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
《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一、管理对象包括密切接触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离后的密切 接触者和入境人员、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 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二、场所要求(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 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 对独立。(二)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 传递物品的交接处。(三)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 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 统关闭回风。(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 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五)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
2、、一次性手 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三、管理要求(一)社区服务要求。L登记造册。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要及时 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人员信息,查看居住场所是否满足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 下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参见附表1),告知居家隔离 医学观察相关要求,并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登 记造册,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 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特殊人员情况,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2 .监测信息收集。街道(镇)、社区(村)可通过建立 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
3、,每日早晚两次定期询问和收集居家 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体温、症状等信息,如发现有发热、干 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立即 报告,并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按就近原则送往发热 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3 .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核酸检测由社区 组织采样人员上门采集,并及时推送核酸检测结果。4 .环境清洁与垃圾处理。每天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 居住楼层走道、楼梯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至少清理一次垃 圾,必要时及时清理。5 .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要求。告知居家隔离医学观 察者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号码,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 务,缓解隔离人员的负面情绪,预防与减轻疫情
4、所致的心理 困顿,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发现居家隔离医学观 察者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时,及时向对口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 介。6 .定时抽查。社区应定期对辖区内正在实施居家隔离医 学观察人员开展抽查,了解其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居家隔离医 学观察,是否离开居住地,是否参加聚集性活动,是否按时 完成核酸检测等活动。7 .工作人员防护。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与居家隔离医 学观察者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 好自我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 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转运阳性感染者、处 理感染者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或因其他工作需要与隔离 者近距离接触时,应当佩戴
5、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自我管理要求。L健康监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应当每天早、晚各进 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 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 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社区管理人 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辖区疾控机构报告。8 .禁止外出。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居家隔离人员严 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 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外出,安排专人专 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9 .个人防护。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 制在隔离房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疫情 居家 隔离 医学 观察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