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防控工作手册情.docx
《新冠疫防控工作手册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防控工作手册情.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冠疫防控工作手册情篇一一、什么是“四早”措施?“四早”措施是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二、什么是“四集中”?“四集中是指: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 治。三、“四方责任”指哪些?“四方责任”是指: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医学观察“14+7”是指什么?对目的地为我省的入境人员,严格实施“14+7”,即:集中 医学观察14天+7天居家医学观察(不具备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 应实施集中医学观察)的措施。在入境时、集中医学观察第1、 4、7、10、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在 本省继续实施居家医学观察的在第2、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五、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
2、监测的区别是什么?居家医学观察也可理解为居家隔离,是指对密切接触者和密 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中风险区域返回人群、出院后的患者和解 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 中医学观察的人员所实施的医学健康管理。居家隔离对环境与设 施有一定要求,现场综合评估达不到条件的,可转为集中医学观 察。居家隔离要求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单独居住,不能外出。福建实行的居家隔离政策是“一人一户或一家”,也就是居家隔 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居家健康监测指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指导 下进行一种自我健康管理,定期报备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的 核心是非必要不外出,
3、确需外出,从对本人、对他人、对社会负 责出发,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出行,同时避免乘用公交、地铁 等公共交通工具与避免进入公共场所等人群聚集或空间密闭场 所。六、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三区两通道”是指什么?“三区两通道”是指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内部根据需要合理分 区和设置通道。三区就是生活区、医学观察区和物资保障供应区,不同区域 之间应有严格分界,需要采取物理隔断方式进行隔离,并设置明 显标识。两通道则是指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两通道不能交 叉,尽量分布在场所两端,并设置明显标识。具备条件的观察点, 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垃圾清运通道与隔离人员进出的通道分开。七、流行病学调查涉及的部分人群定义是什么?
4、1境外输入病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定义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有境外 疫情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且排除中国境内感染。输入继发病例(输入继发无症状感染者)定义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与境外 输入病例有明确接触史而感染。其判定原则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仅与 境外输入病例有过接触史;未曾到过或居住在境内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 的社区,或境外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无医院就诊等其他可疑暴露史,或所在地区未发生社区传 播。该类病例应当按照本土病例在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3密切接触者定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
5、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 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 员。4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的密接”)定义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 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 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 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调查 中要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5一般接触者定义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 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
6、过程中有 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 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八、发现病例如何处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或新型冠 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或 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期间单人单间 隔离。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 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九、如何根据病情确定确诊人员隔离管理和治疗场所?1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轻型病 例可实行
7、集中隔离管理,并配备相应医护人员。相关集中隔离场 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 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2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 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 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十、哪些属于新冠肺炎病例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1大于60岁老年人;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 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 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4肥胖(体质指数23
8、0);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6重度吸烟者。十一、什么叫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定义是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 村、医疗机构等小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十二、发热门诊如何设置?发热门诊应设置于医疗机构独立区域的独立建筑,标识醒目, 具备独立出入口。发热门诊硬件设施要符合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要 求,与普通门(急)诊及医院其他区域间设置严密的硬隔离设施, 不共同通道,通道之间不交叉,人流、物流、空气流严格物理隔 离。新建发热门诊外墙与周围建筑或活动场所间距不小于20米。 发热门诊内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诊疗空间,具 有良好通风条件。十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指
9、什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指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 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棋牌室、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 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场、商 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 馆等室内场馆,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十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指什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指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机构, 包括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学校、 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等。十五、不同风险区域重点场所的防控要求是什么?(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人员健康监测、清洁消毒、通风 换气、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前提下,开展疫
10、苗预防接种,各类重 点场所正常营业或开放。(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 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 用。2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3办公场所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安排工作人员隔位、分 散就坐,有条件的应采取居家办公、分散办公等措施。4商场和超市、银行、农集贸市场等营业场所应缩短营业时间, 限制人员数量,停止促销等人员聚集活动,启动应急处置措施。5公共交通工具应采取控制乘客数量、分散就坐等措施。6人员密集、空间又相对密闭的场所,如宗教活动场所、洗浴 场所和商品展销场所等应关门歇业
11、。(三)高风险地区。各类重点场所应停止营业或开放。十六、不同风险区域重点机构的防控要求是什么?(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加强内部管控、清洁消毒、通风 换气和个人防护等卫生防护措施前提下,各类重点机构保持正常 运转。(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 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 用。2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3医疗机构应加强体温检测,严格预检分诊,控制就诊人数, 住院区实行封闭管理。4养老院、护理院、儿童福利院和监管场所应实行封闭管理、 视频探访等措施,不举办聚集性活动。5学校和托幼机构应
12、采取封闭管理,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管理, 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6建议培训机构由线下改为线上授课。建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采用无纸化办公,降低接触传播 风险,不举办聚集性活动,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 办公方式,不提供堂食等措施。(三)高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医疗机构应停止择期手术,停止口腔、内镜常规检查等高风 险操作。2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授课。3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等应避免聚集互访,不提供堂 食。4监管场所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十七、消毒要遵循“七不”是指什么?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
