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docx
《工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题型:1.单项选择题2 .填空题3 .名词解释4 .问答题占48%期末考试复习占10%(根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占10%(根底概念)占12%(重要名词)5.分析(作图计算)题占20%(铁碳二元相图)一.单项选择题。10个共10分主要来自2,3,4,9章1.纯金属的晶体结构是:()A.非晶体;B.单晶体;C.纯晶体;D.多晶体.2 .Fc3C是化合物其性质是()A.硬度极高,塑性极差;B.硬度极高,强度很高;C.硬度不高,塑性尚好;D.硬度不高,塑性很差.3 .为了改善高碳钢的切削性最好是经过()处理。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调质;D.正火.4 .牌号为W18Cr4V的钢材,属于(),A.碳
2、素结构钢;B.碳素工具钢;C.合金结构钢;D.高速钢.5 .单件生产大型轴类零件,适宜的毛坯制造方法为()A.铸造;B.模锻;C.冲压;I).自由锻二、填空题。20空共10分主要来自L2,3,4,6,8,9章例:1 .最常见的3种硬度测试方法分别是布瓦、造氐、维氏。2 .纯金属结晶的特点是恒温和过冷,金属结晶过程的实质是形核和核长大。3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工喳匚、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和性能的工艺过程。4 .依据钢中含碳量分类,工业用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5 .钢铁材料以外的金属材料通常称为有色金属或非铁金属。6 .铸件凝固结束后往往在某些部位出现孔洞,大
3、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三.重要名词: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合金,组元,相,合金相图,固溶体,铁素体(F),奥氏体(八),渗碳体(FesC),珠光体(P),莱氏体(Ld),马氏体,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同素异构转变,冷变形强化。单晶体: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的晶体称为单晶体。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过冷度:金属材料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该金属的熔点。这样,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过冷度,用At表示。合金:是通过熔化或其他方法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组元:组元是指组成合金的最根本、独立的物质。
4、相:是指在金属或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结构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的组成局部。合金相图:表示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的成分、温度、合金相之间的关系图解,称为合金相图。固溶体:溶质原子溶于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合金相。碳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称为铁素体或。固溶体,用。或F表示奥氏体:C溶于Y-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Y表示.渗碳体:铁碳合金按亚稳定平衡系统凝固和冷却转变时析出的Fe3C型碳化物。珠光体: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YFe中的间隙固溶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莱氏体: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
5、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c=4.3%o马氏体,使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奥氏体改组为体心正方晶格,形成了碳过饱和地溶入Fe的固溶体,称为马氏体。淬透性:指钢在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淬硬性:指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的马氏体到达最高硬度的能力。调质处理:通常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同素异构转变:有些物质在固态时会发生晶格类型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冷变形强化:在外力作用下,晶粒的形状随着工件外形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晶格发生畸变,使金属进一步滑移的阻力增大,因此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产生所谓“变形强化现象。四、问答题。1.什么是过冷度?过冷度与冷速有何
6、关系?过冷度对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过冷度是理论结晶温度与实践结晶温度之差。冷速越快那么过冷度越大,同理,冷速越小那么过冷度越小。过冷度越大那么晶粒越小,同理,过冷度越小那么晶粒越大。2 .什么叫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结晶的根本规律是什么?纯金属结晶与合金结晶有何异同?答:由液态的金属转变为固态金属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根本规律是:液态金属随冷却时间增加,温度不断降低;但冷却到某一温度时,温度不再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化。结晶完成后再降到室温。异同:纯金属结晶由于无成分因素的影响,往往在结晶后形成单向组织;而合金在结晶后,由于存在两种以上组元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形成的是一种多相组织。3 .晶粒大
7、小对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结晶时哪些因素影响晶粒度的大小?如何影响?采取哪些方法可以细化晶粒?答: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其强度、塑形、韧性也愈高;晶体的长大速度、形核速度影响晶粒的大小。假设结晶时有较大地过冷度、形核率的增加比晶核的长大速度快那么晶粒愈细;细化晶粒:(1)提高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增加过冷度。(2)进行变质处理。(3)在液态金属结晶时采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搞拌等。4、奥氏体晶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冷却后得到的组织和性能,高温时粗大的奥氏体晶粒无论怎样冷却也得不到细晶粒。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奥氏体的转化过程是不可逆的。5 .试述马氏体转变的特点。答:(1)是无扩散型的转变。
8、(2)马氏体晶核的长大速度极快,高达l(Pms0(3)当连续冷却到MS点时,马氏体开始转变。(4)马氏体转变的不彻底性。6、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确定?为什么?淬火的目的主要是使钢件得到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与适当的回火工艺相配合,更好地发挥钢材的性能潜力。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3以上3050,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可获得全部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马氏体。假设加热温度过高,那么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使钢淬火后的性能变坏;假设加热温度过低,那么淬火组织中尚有未溶铁素体,使钢淬火后的硬度缺乏。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l以
9、上30C50,此时的组织为奥氏体加渗碳体颗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和球状渗碳体,能保证钢淬火后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如果加热温度超过Accm,将导致渗碳体消失,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得到粗大针状马氏体,剩余奥氏体量增多,硬度和耐磨性降低,脆性增大;如果淬火温度过低,可能得到非马氏体组织,那么钢的硬度达不到要求。7、钢在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回火才可使用?按回火温度的上下可将回火分为哪三类?各自的所对应的回火组织是什么?答:(1)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减少变形与开裂倾向。稳定工件的组织与尺寸。(2)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3)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素氏体8 .试比拟钢的淬透性与实际工件的淬硬
10、层深度的区别。答:钢的淬透性是钢本身固有的特性,对一定成分的钢来说是完全确定的,它的大小可用在规定条件下的淬硬层深度来表示。而实际工件的淬硬层深度是受许多条件制约的,是变化的。9 .什么是淬透性?什么是淬硬性?两者有何区别?影响淬透性、淬硬性的因素是什么?答:1 .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2 .淬硬性是指淬火硬化所能到达的最大硬度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3 .钢的淬透性与实际工件的淬硬性深度是有区别的,钢的淬透性是钢本身固有的特性,对一定成分的钢种来说是完全确定的,大的大小可用在规定条件下的淬硬层深度来表示。而实际工件的淬硬深度,是受许多条件制约的,是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