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序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迈向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和争当表率、弱故示范、走在前列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总结十三五”以来教育发展的成就,奋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创建具有特质的大格局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现根据国家、省、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结合教育发展实
2、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继续位于市、省前列。党建水平达到新高度。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把教育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主阵地。党建统领坚强有力,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系、制度机制不断健全。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化建设口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健全学校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
3、推进、同考核的“三同机制,加强市委教育工委与镇街开发区党(工)委之间的横向沟通,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实现党建工作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两手都硬。教育发展跃上新台阶。20162020年,全市高标准新建幼儿园38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0所、高中校4所、中职校3所,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35.26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21.91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期间增长30.53%和34.62%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8%,义务教育毛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7.8%0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拥有省优质幼儿园64所,
4、首批通过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验收,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培育工程项目学校达16所,高中阶段学校100%创成省优质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稳步发展,中专校推进一校五区整合并创成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华姿中专校创成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稳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明显提升,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率100%,超过99%的新市民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实现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学生资助工作连续四年获省教育厅表彰。内涵建设获得新提升。品格提升工程引领学校德育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实施两轮学校内涵建
5、设三年行动,推进高品质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创建,8所学校确定为省市县级高品质学校建设项目学校。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三力课堂教学改靳口校园阅读再行动工程。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获评省首批精品课题建设实验区、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区,成功立项省首批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区域特殊教育资源建设项目。获评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22个,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5个。教育特色展现新面貌。特色项目精彩纷呈,获评省智慧校园62所、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5所、全国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全国首
6、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全国首个足球啦啦操进校园实验区,获得全国校园足球比赛冠军3个、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冠军10个。深挖地方美育资源,持续推进锡剧、二胡、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全市20所学校开设“小锡班、18所学校开设二胡班,成为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靓丽名片,我市连续五届获得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金奖。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纵深推进教育领域集成改革,363学位制、网上入学登记平台、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等举措组合推出。实施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联审联批,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规划(20202022年)等文件,组建15个教育集团,
7、涵盖成员学校39所,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25%0不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加大名特优教师考核奖励力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稳步推进,在全省县级市中首家获得自主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资格。完善绿色质量评价体系,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获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教育队伍呈现新气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注册教师志愿者12251人,打造“彩虹课堂教育品牌,获评全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金奖。招录新教师1587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236名、免费男幼师34名,引进高端紧缺性人才13名。出台暨阳英才计划,将教育人才纳入市人才队伍建设范畴。充分发挥教师
8、发展示范基地校、名师工作室(站)、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辐射功能,推动学科骨干教师队伍、教育领军人才建设。全市拥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2人、省特级教师2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人、博士10人、市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人、市名校长名教师11人、市级骨干教师1268人,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5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454人。扎实开展食堂、校外培训、无证幼托、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教育四风”问题等专项治理,教育领域政风行风持续好转。(二)主要经验“十三五期间,教育发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精神,主动创新发展机制,自觉激发教育活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
9、现了新突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引领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初步形成党委政府重视顶层设计、实施整体战略布局的发展态势。抓牢一校一品两双工程三化支部”等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党建强堡垒、促发展。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不断强化政府提供公平优质教育的职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优化教育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缩4城乡、片区和校际差距。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坚持将改革创
10、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教育生态,拓宽发展路径。探索教育领域集成改革,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教育活力不断增强,教育品质有效提升。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夯实教育人才支撑。坚持师德师风建设为首、专业化发展为重、名师名校长梯队培养为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视W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乐教,推动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升。(三)形势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新一轮科技革命W产业变革
11、对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科技强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现现代化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要求凸显。将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加速锡澄一体化,实施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在奋力当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的新征程上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强,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更加强烈。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教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确立新发展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I顺应潮流,直面挑战,构建更加大气、更有格局、更为优质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实现教育质量从领先走向省内一流,
12、更好地承担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对照高质量发展的全局要求,对照排头兵、先行军、领跑者的城市定位,对照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对照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呼唤,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教育资源方面,学前教育、小学阶段教育学位比较紧张,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浮阶段教育资源将面临较大缺口。初中教育阶段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日益紧张,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基础薄弱。教育均衡方面,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依然存在差距。民办教育的层次有待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师队伍方面,全市学前和小学阶段公办教师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学段结构、学
13、科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教师队伍人员性质比较复杂,学前和小学阶段编外聘用教师较多,名特优教师数量、层次与教育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保障机制方面,教育投入需要持续加强,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尚未形成,政策保障需要不断完善。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更有格局的优质教育为目标,以高质量实施大格局教育为主题,以锻造高质量党建、供给高效益资源、打造高
14、品质学校、培养高水平教师、培育高素养学生”为主线,坚持机关以学校为重心、学校以教师为重心、教师以学生为重心,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W接班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力绘就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美好画卷,为建设美丽提供有力人才保障W智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和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靡育优先。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真正
15、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坚持优质均衡。充分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优质化、均等化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坚持改革创新。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总牵引,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体制机制、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学习方法变革,释放各级各类教育活力。坚持依法治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治理,加快完善教育制度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升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发展目标到2025年,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
16、供给更优质、教育体系更完备、教育改革更领先、教育生态更和谐、教育贡献更突出的大格局教育初步形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总体高于我省教育现代化平均水平,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教育理念更先进。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全体,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教育供给更优质。配置与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高品质公共服务相匹配,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战略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保障条件显著改善。教育体系更完备。完善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7、支撑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促进协调发展、融合创新。教育改革更领先。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型关系基本建立,教育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治理更加科学,教育活力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教育生态更和谐。教育更加公平、更加优质,学校更加美丽、更有品质,教师从教更有爰心、更加潜心,学生成长更加快乐、更加健康,育人机制更加健全、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教育贡献更突出。育人方式加速转型,学习方式变革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全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
18、求,培养更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教育的服务力和贡献度进T增强。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20年2025年一、通用类指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81002.义务教育巩固率(%)100100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100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7.8705.生师比学前(幼JL与全园保教人员比)10.06:19:1小学20.03:117:1指标2020年2025年初中10.83:112:1高中10.56:111:1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2.2013二、发展性指标1.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83.919O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84.38100
19、3.义务教育标准班额比例()其中:小学初中44.5793.52I(X)I(X)4.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校际差异系数其中:小学初中0.2410.3870.20.255.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6.0898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17.34207.学前教育公办教师比例(%)37.88508.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88.83909.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5.67810.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24.5535Il.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709012.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比例(%)659013.省智慧校园比例(%)65.26
20、90三、主要任务(一)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1 .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人才。强化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全面领导,协调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谢口改革发展。持续完善市委教育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1,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格局。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健全党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2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管党治教,加强党风廉政建谢口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四责协同机制,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教育领域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教育系统
21、统一战线工作,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3 .全面提升党建质量水平强化市委教育工委统筹协调、分类指导职能,聚力党建工作和教育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并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度融合学校党建文俗口内涵发展理念,整体提升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22、,建设大中小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着力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育人体系。实行中小学德育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管理,科学设计各学段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创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2 .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注重课程整体化设计、多样化实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智育水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丰富体育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坚持以美育人,推进艺术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课程样态,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强化资助育人,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3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23、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全面参与的育人共同体,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植吉合,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纵深服务保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明确家长主体责任,优化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家校合育水平。健全社会协调育人机制,拓展社空育资源,建立体系化的社会实践基地W育人阵地。(三)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原则,构建公办为主、非营利性民办为辅、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标准及监管评估体系,强化幼儿园分类管理与指导机制,实施幼小衔接行动计划。到2025年,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教育事业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