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滨江大道秦淮新河大桥).docx
《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滨江大道秦淮新河大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滨江大道秦淮新河大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工程范围:南起南京雨花区长江三桥天后村立交-北至河西新城区滨江大道(绕城公路至秦淮新河段)工程。桩号范围:K27+727.130-K29+200,全长1472.87m0道路全长27.4km。1.l道路工程内容1.LK滨江大道秦淮新河大桥及南北引桥主桥:桩号范围K28+157.79-K28+647.79,全长490m。南引桥:桩号范围K27+917.79-K28+157.79,全长240m。北引桥:为上下行分幅断面,西侧桩号范围WK28+647.79-WK28+997.854,全长350.064m,东侧桩号范围EK28+647.79-EK28+997.79,全长350
2、m。I .1.2滨江大道主线秦淮新河大桥南北引道南引道:桩号范围K27+727.13-K27+917.79,道路长190.66m。北引道:为上下行分幅断面,西侧桩号范围WK28+997.854-WK29+200,全长202.146m;东侧桩号范围EK28+997.792-EK29+200,全长202.208moII 3、天后村互通立交B匝道桩号范围K0+286.681-K0+368.500,匝道全长81.819m0III 4、北引桥下C、D辅道C辅道桩号范围K0+000-K0+073.42,全长73.42m;D辅道桩号K0+000-K0+078.99,全长78.99m01.1.5、主要工程数量
3、序号项目单位工程数量备注1挖方m32817.18路基2填方m325190.93路基310%灰土3m1921.31路面(20cm)4水泥稳定碎石m33842.63路面(40cm)5稀浆封层m396.07路面(ICm)6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C)m3768.53路面(8cm)7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SBS改性)m3576.40路面(6cm)8SMAT3沥青玛蹄脂碎石(SBS改性)in3384.26路面(4Cm)9细粒式沥青混合料(ACT3C)m316路面(C、D辅道3cm)10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m326.67路面(C、D辅道5cm)11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3m160
4、.03路面(C、D辅道30cm)12砾石砂3m80.01路面(C、D辅15cm)13人行道板IB2457.23路面(C、D辅6cm)141:3干拌水泥黄砂m313.72路面(C、D辅3cm)15C20细石混凝土m345.73路面(C、D辅10cm)16级配碎石m345.73路面(C、D辅10cm)2、施工依据及有关规范、标准2.1、南京市滨江大道秦淮新河道路工程施工图纸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GJO34-20002.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GJF10-20062.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6、粉煤灰石灰道路基
5、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2.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2.9、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2.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1k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1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03)2.1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14.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2.15. 秦淮新河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准备3.1、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对设计中不明了的问题与修改意
6、见,及时在设计交底时提请设计部门解决。3.2、 施工人员必须查听取设计人员的设计交底。3.3、 复核周边障碍物及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并在图纸上注明,以备施工交底。3.4、 对路基进行检测,以便对路基作出处理方案。勘施工现场,确定施工部署,进行相关的准备及测量工作。3.5、 路基开工前,对杂土、垃圾土、腐蚀土等必须清除,并另选符合要求的塘渣回填。3.6、 路基开工前,必须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和防汛措施,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畅通。3.7、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与标高均应直接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3.8、 资源配备劳动力投入计划工程部位
7、人数备注路基工区20技术人员、技工、司机、修理工共8人,普工12人路面工区30摊铺工10人,司机4人,机械操作工4人,其它人员12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序号机械设备数量备注1挖掘机22平地机13运土车74压路机45摊铺机26运料车107沥青拌和机18装载机24、路基施工方法根据本项目的地形、地貌以及施工环境条件、工程的特(难)点,合理的组织路基路面施工。遵循土方施工调配原则,采用综合机械作业方式。路基土方作业,须熟悉图纸,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注意人行道的压实工作。挖方或不填不挖段的路基,均须压实至规定压实度。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路基面表
8、层的庄稼、草皮、树根应清除干净,路基面以下的墓穴、井洞、管沟应分层加以妥善处理。4.1、 路基施工要求4.1.1、 路基必须分层碾压。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当压路机械可保证压实度,并经现场试验、检测合格后可适当加大压实厚度),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20Cm(遇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O4.1.2、 1.2、路基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以内。4.1.3、 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50cm,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严禁采用路基填土宽度不足时采用浮土帮宽,或松土拍平。4.1.4、 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防止积水。
