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水痘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多发生于儿童,2,8岁为多见,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10,20天前有水痘带状疱疹接触史,既往未患过水痘,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二次感染者少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感染性疾病科伤寒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病前2,
肾癌诊疗常规Tag内容描述:
1、感染性疾病科水痘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多发生于儿童,2,8岁为多见,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10,20天前有水痘带状疱疹接触史,既往未患过水痘,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二次感染者少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
2、感染性疾病科伤寒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病前2,3周有不洁饮食或与伤寒病人接触史,既往未患过伤寒,未进行伤寒菌苗接种,或进入伤寒流行疫区后,在几日至三周可发病,2,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2周,3,60日,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四。
3、感染性疾病科乙型肝炎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1,有与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同吃,同住,同生活等密切接触史或多个家庭成员病史,特别是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2,经常接触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排泄物而未采取预防。
4、感染性疾病科钩端螺旋体病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2,注意流行地区,流行季节,6T0月,在近期,20日内,是否参加收割水稻,接触过疫水或接触过患本病动物排泄物,3,临床表现,潜伏期2,26日,平均7,13日,1,早期,起病3日左右出现。
5、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现居流行区,或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居住,工作,旅行等,2,临床表现,潜伏期最短2天,最长可超过一年,间日疟为13,15天,三日疟为21,30天,恶性疟为7T2天,卵形疟为13为5天,1,典型。
6、感染性疾病科甲型肝炎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I,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2,起病前45天内有吃不洁食物,或饮不洁生水,或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蛆,蛤蝌等,3,发病前2,6周接触过甲肝病人,4,食物或水源污染可引起暴。
7、急性肾功能衰竭诊疗常规,概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综合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临床上较为常见和比较典型的是狭义性急性肾衰,即由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的急性肾衰,病史采集,1,原发病或诱因。
8、感染性疾病科麻疹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病前三周内有麻疹病人接触史,以往未患过麻疹,无疫苗接种史,接种疫苗后发病年龄向大年龄推移,冬春季为发病高峰,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感者接触患者90,以上发病,6个月至5岁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成人。
9、骨科踝关节骨折康复常规诊疗常规踝关节骨折复位后的,线应达到恢复踝骨的正常解剖关系,踝关节负重面必须与小腿纵轴线垂直,踝关节负重面的轮廓应尽可能光滑,1,用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并抬高患肢,2,若骨质条件好,且内固定牢靠,2,4d后开始关。
10、感染性疾病科丙型肝炎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1,是否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或应用过消毒不严的注射用具注射,接受不洁的针刺治疗或手术治疗,血液透析等,2,注意丙型肝炎母婴传播,密切接触或性接触史,2,临床表现,1,潜伏期2,26周,经输。
11、感染性疾病科血吸虫病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流行地区及疫水接触是诊断本病的必要条件,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2,临床特点,1,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为常见,潜伏期2周,3个月,在流行区有下河游泳,捕鱼,摸蟹,打湖草。
12、肾癌诊疗常规,概述,亦称肾腺癌,肾细胞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肾癌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年龄为60岁,男,女约2,1,肾癌可与肾脏良性病变如肾囊肿,腺瘤,结核等合并发生,也可发生于异位肾,马蹄肾,发育不全肾。
13、感染性疾病科艾滋病诊疗常规,流行病学,1,流行病学,注意是否为下列高危人群,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史,配偶或性伴侣抗,HIV阳性,静脉吸毒史,用过进口第VIII因子等血液制品,与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有过梅毒,淋病,非淋菌性。
14、一般常规诊疗常规,病史采集,除普外常规外,应注意询问下列项目,1,先天性畸形患者,家族中有否畸形,母亲在怀孕及分娩时有否风疹等病毒感染,2,后天畸形的原因,烧伤,创伤或感染,肿病所至,如烧伤后畸形,要了解烧伤的原因,深度,面积,部位,早期治。
15、感染性疾病科霍乱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对可疑病人,应详细询问发病前一周内的活动情况,是否来自疫区,有无与本病病人及其污染物接触史,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等,2,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3日,短者3,6小时,长者可达7日,1,泻吐期。
16、感染性疾病科猩红热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应注意当时当地有无本病流行,病前7天内可有猩红热病人接触史,2,临床表现,潜伏期1,7日,一般为2,3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咽痛,头痛。
17、心电图一般工作常规诊疗常规,一,心电心功能检查室的位置应便于病区,门诊及急诊检查,房间要通风,干燥,安静,保暖,且远离高压交流电源,放射科,理疗科等强电场,一般以距50m远为宜,二,检查室内应备有220V的稳压电源,可靠的地线,贵重的仪器应。
18、感染性疾病科囊虫病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有在猪绦虫病流行区的旅居史,发病以青壮年为多,2,临床表现依囊尾物寄生的部位,感染的程度,寄生时间的久暂以及人体的反应不同,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1,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约23囊虫病患者有皮下囊。
19、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1,本病多见于冬春季,15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多,但在大流行时成人亦不少见,来自农村的新兵或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临时人员易发病,2,注意当地有无流脑流行,有无预防接种史,2,临床表现,潜。
20、脑损伤之脑挫裂伤,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根据致伤源,受力程度等因素不同,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而分为开放性及闭合性脑损伤,前者多由锐器或火器直接造成,均伴有头皮裂伤,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和脑脊液漏,后者为头部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