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 体系,保障“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力行业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能源行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经济命脉和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基础。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是能源规划在电 力行业的延伸和细化,根据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对电力 行业发展的要求,“十四五”期间电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其保障措施,指导电力行业发展布局、 建设项目核准(审批)、具体投资计划安排等事项的重要依 据。第一章发展基础及背景第一节基本情况L能源资源情况能源资源种类较为齐全,传统化石能源储量不足,风
2、能、 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潜力较大。水电资源:主要抽水蓄能理论蕴藏量装机容量超过3500 万千瓦。可开发常规水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目前已开发 400万千瓦。煤炭资源:到2020年底,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约25亿吨, 可采资源储量约5亿吨。油气资源:到2020年底,原油探明储量累计15亿吨; 天然气探明储量累计2000亿立方米。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约2亿千瓦,可装机容量约为6500 万千瓦,占可装机容量70%以上。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产出量约为4500万吨/年, 可收集量约为3500万吨/年,可能源化利用的资源总量约为 1200万吨/年。林业剩余物资源约为IOOO万吨,可能源化利
3、用量约为400万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于二类。西部地区太阳 能资源最为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800-3000小时。地面光伏 电站潜在开发容量为9600万千瓦,可装机容量约为4600万 千瓦。2 .电力需求情况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8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9%,占 比1.9%;第二产业用电量47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 占比59.5%;第三产业用电量169.3亿千瓦时,同比降低0.4%, 占比2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3%,占比17.6%。2020年,全社会最大负荷为1486.
4、5万 千瓦,同比增长4%,最大峰谷差430万千瓦。3 .电力供应情况2020年,电网发电量完成9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其中:水电(含抽水蓄能)发电量为95亿千瓦时,占比9%; 火电(含煤电、气电、生物质和垃圾发电)发电量为700亿 千瓦时,占比73%;风电发电量为129.6亿千瓦时,占比12%; 光伏发电量为45.2亿千瓦时,占比5%。2020年,电网机组 利用小时数为3100小时,较上一年增加75小时。其中:水 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为1900小时,火电机组(含煤电、气电、 生物质和垃圾发电)利用小时数为3900小时,风电机组利 用小时数为2300小时,光伏机组利用小时数为1400小时。第二
5、节主要成绩L电力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0年底,电力装机容量3277.6万千瓦,年均增 4.6%o其中,煤电装机容量1771.8万千瓦;非化石能源 发电装机容量1504.6万千瓦(常规水电480.5万千瓦,抽水 蓄能30万千瓦,风电577.1万千瓦,光伏发电337.8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79.2万千瓦),年均增长11.5%,占总装机容量 的45.9%,比2015年提高12.4个百分点。2020年非化石能 源发电量达到301.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7.2%,占总发电 量的30.5%,比2015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在能源结构调 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电力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电力保障和调节能力
6、不断增强,水电站新建6台机组全 面投入运行,热电厂等项目建成投运,抽水蓄能电站稳步推 进,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电网供电能力和网架结构进一 步加强,500千伏主网架初步形成,220千伏电网覆盖9个 市(州),各市(州)均形成多层66千伏环网。至2020年, 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7座,变电容量2686万千伏安,线路 长度5740公里;220千伏变电站97座,变电容量2586万千 伏安,线路长度12965公里;66千优变电站928座,变电容 量2584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0044公里。5 .加快煤电产能提质增效积极推进煤电落后产能淘汰工作,相继关停热电、电厂 等机组,累计容量110万千瓦,超额完
7、成“十三五”期间火 电组关停任务。按照相关要求,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机组1353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下 达的目标任务。6 .有效推进电能清洁供暖“十三五”期间,积极落实国家及省政府关于北方地区 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精神,积极推广清洁采暖技术。在电采 暖领域,出台了关于推进电能清洁供暖的实施意见,印 发了电能清洁取暖奖补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市场化方式, 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2020年电能清洁供暖面积累计达 到3534万平方米,占总供暖面积3.93%,每年可消纳电力 28亿千瓦时。7 .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出台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 理实施细则、电力
8、中长期交易规则、售电侧市场化 交易实施细则、电力市场交易售电公司履约保函管理办 法等规则及制度;加快放开发用电计划,提高市场化电量 交易规模,省内经营性用户全面放开。第三节存在问题1 .化石能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传统化石能源总量小,能源工业起步早,资源开采时间 长,经济开采储量少,扩产空间有限,产量逐年减少。2020 年煤炭产量954.6万吨,煤炭自给率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 逐年加大。近几年供暖期,均面临明显的缺煤状况,煤电机 组受电煤供应、煤质及供热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运行压力 和调峰压力均显著增强。2 .清洁能源开发受限,亟需寻求有效消纳途径电力负荷基数相对较小,2020年煤电装机为
9、最大负荷的 L2倍,为典型的电力送出省份,省内用电市场不能有效满 足清洁能源消纳需要。目前,清洁能源已开发容量约占可开 发量的10%,清洁能源开发受限,亟需寻求多条有效消纳途 径,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3 .调峰电源单一,系统调峰能力不足受现有电源结构影响,主力调峰电源仍为煤电,调峰依 赖性较强,灵活性调峰电源比例低,亟需新增抽水蓄能、储 能等灵活性调峰电源。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供热 期较长,冬季供热期供热机组调峰能力明显不足。供暖期与 风电大发期高度重合,进一步加剧供热与清洁能源消纳矛盾。4 .主干网架仍需加强,省外输电能力不足主干电网仅在中部地区形成500千伏单环网结构,