9、为避免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填筑过程中可设置临时挡水塘。4.1.5、 路床填筑应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4.1.6、 1.6、桥头路基处理桥头处理范围控制在50m,靠近桥头50m范围内路堤填料采用8%石灰土回填,所填填料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度应不低于95%(重型),桥台台背回填按相关桥梁设计图纸要求执行。4.2、 路基填料路基填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土等粗粒土作为路基填料,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容盐超过容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严禁采用未经处理的粉质土直接填筑路基。当用其它细粒土填筑时,路基填料应满足要求。此外,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
10、26、可溶盐含量大于5乐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绿化带填土按绿化回填土要求进行填筑。路基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型路面地面计起深度范围(Cm)最小CBR值(%)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29610下路床30-80529610上路堤80-150429315下路堤150以下3290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296104.2.路基填土应选用塑性指数W26的土质,下列土质不能作为路基填土。1)沼泽土、泥炭及淤泥。2)含有树根、树桩、易腐朽物质及有机物含量大于4%的土。4.3、 填方的路基施工前应将原地面的杂物、原地面破碎部分、垃圾杂物和房基土等清除干净、并大
11、致找平,压实度不小于90%(重型)。填料CBR值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俄石灰处理。4.4、 路床顶回弹模量及顶面弯沉应达到设计要求值,方可路面结构施工。4.5、 当管顶至路床厚度小于60Cm时,不得使用重碾碾压,应采用人工或其它机具夯实,并采取加固措施。4.6、 对已有管线的原槽回填土,必须检验密实度,符合压实度标准者方可进行路基的施工,否则从新开挖压实,重新压实。4.7、 7、本项目道路原则上开槽弃土,开槽后填筑前,须进行压实度不低于95%,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压实度95%路床回弹模量比小于40MPa。4.8、 路基作业主要顺序路基施工测量一清理场地一实施路基施
12、工(防水排水作业)一路基挖、填运作业一平整碾压一检测验收。4.8.1、 清理场地清除填、挖区的各种障碍物。此项采用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为辅。清除的废物应随清、随运,均按业主指定的弃土场堆弃。不能长留施工区以免占据工作面及废弃物受雨的浸泡。(路基清表前与清表后相关数据附后)4.8.2、路基施工测量及放样路基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资料,施工技术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定出施测方案,得到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施测放样。在施工中对所有桩位及控制桩(网)要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利维护,指导正常施工。(路基施工放样所选用的控制点数据附后)4.8.3、 路基挖、填、运施工根据现场实情,对于路基的施工
13、采取分段作业的方法,采用综合机械作业,以主要机械作业运行为主,配置辅助机械协调。在各分段作业区(点)上,分别应用挖运、装运、推运,整平碾压等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的方法。施工前应建立临时防、排水系统。无论挖区或填区在施工中保持一定的利水坡度,杜绝凹凸与积水现象。a路基挖方按测定的标高控制施工。根据不同土质掌握好压缩预留量。路堑开挖时处理好防、排水,并做到合理的调配及弃运。开挖时必须按横断面自上而下,依照设计边坡层进行,防止因开挖不当导致塌方,对于开挖,要有效地扩大工作面,分段进行,以利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安全。路堑开挖因本段开挖深度不大,因此采用单层横挖法,工程具体作业中选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
14、、自卸车,使它们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施工的效率。b路基填方基本要求: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面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通过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不积水。在路基中心线设置座固定桩,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每层填土前做出路肩,在路肩两侧设置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雨季路基上的水及时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根据设计文件要求
15、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回填。填方坡度1:1.5,超出3米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施工,每边扩出30cm,放坡边线已超出红线范围,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用粘性土等透水性不良的填料,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填筑深度超过5m的填区,尽量利用本线路的弃方,以利成本的控制。填筑方式采用水平方式分层填筑,监测含水,控制虚辅厚度,做到均匀压料。填筑过程中要作好交接处的斜面,以防止不均匀变形及保证来自上层透水性强的填土水分及时排出,路堤不宜被透水性差的土层封闭,以保证水分蒸发和排出。对于填方宽度应稍宽于设计路基宽度,以充分保证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分层填筑按设计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
16、层厚度根据填筑压实试验段所确定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不小于20cm,最大虚铺厚度不超过35cm0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边坡两侧各超50Cm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度一致,竣工时刷坡整平。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均匀的分层厚度。摊铺整平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压实效果。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在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预压
