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doc
《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1.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名词解释)2.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名词解释)3.矿物与岩(名词解释)4. 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每种性质的概念5. 岩的结构与构造(名词解释)6. 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那几类7.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名词解释)8.三大岩类是如进行分类的9.叙述三大岩类的区别10.岩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面11.论述影响岩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第二章1、地层的地质年代包括哪几种.2、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法分别有哪些.3、不整合(名词解释)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怎样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5、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6、绘图说明褶曲要素和褶曲的基本类型。7、在野外如
2、识别褶皱构造.8、裂隙和断层(名词解释)9、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10、绘图说明断层的要素、基本类型及其组合形式。11、在野外如识别断层构造.12、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13、地质图由哪几部分构成.第三章1、风化作用(名词解释)2、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3、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5、残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6、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7、冲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如.8、洪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9、冲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第四章1、地形与地貌 (名词解释)2、地貌水准面 (名词解释)3、山岭地貌、剥蚀地貌、低地、堆积平原分别是如形成的
3、.4、地貌分为哪几个等级.形成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5、谓垭口.垭口有哪些类型.各种垭口的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 6、谓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各种阶地的成因、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第五章1、谓地下水的矿化度和硬度.如表示.2、地下水对砼的侵蚀性有哪些.3、地下水按不同条件如分类.4、潜水和承压水 (名词解释)5、潜水有哪些主要特征.6、潜水等水位线图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7、承压水的埋藏类型有哪些.8、承压水等压线图有什么用途.9、潜水和承压水的工程性质如.10、地下水对工程建筑有哪些影响.第六章1、谓崩塌.崩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在野外如对崩塌进行防治(原则和措施).2、什么是滑坡.滑坡的形态
4、要素有哪些.3、滑坡按力学性质如进行分类.4、如对滑坡进行力学分析.请结合圆弧形滑动面的力学分析过程讨论斜坡不同部位对其稳定性的影响。5、请详细阐述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6、在野外如识别滑坡.如对滑坡进行防治(原则和措施) .7、谓泥流.泥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在野外如对泥流进行防治(措施) .8、什么是地震.地震按成因如分类.9、什么是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烈度包括哪些种类.10、谓冻土.第七章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2、工程地质勘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3、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法有哪些.4、工程地质勘察一般要收集哪些资料.5、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容有哪些.6、工程地质测绘的法有哪些.7、工
5、程地质勘探有哪些种类.8、工程地质试验有哪些种类.9、长期观测的主要容有哪些.10、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如整理. 第八章1、沿河线路线布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2、越岭线路线布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3、桥位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4、桥基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5、隧道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6、隧道位置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7、岩层产状对隧道位置的选择有什么影响.8、地质构造对隧道位置的选择有什么影响.1、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有区别.2、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3、地基承载力值有哪些种类.4、土体地基的容承载力如确定.5、地基变形由哪些部分构成.
6、6、地基的变形特征包括哪些面.7、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筑厂址如划分.第一章1.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名词解释)工程地质条件,也称地质环境,是场地岩土体的物质组成及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各项因素的总和。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促使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2.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名词解释)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气体、水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地表岩层发生破碎、分解的一种破坏作用变质作用:由于地壳运动、岩浆作用等等引起物理和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促使岩在固体状态下改变其成分、结构和构造的作用3.矿物与岩(名词解释)
7、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一定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的和化合物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4.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每种性质的概念1) 颜色: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主要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部构造。2)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只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颜色2) 光泽:矿物新鲜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称为光泽3) 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即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4)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摩擦和刻画的能力称为硬度5) 解理:矿物受敲击后,能沿一定的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6) 断口:矿
8、物受敲击后,不按一定向裂开,而形成凹凸不平的断开面称为断口7) 密度:矿物的密度取决于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晶体结构的紧密程度5.岩的结构与构造(名词解释)结构:是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构造:指矿物在岩中排列顺序和填充式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6.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那几类酸性岩 中性岩 基性岩 超基性岩7. 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名词解释)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份上发生生变化而显现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指岩中片状、柱状、针状或板状矿物受定向压力作用重新组合,呈相互排列的现象,称为片理构造8.
