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
《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2015.09.07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加员参人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承叶主持人承叶记录卞雅君内容: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进度一、备课组组长提出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的要求。二、各位教师按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教、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三、备课组组长审查教学计划教、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19.1-9.4升和毫升29.6-9.11升和毫升、除法(1)(2)(3)(4)39.14-9.18除法(4)(5)(6)(7)49.21-9.25除法(8)(9)(10)(11)59.28-10.2除法(12)(13)(14)610.5-10
2、.10除法(15)简单的周期机动1课时710.12-10.16观察物体(1)(2)机动2课时810.29-10.23观察物体(3)(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1-2)910.26-10.30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3-4)运动与身体变化1011.2-11.6解决问题的策略(1)机动3课时1111.9-11.13解决问题的策略(2)(3)(4)机动1课时1211.16-11.20可能性机动2课时1311.23-11.27整数四则混合运算(1)(2)(3)机动1课时1411.30-12.4整数四则混合运算(4)(5)机动2课时1512.7-12.11垂线与平行线(1)(2)(3)(4)161
3、2.14-12.18垂线与平行线(5)(6)(7)(8)1712.21-12.25垂线与平行线(9)(10)机动2课时1812.28-1.1怎么滚得远机动2课时191.4-1.8整理与复习(1)(2)(3)(4)201.11-1.15整理与复习(5)机动3课时211.18-1.221月19日期末考试时间2015.09.14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承叶主持人朱新辉记录承叶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内容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部分。在安排上以笔算为主线,让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交叉进行、有机结合。全单元内容大致分三段编写:第
4、一段教学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这一段里着重让学生体会笔算的方法,同时教学几百几十的数除以几十和稍难些的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等口算。第二段教学三位数除以非整十的两位数,着重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试商方法。第三段着重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估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计算需要学生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计算除法时要想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要先把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看成整十数再试商。数感较差的学生计算较慢且错误率较高,需多加练习和个别指导。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计算顺序
5、有些混乱。每次除时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部分学生直接用三位除,没有理解算理。教学时要反复强调除的顺序,注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除,同时注意与以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作比较。本单元的商不变规律是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时能理解和概括出商不变规律,可是做题时不会运用。学生也是第一次学习,要通过观察、比较和应用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是商不变规律的典型应用。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现两个问题:1、去掉0后,商的位置混乱2、余数的0忘记添。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做除法时商不变,但余数是变的。这个规律可以通过练习中的一个表格让学生计算、比较,让
6、学生自己体验得出结论。同时,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巩固知识。时间2015.09.21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承叶主持人承叶记录承丽娜内容:四舍调商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上P18例5、练一练、P20的1、2两题。教学目标:1、学习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初商大了需要调小的调商方法(四舍调商),能通过调商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内部的联系与变化,感受方法的合理。3、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
7、。教学难点:掌握“四舍”调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掌握了在除法计算时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你能用这个方法列式计算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出示题目场景图。问:你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列式计算出四年级三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吗?(共同校对结果)想一想刚才是怎样计算的?看来大家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掌握的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个法则大声地念一遍吧。前几节课我们利用这个除法法则解决了图书馆里的许多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图书馆,看看在试商中又有什么新的现象和发现?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8、的除法时又能增长哪些新的本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图书馆,(课件出示例5)二、探索算法:1、探索算法出示例题场景图。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如何列式计算求出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课件出示算式272+34师:这道题也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们可以列竖式计算。想一想笔算时,可以把34看做几十来试商?估计商几?2、尝试计算课件出示3O934)272师:34接近30,可以把34看作30来试商,估计商9。师: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算一算。如果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可以先不算出结果,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出现了什么问题,探讨一下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探究调商方法课件出示9_34)272306师
9、:我们发现,把除数34四舍个位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我们的试商方法是正确的.这样,9乘34得306,比被除数272还大,不够减,这说明初商偏大了;依据题目中的意思,如果说每人分9本,需要图书306本,一共才借了272本,不够分,这说明初商偏大了。师:同学们,看来,试商方法正确,但不一定一次就能试商成功。所谓试商,就是尝试着,或者说是试探着去寻找商。而我们把第一次试商的结果称为初商。既然找到的初商偏大,要怎么办呢?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1)试商时,初商9为什么偏大了?(2)怎样来解决初商不合适的问题?师:我们知道,在被除数一定的情况下,除数越小,商越大。由于我们试商时把34四舍处理当
10、成30,除数看小了,所以造成商偏大。这就是商偏大的原因。商不合适,怎么办?对,进行调整,把初商改小一点,也就是把初商9改为8。这里,发现初商9不合适,对它进行调整的过程叫做调商。(板书:调商)师:请同学们把商调小试试看,继续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结果834)2722726-师:清同学们核对一下答案。4、回顾反思师:想想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说说:在试商时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师:在试商时发现初商偏大,经过调小,大家找到了正确的商。实际上,在计算时,我们常常既需要试商又要进行调商。我们是先试商,发现不合适,再在试商的基础上去调商。第三段:巩固练习。1、第18页的练一练根据试商情况,说出各题应商
11、几_4_3550608O1 33 !/3560 562388246T32)丁9272_1师:你发现这四道题的商出现了什么情况?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说出各题准确的商吗?师:我们发现这四道题的初商偏大,因为初商乘除数的积都大于被除数,这样不够减。同学们在试商的基础上进行调商,找到了各题准确的商。2、完成练习四第1题课件出示练习四第1题1 .算一算.比一比2392312504326023903D24544260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一组题,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的过程。共同校对订正。问: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在计算每组的第一题时,试商后你调商了吗?如果一次试商成功,我们就