17、,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不致滑坡。洒水、晾晒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结论,选择最佳控制含水量,路堤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Wopt+2%-Wopt-3%0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采取在路基上摊铺、用悬耕机松土晾晒的办法,降低填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的-3%时,洒水润湿,加水量mw(t)可按下式估算:mw=ms*(Wopt-W)/(l+w)式中:ms:拟加湿填料的湿重;MWOPt:填料天然含水量,最优含水量(重型击实试验)。洒水采用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基上洒水搅拌相结合的方法。机械碾压碾压前先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开始碾压时,先用小
18、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预压,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按照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纵向进退,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由弱振至强振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0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2。图2-2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4.8.4、 路基处理在本路线范围内的沟、渠,乡村路等障碍物应尽力加以处理,清除不利土质,根据土质软弱状况,采取具体的加强措施。4.8.5、 路基整修及翻浆处理a、路基填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对道路中线位置和横
19、、纵断面路床顶面高程及路床顶面中线两侧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修改不合格项目。b、挖方路基其顶面高程达到设计标高时,需进行碾压,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当土干时,要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该土壤的最佳含水量时上碾。c、道路路基的土体,因含水量过大,在车行、碾压时发生颤动或表面裂纹时,一律要进行翻浆处理。局部翻浆的,要挖出换填含水量适宜的土,或将原土进行晾晒,当含水量适宜时,再回填碾压。或将含水量大的土中掺拌干石灰粉,以便降低含水量并加固土体。4.8.6、 检底平整边坡清削路基填筑完毕后,进行路基修整,测量检查路床的中心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边坡坡度及排水系统。路基边坡修整、清削后,应达到质量检验标准
20、。a、填筑至标高后,进行平整和测量。恢复中线,水平测量,施放路基边桩,修筑路拱,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b、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Omm内,不应留有尺寸大于IOomnl的材料。c、路基整修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路基两侧超填的余土清除场外。d、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e、整修路基时应将边沟内的杂物清除干净,保证排水畅通。4.8.7、 明、暗浜处理抽干积水,将淤泥全部清除并挖至原状土;边坡上层素士按1:1.5挖成台阶,下层土挖成1:1.5左右的斜坡;在浜底设集水井并不断抽干积水,按集水井由远及近铺设30cm砾石砂,并铺
21、设土工布,土工布搭接宽度20cm,并伸出路堤用专用钉固定;分层填筑6%的石灰土至原地面。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其它暗浜、路堤明显下陷和失稳,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暗浜应通过小螺孔探明,确定暗浜的分布范围、深度以及淤泥含水量,确定是否采用换填的处理方式。5、路面施工1.1.1、 路面结构层组成1.1.2、 1.K机动车道4c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T3SBS改性)6cm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SBS改性)8c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C)Icm稀浆封层(设置玻纤格栅)20cm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型)20cm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型)20cm10%石灰土(顶面设置高强土工格栅)1.1.3、 非
22、机动车道3cm细粒式沥青混合料(AC-13C)5cm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30cm水泥稳定碎石(悬浮密实型)15cm砾石砂1.1.4、 人行道(C、D辅道)6cm彩色人行道板3cm干板水泥黄沙IOcmC20细石混凝土IOcm级配碎石1.2、 基层及底基层基本要求1.2.1、 基层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尽可能减少基层的收缩裂缝,本段路面上基层采用40cm水泥含量为5%稳定碎石结构。1.2.2、 2、石灰土底基层石灰土底基层为掺灰10%的石灰土,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5%。1.2.3、 基层材料要求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
23、施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路面基层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水泥;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个小时。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7.5mmO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建议按粒径9.5m31.5mm、粒径4.75mm9.5mm、粒径2.36mm4.75mm和粒径2.36mm等四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石灰要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Hl级或In级以上石灰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石灰要分批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应尽量缩短堆放时间,如存放时间稍长应予覆盖,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土宜采用塑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路面 工程施工 方案 滨江 大道 秦淮 新河 大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