10、辐射 东西方向的电网结构较弱。随着东部蓄能电站等电源相继投 运,中部断面输电能力需求明显增强。第四节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能源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能源发 展面临着老问题新情况不断交织集聚、叠加演化的局面。能 源需求发生新变化,“高质量”和“低碳”发展要求更加突 出;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新旧风险交织并存;绿色转型出 现新形势,未来任务更加艰巨;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 和体制创新重要性更加凸显。第二章电力需求预测第一节经济发展预测“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储备较为充裕,特别是作为 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势头较好, 其他产业如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有机食 品及旅
11、游业等,亦将为经济较好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根据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判断,综合考虑潜在经济增速、改 革实施成效和引导社会预期等因素,预计“十四五”期间, 经济将实现振兴率先突破,预计年均增速6.5%。“十四五”期间,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适 度增长。考虑到近几年各产业比重实际情况,随着产业结构 调整的进一步深化,预测到2025年三次产业比重将调整为10:41:49 o第二节 全社会用电量及最大负荷预测随着经济形势的企稳回升,以及“三个五”战略、长图 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在“十四五”期间的持续推 进,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平
12、稳增长,预测2025年全社会 用电量达到96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 2025年全社会 最大负荷达到1850万千瓦,年均增长4.5%。专栏1 “十四五”用电需求预测表年份实际值预测值2015 年2020 年2025 年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650800960其中:第一产业101013第二产业420479587第三产业113169193居民生活107141167全社会最大负荷(万千瓦)111614871850其中:统调最大负荷86312861600尖峰负荷控制比例()000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主线,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遵
13、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建设,聚焦碳排放 30 60目标,加快电源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清洁能源, 全力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保障基地,积极谋划西部、东部“蓄 能”项目,优化电网结构和布局,构筑安全、可靠、经济、 环保的电力保障体系和坚强智能的现代化电网,实现电网与 电源协调发展,为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贡献。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电力市场调查, 加强宏观经济分析,着重研究新的经济技术因素对电力需求 的影响分析,重视分地区、分行业预测和负荷特性的分析, 科学预测电力市场需求。坚持电源绿色发展。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源布局,积 极推动清洁能
14、源的科学有序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 清洁能源,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促进电力行业 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持电源与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科学安排电源布 局,适度超前建设电网,促进电网与电源发展相协调,主干 电网与配电网发展相协调,城乡电网发展相协调,加快电网 智能化建设步伐,努力把电网建设成结构合理、运行可靠、 经济灵活的现代化电网。坚持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在科学开发利用能源 资源的同时,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排 放,开展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生态系统
15、质量和稳定性。坚持资源优化配置与节能并举。从更大范围考虑能源资 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电源结构和布 局的优化;从需求侧、发电侧、电网侧三个方面明确节能目 标和措施;保证电力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实现电 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与节约集约用地相结合。在电源项目及电 网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类土地使用标准,控制使用 各种保护用地,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做 好与空间规划衔接,切实做到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第三节发展目标1 .电源发展目标持续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 配套建设“电南送” IOOO万千瓦级清洁能源装机;加快现有
16、 发电机组升级改造,有序开展老旧煤电机组等容量替代,合 理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从网、源、荷三侧发力, 推动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 进展。预计2025年,装机容量将达到6187万千瓦。其中: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3814万千瓦,约为2020年的2.5倍, 占比61.7%,提高15.7个百分点。2 .电网发展目标推动“城电南送”高比例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特高压直 流工程建设,力争建成“两横三纵” 500千伏双环网的骨干 网架,增强省内“东西互济”能力,优化电网资源配置,提 高电网承载能力;完善地区220千伏电网结构,解开500千 伏与220千伏电磁环网,优化分区运行结
17、构,降低系统短路 电流,提高供电可靠性;初步建成坚强智能的一流现代配电 网,供电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高效服务能源互 联网建设。3 .创新发展目标加快实施“3 (园区)+1 (工程)电力创新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和地区3个“绿电”产业园区,有效降低电价, 吸引高端产业入及高端人才回流;加快推动“氢动”之“风 光消纳规模制氢工程”,依托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和先进电 解水制氢技术,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和产业链价值 链延伸,促进风光等新能源与氢能互补协同发展。第四节发展思路立足风、光、水、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势,积 极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以建 设“坚强化、
18、智能化、柔性化”电网为基础,推广应用新技 术、新设备、新机制,以深化火电灵活性改造、推动清洁高 效先进节能的煤电及气电为助力,以推动“城电南送”高比 例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及深入挖掘省内自 身消纳能力为驱动,鼓励省内开发新能源采取自带消纳方式, 从源、网、荷三侧发力,加快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 力系统建成,促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重点任务第一节构建多元电力供应体系适度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项目,试点建设燃气调峰项目, 合理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煤电建设。科学开发水电,持续布 局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论证和项目储备, 推动千万千瓦抽水蓄能基地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发展 十四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