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6页.docx
《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6页.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组织单位:某市新农办报告编制时间:2009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第一节项目概况1第二节项目编制依据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选择原则3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3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三节项目建设的选择原则5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6第一节项目区总体基本情况6第二节项目点具体情况9第四章SWOT分析12第一节S优势(Strength)12第二节W劣势(Weakness)12第三节0机会(Opportunity)13第四节T威胁(Threat)13第五章整治规划设计方案13第一节指导思想13第二节整治规划设计原则14第三
2、节整治规划范围和重点14第四节整治规划期限15第五节整治规划思路15第六节整治规划目标16第七节功能定位17第八节整治规划方案18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31第一节节能措施31第二节节水措施31第七章水土保持方案32第一节项目概况32第二节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32第三节研究结论33第八章环境保护评价33第一节环境保护34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36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37第一节组织管理37第二节保障措施38第十章建设实施及工程进度安排40第一节组织机构40第二节工程进度安排40第三节实施措施(招标)41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2第一节投资估算42第二节资金筹措44第十二章财务评价47
3、第一节财务评价依据47第二节基础数据及计算参数的选取47第三节销售收入估算48第十三章效益分析51第一节经济效益51第二节社会效益52第三节环境效益53第四节生态效益53第十四章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54第一节项目风险分析54第二节风险评估55第三节风险应对措施56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7第一节研究结论57第二节建议58附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说明材料59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二、项目位置某市6乡、5镇、劫焕街道办事处和芒市华侨农场。三、项目承办单位某市新农办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总投资额(见表1-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总投资额表表IT序号项目内容建设
4、规模单价(元)总价(万元)备注建安直接费7118.561C20佐道路(H?)584653.0090.005261.88水泥路面2M7.5浆砌石(n)3)37498.96205.00768.733垃圾池(of)726.00500.0036.30242个4消防池(m3)759.00500.0037.95253个5公厕(蹲位)868.003000.00260.406活动室(in?)8570.00800.00685.607篮球场(m2)1010.00120.0013.12篮球架4个,2500元/个8绿化(m2)10916.0050.0054.58二产业1330.00三其他费用569.49四预备费384
5、.40五合计9402.45五、项目建设年限建设期限为1年半。六、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计划从2009年7月开始,至2010年12月完工,共计18个月。七、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9402.45万元,其中:银行贷款5000.00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补助1330.00万元(政府扶持产业部分)、农民自筹和争取上级政府补助3072.45万元。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2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建设规模个100.00遍及5镇6乡二项目总投资万元9402.45三产业指标1政府专项资金补助万元1330.002规划期末总增收万元9474.693人均增收元1276.47四财务评价指标1基准收
6、益率取6%的净现值(税后)万元140106.482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87.803投资回收期(税前)年1.2含建设期2年投资回收期(税后)年1.2含建设期2年4投资利润率%131.20正常营业年投资利税率%170.20正常营业年5基本建设贷款偿还期年10.006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3.14第二节项目编制依据1、国家和云南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定额;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中共某州委、某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德发(2007)5号);5、云南省2006年农村发展规划;6、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7、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技术
7、导则;8、项目承办单位委托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数据。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选择原则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根据中共某州委、某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德发(2007)5号),在调查了解乡镇和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为指导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及管理,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某市农村经济
8、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某市政府经综合考虑,确立了此次项目的建设。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某市各乡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
9、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3、某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320国道横贯部分乡镇,已经成为我国打开东南亚经济贸易的窗口。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某市进行新农村建设,应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小康村。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
10、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节项目建设的选择原则某市辖5镇6乡,80个居(村)民委员会,977个村(居)民小组,民族较多,村域情况复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在村庄规划中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规划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急迫而富有挑战的任务。2009年3月在某市政府和某市新农办的组织下通过实地调查,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100个试
11、点示范村项目建设工程。这100个试点村庄选择的原则是:符合乡镇总体规划要求,村庄建设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村民对村庄建设有积极性。其中2009年州级建设项目有9个;市级建设项目有18个;储备村有23个。有位于城镇建设区附近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富裕村庄,也有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村庄,有依靠旅游、矿藏等自然资源致富的村庄,也有完全依赖农业生产的普普通通的村庄。村庄规划将对这些不同区位、不同发展条件的村庄进行研究,提出针对各村特点的规划方案,为今后的村庄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区总体基本情况某一中国滇西最具开发活力的边境中心城市,亚热带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古为“
12、滇越乘象国”地,是中国历史上较早通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是古代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滇西边陲第一镇”之称。(一)区位条件某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某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市区位优势独特,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公里。市府所在地一一芒市,是某州州府所在地,是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路、航空、电讯网络中枢,是滇西农产品、工业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是国家级糖料、商品粮、商品猪基地和国家亚热带经济作物名优基地及云南四大旅游集散地县(市)之一,是通向嘛町、瑞丽两个国家级口岸的必经之地,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的最具活力、最开放的商贸口岸,是国家和云南列为开发计划的国际航空港