9、三大岩类是如进行分类的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9. 叙述三大岩类的区别地质特征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主要矿物成分全部为岩浆中析出的原生矿物,成分复杂,但较稳定次生矿物占主要地位,成分单一,一般不固定除具有变质前原来岩矿物,尚有经变质作用产生的矿物结构以结晶粒状斑状结构为特征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结构为特征。部分为成分单一的结晶结构,但肉眼不易分辨以变晶结构等为特征构造具有块状、流纹状、气状、杏仁状构造具有层理构造具有片理构造成因直接由高温熔融的岩浆经冷凝作用形成主要由先成岩的风化产物经压密、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用而形成的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10. 岩的工程地质性
10、质主要表现在哪些面1)物理性质:密度,相对密度,空隙率,2)水理性质:吸水性,软化性,透水性,溶解性,抗冻性3)力学性质:强度指标,变形指标11. 论述影响岩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 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对其物理学性质产生直接影响因:岩的地质特征 结晶联结是由岩浆或溶液结晶或重结晶形成的,矿物结 晶颗粒靠直接接触产生的力牢固的地联结在一起,结合 结构: 率强,空隙率小,比胶结结构具有更强的强度和稳定性 胶结结构是矿物或岩屑由胶结物连接在一起,强度和稳 取决于胶结物的成分和胶结式,同时也受碎屑成分影 响,硅质胶结最大,泥质最低,铁质钙质介于中间 构造:构造对岩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是由矿物成分在岩中
11、分布不均匀性和岩结构的不连续性决定的 水的作用:岩进水后强度降低外因:外部因素 风化:风化作用促使岩原有裂隙进一步扩大,并产生新的风化裂隙, 使岩矿物颗粒间的联结松散和使矿物颗粒沿解理面崩解第二章1、 地层的地质年代包括哪几种. 1、绝对地质年代2、相对地质年代2、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法分别有哪些.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是通过层序、岩性、接触关系和古生物化来确定的。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是通过它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及其本身的穿插关系来确定的。3、 不整合(名词解释)由于沉积过程发生间断,岩层在形成年代上是不连续的,中间缺少沉积间断期的岩层,而两种形成年代不相连续的岩层叠合在一起,这种
12、现象称为不整合4、 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怎样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产状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向,用走向线的位角表示同一岩层的走向有两个值,相差180倾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向,用倾向线的位角表示倾向位角与走向位角相差90倾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度的大小,是岩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5、 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地壳运动使岩层和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位,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态,是构造运动的产物类型 水平及单斜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 不整合6、 绘图说明褶曲要素和褶曲的基本类型。 1、核:褶曲的中心部分,通常指位于褶曲中央最部的岩层 2、
13、翼:位于核部两侧,向不同向倾斜的部分 3、轴面:从褶曲顶平分两翼的面 (假想的,客观上并不存在)可为平面、曲面;可是直立的、倾斜的、平卧的 4、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位位、长度规模) 5、枢纽: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与轴面的交线(可为直线、曲线、折线)褶曲中同一岩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可是水平线、倾斜线) 6、转折端:从褶曲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的弯曲部分 可是圆滑的弧形、尖棱或直线褶曲要素 核ABC所包围的部岩层翼ABH、CBH轴面DEFH轴DH枢纽BH7、 在野外如识别褶皱构造.简答:一般情况下,背斜为山,向斜为谷。但自然界中的实际情况很复杂,由于长期的外力地质作用,背斜被切削、向斜被填平,再
14、经过地壳运动,可能使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因此,不能完全以地形的起伏情况来识别褶皱构造。1、小型褶皱构造:可在小围通过露出地表的岩层进行观察2、大型褶皱构造:可以通过穿越法和追索法进行观察 穿越法:沿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便于了解岩层的产状、层序及新老关系 追索法: 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便于查明褶皱延伸的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 一般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穿插运用8、 裂隙和断层(名词解释) 裂隙又称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岩体受力断裂后,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9、 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构造裂隙:岩体受构造