12、不需要调商了。二计算每组的第二题时,试商后你调商了吗?所以说,不是试商后都需要调商的,要不要调商得看具体情况而定。3、完成练习四第2题2.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8 06 63333厂 -244 2 2 O4 422 366 98 1O 1 1 333 5教师读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师:第一题错在初商8偏大,没有调商,330减336不够减,应调商7。第二题计算63乘4时出错没有进位,初商也偏大,应调商3。第三题初商6偏大,没有调商。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想一想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在试商时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时间2015.0
13、9.28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承叶主持人朱新辉记录承叶内容:习题编制1、6升=()毫升3000毫升=()升2、填写合适的容量单位: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5(),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o3、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一瓶墨水有60();一种微波炉的容量是16();颜料桶的容量大约有4();一瓶饮料有260()o4、3743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写在()位上。5、要使5口754的商是两位数,口里最小可填();要使5口754的商是一位数,口里的数最大要填()o6、55=24,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o7、把6725=42、4214=3
14、合并成综合算式8、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60()()21二、判断1、小明一口喝了200毫升水。()2、86030=282()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那么它们的商不变。()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有可能是一位数,也有可能是两位数。()三、选择1、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A、可能偏大B、可能偏小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2、9只羊8天一共产奶216千克,9只羊每天产奶多少千克?算式是()A、2169B、2168C、216893、计算54036,下面哪种算法比较简便?()A、54094B、54094C、54049时间2015.10.05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
15、承叶主持人承丽娜记录承叶内容:简单的周期教材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周期现象。辞海对“周期”的解释是:(1)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物理量完成一次振动(或振荡)所需要的时间。振动物体或振荡量在经过一个周期以后,回复到初始状态。(2)天体(或其他物体)再度回到某一相对位置或恢复同一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小学数学所说的“周期”比较宽泛,主要指物体或其他对象,重复回到开始状态的现象。比如,一年12个月,周而复始地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星期工作5天、休息2天,工作5天、休息2天依次不断重复;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等。这些现象都有一种“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具有确定结构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现象”。本次
16、探索规律,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观察若干个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并描述排列规律,还要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这些内容与任务,能激发探索规律的热情,提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遵循和利用规律的态度。教材按“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一一深入研究周期规律一一根据周期规律作出简单判断一一回顾探索规律过程”的线索编写。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周期现象。教学关键:通过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等不同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学反思:教材淡化了对规律的应用,重点在于找
17、规律的过程。教学时要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疑惑:教材和补充习题上都没有安排相应的练习,教学后我们该如何检验学生对规律的掌握情况。考试中出现了类似的题目,有的甚至比教材要求的难,我们该怎么处理?时间2015.10.12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承叶主持人记录内容:观察物体教材分析“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身边事物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大量的信息通过人的视觉窗口进入大脑。观察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观察能力强的人善于找到并表达物体的特征,而观察能力弱的人往往抓不住物体的
18、主要特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目的,编排了一些观察物体的单元。第一学段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的主要内容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虽小,已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法与经验。本单元教学观察物体,既要利用已有的相关经验,更要教会学生“数学地”看物体,包括通常在哪里看、怎样规范地看、看到的形状如何表达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例1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常见物体例2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简单的几何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例3观察稍复杂的几何体,
19、并表示看到的形状小学数学里的“几何体”,主要是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以及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分别安排在认识这些几何体的单元里,而观察物体单元着重于若干个相同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教学重点: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教学难点: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象相应的视图,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教学关键: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想象。时间2015.10.19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承叶主持人记录内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材分析:
20、这个单元是新编的教学内容,它将为五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做准备。经过第一学段的教学,学生已经能够在小组内、班级内、学校内进行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并整理数据;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据信息,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利用获得的数据开展分析、判断活动。本单元继续教学统计,主要内容有: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平均数及其应用。这些内容编排三道例题教学,具体安排如下表。例1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例2分段整理数据例3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及其实际应用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本单元的统计仍然围绕数据活动而进行,进一步体现了统计是收集、整理、呈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从表面上看,统计图表
21、、分段整理数据、平均数等都是传统的小学数学内容,但现在教学这些知识,要体现统计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要突出统计教学是组织学生开展数据活动的过程。教学重点: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关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加人员卞雅君、承丽娜、朱新辉、承叶主持人承叶记录承丽娜时间2015.10.26地点四年级办公
22、室内容:期中整理与归纳1、混合运算:乘除和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有点混乱,同级运算错误较多。把2个分步的算式改写成1个综合算式是重、难点。乘除在后,加减在前的运算要加强练习。如189459,25+69o着重练习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改写:78-26=52,524=13o方法指导:看最后一个算式,把相同部分用算式替换掉,并根据原来的运算顺序加上适当的小括号。2、升和毫升: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化聚。填上合适的容量单位。重点理解1/2升=()毫升,3/4升=()毫升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正确的口算、笔算方法,注意对比练习。有的学生试商、调商较慢,需个别指导,加强练习。商不变规律的应用是难点,让学生在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课 活动 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