13、,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必经之地及连接周边各国的泛亚铁路中国出入境站。(二)地貌和气候全市地貌呈东北高,西南低,海拨在2889米一528米之间,平均海拨850900米。山区占国土面积的74%,坝区面积占26虬某地处低纬度高原,太阳辐射较强,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9.5C,年均降水量1660.3毫米,年蒸发量1723.3毫米,年日照时数2352.3小时,无霜期301天,平均相对湿度80虬气候具有夏长冬短、日照长、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等特点。(三)资源状况1、水资源:某市水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河流229条,多年平均产水量31.8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
14、3.1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4万千瓦。水资源的特点是:季节分布不均,510月为丰水期,水量有余;干季水源不足,特别是35月,部分河流干涸。2、植被:在某市内分布着山地雨林、季节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多种森林植被,全市森林面积168129.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经调查现已记载的高等植物有257科,1222属,2564种。3、旅游资源:某是云南四大旅游集散地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目前市内的主要景区景点有9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个(勃巴娜西珍奇园),一般景区8个(即勘焕大金塔、孔雀湖景区、法帕尖山温泉度假区、勘戛三仙洞、菩提寺
15、、五云寺、佛光寺和树包塔景区等)。4、民族文化资源:市内聚居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彳栗傣族、阿昌族、汉族等多种民族,各民族文化世代相传,丰富多彩。民间流传的傣、景颇等族的史诗、神话、传说、诗歌、戏曲、民歌、故事等新奇独特;民风民俗特色鲜明;民族建筑、标识、图腾等,五彩斑澜;撒苯、沙蚕、春菜、竹筒菜、五煮一锅等民族菜肴味道可口;傣族和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像傣族的“阔时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等,热闹异常,其乐无穷;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是研究德昂族历史文化的理想地点。小乘佛教盛传某数百载,在傣族、德昂族中影响深广,民族与宗教浑然一体,构成特有的民族宗教文化景观。(四)
16、社会经济状况1、社会:某市辖5镇6乡,80个居(村)民委员会,977个村(居)民小组;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达37.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4.87万人,城镇人口12.2万人。兄弟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俅像族及其它兄弟民族)人口18.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9.35.暂住人口约8万人,流动人口每天约千余人。2、经济: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同比增长12.1虬人均生产总值8501元,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8.11亿元,增长2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4亿元,增长25.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8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74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
17、.67亿元,分别增长7.3%、16.5%和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4亿元,增长46.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8%o3、交通:320国道贯穿市内腹地,是出入某的主要通道。与某为中心的环州公路已贯通,并全部实现油路化。市内已形成了以市府所在地芒市镇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市内还建有密若蛛网的乡村公路、遮区公路、林区公路等。第二节项目点具体情况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共包含6乡、5镇,勖焕街道办事处和芒市华侨农场,合计100个试点村寨。各村寨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现状(详见下图)和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产业规划)(详见附表,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庄建设明细表)。
18、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给排水、垃圾池、消防池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活动室、公厕、农家乐、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其中以文化活动室和公厕为主;产业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民居:建筑无特色、布局不合理、进行外立面粉刷、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奘房:外立面色彩单调、配套设施缺乏、活动场地未硬化处理、无建筑小品和绿化等、文化气息较淡。道路:道路偏窄、断头路较多、晴通雨阻、无排水沟和道路绿化。民居:存在安全隐患,属于一期拆除建筑。围墙:破旧不堪、无特色、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出入口不明显。道路:狭窄、泥泞不平、落差太大,缺少挡墙。蓄水池:周围环境脏乱,影响水质;无标志
19、;水龙头无采取相应维护措施。水渠:水流不通畅、杂草丛生、利用率太低。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活动绿地少、场地不平整。公厕:标识不明显、周围环境脏乱、缺少绿化。山林:扩大山林种植面积,多种树木相间种植。茶叶加工:设备落后、分工不明确、加工间与储藏间一起,安全隐患严重。猪舍:猪舍较小、环境质量差,易导致疾扁传播、应统一建盖,统一管理。第四章SWOT分析第一节S优势(Strength)1、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市新农办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试点示范村建设,为加快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优势产业突出:试点村基本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烤烟、畜牧业、水果等农业主导产业,
20、主导产业农户覆盖率达50%以上;3、区位优势明显:项目位于某州府所在地某市行政中心周围,为某市政府的重点发展对象。地区内有320国道穿过,交通区位较好,升值空间较大。4、旅游资源丰富:试点村是某市旅游资源富集地,原始生态保护较好,农户渴望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强烈,主动投工投劳。5、建筑布局:项目区地形多样,打破了以往规整的建筑与空间布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上而下借势建房,形成多层台地景观,创造层次美!同时试点村内文化底蕴深厚,有公共服务设施(奘房)做基础,其他配套设施基本以奘房为中心点,散射状发展,空间布局整体性较好。第二节W劣势(Weakness)1、目前项目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1、,辐射带动作用较小。2、项目建设仍处于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需进一步完善。第三节。机会(Opportunity)项目区内的自然资源丰富,民族建筑特色保存完好,随着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完备,在云南省这一大的旅游区域背景下,结合民俗民风,项目区内的旅游业有望迅速发展,成为云南省又一旅游亮点,进而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第四节T威胁(Threat)项目的建设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理念,设计施工规范化。第五章整治规划设计方案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加快村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城市带农村、土地合理
22、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统揽,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健康生活为突破口,将试点示范村建设成为第三产业突出、农民就业充分、农业基础完善、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服务设施配套、子女教育良好、农村文化丰富、家庭生活富裕,具有浓厚少数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节整治规划设计原则1、坚持城乡统筹、优先三产原则;2、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原则;3、坚持具体实在、操作性强原则;4、坚持突出特色、避免趋同原则;5、坚持尊重民意、合理布局原则;6、坚持立足现实、建改并重原则;7、坚持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原则。第三节整治规划范围和重点以乡镇(街道)、农场为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市 新农村 试点 示范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166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