13、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 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 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 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十八、消毒的原则是什么?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 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日常预防性消毒时,在无 明确污染的情况下(如:肉眼可见的灰尘、食物残渣等)可采取 先消毒后清洗去残留的程序。2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方法 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 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3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
14、定,按照消毒 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 案,并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未按消毒产品管理的药械其消毒效 果应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4配置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 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套和脱卸 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十九、消毒措施“随时消毒”是指什么?“随时消毒”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 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二十、消毒措施“终末消毒”是指什么?“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二十一、消毒措施“预防性消毒”是指什么?“预防性消毒”是指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
15、受 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二十二、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种类有哪些?每个病例必须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或 下呼吸道标本),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根据临床需 要可留取便标本、全血标本、血清标本和尿标本。物品和环境标 本根据监测需求采集。二十三、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是指什么?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io-in-Itest)技术指将采 集自10人的10支拭子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二十四、“新冠生物样本”标本保存有什么要求?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可在 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C保存;24小
16、时内无法检测的标 本则应置于-70。C或以下保存(如无-70。C保存条件,则于-20。C 冰箱暂存)。血清标本可在4。C存放3天,-20。C以下可长期保 存。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存放标本。二十五、“新冠生物样本”包装有什么要求?标本采集后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 样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 日期。2将密闭后的标本装入密封袋,每袋限一份标本。样本包装要 求要符合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相应的标准。3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A类或B类感 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二十六、特定人群个人防护
17、装备有哪些?如何使用?接触或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污 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的物 品或环境表面的所有人员均应当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具体包括:1手套。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根据工作内容,佩 戴一次性使用橡胶或丁晴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及 时消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2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当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每次佩戴前应当做佩戴 气密性检查,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医用防护口罩最后 摘除。3防护面屏或护目镜。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眼睛、 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
18、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 的风险时,应当佩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 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干燥,备用。4防护服。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 并穿工作服(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护服。二十七、防护装备脱卸应注意哪些?1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2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 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 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3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 脱先后再次洗手、手消毒。二十八、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指什么?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指
19、远端防控、国门检 疫、集中隔离观察、社区防控、哨点监测。二十九、集中隔离场所点人员配置有什么要求?在集中隔离观察点设立临时办公室,下设防控消毒组、健康 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病例转运组、 人文关怀组,观察点工作人员实行封闭管理。三十、如何加强港口登轮通道管理?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力导致人员感染的船舶代理、船舶修 理、第三方检验服务等有关单位,14天内限制其人员进入港口 特定区域,并报移民边检、海关、海事等口岸管理部门。基础知识篇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 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简称SARS-CoV-2或2019-nCoV,以下 简称新冠病毒
20、)属于B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醛、 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 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是由新冠病毒B. 1.617.2变异株进一步变 异形成,最早于2020年9月在印度被发现,目前已传播至一百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新冠流行的主要病毒株,我国近期多 地疫情也均与“德尔塔”相关。“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南非于2021年11月9日首次从病例 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变异株。目前研究表明,这种变异毒株的 细胞受体亲和力、病毒复制能力较以往毒株有所增强,同时具有 免疫逃逸的特点。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 (VOC),取名希腊字
21、母OmiCron (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近期多地疫情也均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相 关。二、新冠肺炎的主要的症状和表现是什么?潜伏期1T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 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 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 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早期发烧症状比例较低,很 多患者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基于人 群的观察性研究也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到
22、医院就诊、 住院以及重症的风险与其他毒株感染者相比均明显降低。主要症 状是发热、干咳、喉咙痛、头痛、乏力、鼻塞等。三、“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特点?(一)“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传播速度快:防控稍不及时,呈跨省传播。传播能力强:潜伏期和传代间隔均有所缩短。病毒载量高: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病人呼出气体毒性大。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热症状比例较低,很多患者仅表现为乏 力,味(嗅)觉减退、轻度肌肉酸痛等。治疗时间长:患者容易发展为重症,转阴时间长。(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传播能力更强:潜伏期较短,传播代际时间短,已成为全球 优势流行株。“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会导致新冠疫苗的保护率下
23、降。再感染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表明,既往感染新冠病毒后再感 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险是再感染其他变异株的5倍以上。症状不典型:病例分型主要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症状也相 对较轻,患者影像学改变不典型。传播过程更为隐蔽。四、新冠肺炎对健康有哪些危害?新冠肺炎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和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大多 数人会出现肺炎,且重症比例高于流感,而感冒和流感患者只有 在治疗不及时或极个别情况下才会出现肺炎。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还在不断 深入,可以确定的是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流感强,容易造成人际 传播,由于人群对它普遍缺乏免疫力,在人群密集场所极易暴发 流行。此外,新冠肺炎的流行没有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冠疫防控 工作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