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中基本一致,但变电站站址选取、线路路径走向与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中均不一致,属于重大变更,具体变更内容见表12,工程变更前后位置见图13。表1-2工程建设内容变更前后对比一览表项目名称指标名称原环评建设内容实际建设内容备注变电站主变规模l50MVA15OMVA一致IlOkV间隔2个2个IOkV间隔12个12个无功补偿1(3.6+4.8)MVar
12、Ix(3.6+4.8)MVar围墙内占地面积48524852站址位置分宜县城西工业园(分宜县城西)分宜县东二环路以东、建设路以北(分宜县城东)生大发而变输电线路线路长度从IlOkV大台铃北【线破口入城西变,双回线路长度为21.534km由IIokV大台江锂线40#-4I#破口入青陂山IIOkV变电站,线路全长20.1knrio导线型号LGJ-240/30LGJ-3(X)25全线塔基数量14基2基塔基永久占地329.23m273.68m2图1-3工程变更前后位置图3.2 变电站概况(1)站址概况青陂山IlOkV变电站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东二环路以东、建设路以北,地理位置见附图L变电站距分宜县政
13、府驻地约2.3km5站址中心经纬度为:N27o48,30.00,El14o4236.36,目前该变电站运行良好。新站址建设前为一座小山包,绿化率较高,主要植被为松木及杂草,项目建设完成后根据现场勘察,站址四周均已植被恢复,站址四至见图l-4o站东边沟及绿化站南边沟及绿化站西边沟及绿化站南边沟及绿化图14站址四至图(2)占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变电站总用地面积6630?,围墙内占地面积485211长72.2m,宽67.2m,IlO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AlS设备,UOkV出线方向为向北出线,变电站北部为IIOkV配电装置,南部为生产综合楼,主变压器布置于生产综合楼和HOkV屋外配电装置之间。事故油池布
14、置在站区中部主变旁,电容器组和消弧线圈布置在站区东侧,站址变更前后站内平面布置除方位发生改变外,其余均一致。本项目变电站变更前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二,变更后站内总平面布置见附图三。(3)主要构筑物及电气设备本项目主要构筑物详见表1-3,电气设备见表1-4。表1-3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类别规模主体工程生产综合楼占地面积445.130?,IF主变油坑及基础占地75.46n,1座UOkV户外配电装置场地占地面积187811室外布置公用工程消防系统设置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小间等环保工程化粪池占地面积4.62?,1座事故油池占地面积15.1m2,1座30m3表14变电站设备一览表名称数量主变压器三相
15、双绕组自冷油浸式有载调压,容量为1X50MVA。IlOkV电气设备双柱水平旋转式隔离开关、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氧化锌避雷器、SF6磁柱式单断口断路器。IOkV电气设备选用铠装移开式户内开关柜,柜中断路器选用真空断路器、干式电流互感器、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真空断路器、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采用户外框架式成套装置,10千伏电容器组容量两组(3.6+4.8)MVar,串接5%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隔离开关。(4)配套工程供水变电站为无人值守智能站,站内生活用水主要为巡检人员冲厕用水,来自市政管网。站区内设置生活给水管网,供整个站区的生活用水,给水管道采用PE管,主
16、干管直径为DN63。排水站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站区雨水管网外排。变电站为无人值守智能站,污水主要为巡检人员产生的少量冲厕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站外绿化。事故油池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使用的一台变压器油重14.753使用环烷基变压器油,密度约877kgm3,则变压器油的体积为16.82m3,本项目事故油池容积为30m3,根据现行电力行业标准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5218-2OO5)的相关规定,总事故油池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60%设计,本项目事故油池满足设计要求。消防系统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
17、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要求,在控制室、配电间等设有精密仪器、设备及表盘等不宜水消防的场所以及电缆夹层设置手提式、推车式卤代烷灭火器;对于办公室等一般场合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3.3输电线路工程概况(1)线路规模及路径走向线路全长2x0.1km,双回架空,从IlOkV大台江锂线40#-41#破口向东再向南进入青陂山IlOkV变电站。输电线路路径详见附图三。(2)架空线路路径主要跨越及地形情况表1-5本工程架空线路路径交叉跨越及地形情况项目分宜青陂山(原城西)11OkV输变电工程线路路
18、径总长度(km)0.1曲折系数1.67交叉跨越湖泊O次高速O次省道O次国道。次35kV线路O次IokV及以下线路。次县道O次乡道O次河流O次通信线路。次地下光缆O次地形比例丘陵100%4、人员及工作制度无人值守,定期巡检。5、环保投资本工程总投资211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万,占总投资的1.66%,具体环保投资清单见表l-6o表16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组成环保措施投资概算(万元)1变电站污水处理设施及雨污分流系统8事故油池、集油沟7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低噪声风机11场地绿化42线路安全警示标示1植被恢复及塔基绿化4总计356、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城乡电网建设项目。根据国家
19、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电网改造与建设”列为“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宜青陂山(原城西)IIOkV输变电工程是分宜县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满足了当地电源布点要求及区域负荷发展需要,优化了当地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8、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变电站和线路均在分宜县境内,线路所经区域主要为丘陵,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等、未经过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项目建设与当地的规划相协调,因此本项目选址较为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
20、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变电站东侧为山林,植被覆盖率高,无原有污染。(2)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变电站和线路所在区域为丘陵,植被覆盖率高,区域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较好,未出现过环境空气、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环境污染问题,工程所在地附近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均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调查,工程沿线无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需要保护的地区,亦无珍稀植物及珍稀动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工程周围没有文物分布及军事设施。工程建设地点涉及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东二环路以东、建设路以北。经
21、现场调查,本项目站址及线路建设地点均发生了变更,敏感点亦发生了变化,原环评阶段涉及的敏感点均不在此次评价范围内。具体变化见表1-7至1-8。表17原环评阶段敏感点情况序号指标名称敏感点名称位置及最近距离敏感点规模I站址敏感点水东村站址西南侧约210m18户约60人2罗家村站址西南侧约420m50户约180人3线路敏感点孔家里线路西北侧约60m8户约32人表18建设前后敏感点变更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原环评阶段此次环评阶段具体变化说明1站址敏感点水东村无站址及线路建设位置均发生重大变更,原环评阶段敏感点在7km以外,实际投运后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2罗家村无3线路敏感点孔家里无BP:本次环评阶段无环境敏
22、感点。表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表水环境(HJ/T2.3-1993)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I9-2011)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如下。1、评价等级表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对象评价类别本工程内容评价工作等级IlOkV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户外式二级生态环境影响变电站占地面积为4852m2,面积V2km2;生态影响区域为一般区域。三级声环境影响变电站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宜 青陂山 110 kV 变电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4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