15、应力作用时,随岩体变形而产生的裂隙 .在地壳中分布极广,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1)性裂隙又称节理,是由应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在褶皱构造中背斜和向斜的轴部发育 2)又称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作用形成的,常出现在褶皱的翼部和断层附近非构造裂隙:由成岩作用、重力、外动力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裂隙 ,常在较小围出现,分布无明显规律10、 绘图说明断层的要素、基本类型及其组合形式。断层面:相邻两岩块发生相对滑动的断裂面 。规模大的断层有时并非沿一个简单的面发生,往往是沿着由多破裂面组成的错动带发生,称为断层破碎带。断层线:断层面(带)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面的出露线 。表示断层的延伸向,其形状决定于断层面(带)的形
16、状和地面的起伏情况断盘:断层面两侧发生相对移动的岩块 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错开的距离断层的形态要素ABDE断层面;1、2断盘;1下盘;2上盘;AA断距基本类型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平推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组合形式阶状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大致相同的正断层平行排列组合而成。在剖面上各个断层的上盘呈阶梯状相继向同一个向依次下滑地堑与地垒:由走向大致平行、倾向相反、性质相同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断层组成断层中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称为地堑断层中间有一个共同的上升盘,称为地垒两侧断层一般是正断层,也可以是
17、逆断层叠瓦式构造:一系列产状大致相同、平行排列的逆断层的组合形式。各断层的上盘岩块依次上冲形成像屋顶瓦片般的叠覆11、 如在野外如识别断层构造.当岩体发生断裂并形成断层后,不仅会改变原有地层的分布规律,还会形成各种伴生构造,以及与断层构造有关的地貌现象。地质体不连续:岩层、岩体、岩脉等沿走向突然中断、错开而出现不连续现象,说明可能有断层存在。 地层的重复或缺失:沿岩层倾向,原来层序连续的地层发生不对称的重复现象或是*些地层的缺失现象。断层的伴生构造:断层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形迹 牵引弯曲: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时,断层面附近岩层因受摩擦力拖拽而产生的弧形弯曲现象 断层泥或断层角砾::断层发生
18、相对滑动时,两侧岩因受强烈的挤压力,有时沿断层面被研磨得比较破碎 断层擦痕:断层两盘相互错动时,因强烈摩擦而在断层面上产生一条条彼此平行、密集的细刻槽地貌特征:当断层的断距较大时,上升盘的前缘形成陡峭的断层崖,经过风化剥蚀会形成冲沟;继续剥蚀,冲沟扩大形成三角面;再继续剥蚀,三角面会消失。水系特征:断层的存在常常控制或影响水系的发育,河流遇断层面急剧改向,甚至发生河谷错断现象。串珠状分布的湖泊、洼地和带状分布的泉水等都是断层可能存在的标志。12、 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活断层造成的地面错动或突发地震,都会对工程建筑带来直接损害,所以在活断层发育的地区修建筑物时,就必须对厂址选择与建筑物形式
19、和结构设计等面慎重研究,以保证建筑物可靠安全。13、 地质图由哪几部分构成.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第三章1、 风化作用(名词解释)在温度变化、气体、水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地表岩发生破碎、分解的一种破坏作用2、 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1、物理风化2、化学风化3、生物风化 使坚硬致密的岩松散破坏改变岩原有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使岩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引起多不良地质现象(塌、滑坡、泥流等)3、 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物理风化岩释重温度变化水的冻结与膨胀(冰劈作用)可溶盐的结晶与潮解其它因素(人为开采与爆破)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生物风化生物物理风化:植物根
20、系的穿插、动物的挖掘和穿凿、人类活动 生物化学风化:生物的新代、生物遗体的腐烂分解 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从工程地质角度,一般把岩的风化层自下而上分成四个带:整带:肉眼看不出岩有风化碎裂现象,外观上与新鲜岩无明显区别,但岩颗粒间的联结因风化影响而有一定削弱,强度有所降低块带:岩被大量风化裂隙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块,强度显著降低,渗透性增强,工程性质与整带已有明显区别,裂隙面出现次生矿物。碎带:岩风化破裂成多碎块和大量风化矿物,渗透性略有减小,强度大为降低。粉碎带:岩彻底风化破坏,原生矿物基本上全部风化成细粒次生矿物,渗透性很低,压缩性增大,强度降低,并产生一些新的性质。4、 残积
21、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特点:垂直剖面上,从上而下颗粒由细变粗;碎屑物质大小不均匀,棱角显著,无分选及层理特征;矿物成分与下伏原岩有密切关系;在平缓的山顶和山坡较厚,在易遭冲刷的较陡山坡则厚度不大;有些残积层的隙率较小,但多数残积层的隙率较大。工程地质性质:易遭冲刷,强度和稳定性差;承载力较低,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作为路基边坡时,可能出现塌和冲刷问题。5、 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特点:坡积层的厚度一般是中下部较厚,向山坡上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坡积层物质未经长途搬运,碎屑棱角明显,分选性不好,天然隙率比较高。坡积层物质经过了一定距离的搬运,由于间歇性的堆积,可能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倾斜层理。坡积层的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地质 考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