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公益组织素质能力库2.0及应用手册:让普通团队变最佳团队181120_市场营销策划_2023.docx
《【研报】公益组织素质能力库2.0及应用手册:让普通团队变最佳团队181120_市场营销策划_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公益组织素质能力库2.0及应用手册:让普通团队变最佳团队181120_市场营销策划_2023.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5CMCF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墨德瑞特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公益组织素质能力库2.0及应用手册让普通团队变最佳团队开挂的公益,从来不只靠情怀-kZ.刖-Jl-.从1到2,向实用再进一步2017年,基金会工作人员素质能库1.0手册发布,提炼了基金会工作人员所需具备的36项素质能力,为行业选人、用人、发展人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基础参考,并被评为“2016-2017年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十大成果”之一。手册发布后,不少公益机构或个人在尝试使用,过程中提出了两个问题:1 .该如何在36项能力中选出适合本机构的能力?是否有哪些能力是必选的?2 .这些能力如何发展提高?为了回应实际中的问题和需求,2018年,墨德瑞
2、特继续与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合作,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迭代开发“素质能力2.0。其主要变化体现为:1 .从任选的素质能力库变成强烈推荐的15个必选素质能力项。便于领导者带领机构建立本机构专属的能力模型。2 .为15项能力增加了“提升改进方法”。可以用于个人能力发展计划的制定或指导他人的能力提升。3 .将素质能力的应用对象扩展至公益机构,并充实了应用场景、示例工具、或案例。该版本中15项素质能力的“提升改进方法”除房晟陶、刘晓雪、张婷婷,有14位公益领域的资深从业者一杜爽、李劲、李志南、梁晓燕、刘斌、刘源、吕全斌、冒羽佶、潘语、曲栋、孙春苗、王志云、张丽宏、赵华和8位人力资源专业志愿者陈苔道
3、、樊莉、雷毅华、梁斌、刘松青、叶婷、左谦、曾颖,共创完成。感谢来自不同界别的资深人士,将其经验提炼总结为可分享的知识,加速高质量经验的产出和流动,促进公益工作者的成长与发展。欢迎各类机构、个人使用本手册,并欢迎大家反馈意见或提出问题。您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与我们沟通互动。我们会阶段性的总结大家的反馈并适时回应。墨德瑞特2018年11月第一部分公益机构的素质能力库1一、公益机构必备的15项通用素质能力2二、能力定义一三3三、15鳗质能力的定义、行为、评价亵、提升方法41 .原动力42 .学习及适应力83 .责任心R动性144 .公正、自律与面对质疑185 .受益人及捐赠方视角226 .目标导
4、向及创造性执行277 .沟通及影响308 .与人协作369 .系统思考及问题解决3910 .动员及联合4411 .发展及蝌他人4912 .团长与幽5313 .社会问题分析与解读5814 .战略徵里6215 .管理使命及组织变革6716 部分素质能力的原理、价值及应用73一、什么是素质能力?74二、素质能力模型四个层次内容的作用74三、素质能力对组织发展的作用75四、素质能力对人员发展的作用76第三部分素质能力的应用场景及工具77-建立本机构的素质能力模型78二、应用于人员的360度反馈与能力发展82三、建立基于素质能力的培训体系87四、在招聘中的应用89五、绩效管理:工作及发展计划91六、素质
5、能力与组织文化的链接93七、素质能力在资助领域中的应用:组织差距分析+非资金支持94附录95一、内容开发方法96二、第二阶段的内容开发方法96三、第一阶段的内容开发方法97主创团队99共创团队100机构介绍101鸣谢102第一部分公益机构的素质能力库任何一家有持续生命力的公益机构都需要这15项素质能力,想放弃其中任何一项能力都要非常小心和慎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15项能力是对一个机构整体的能力要求,具体到个人可以根据人员所在层级和职责进行选择,一般每个层级的人员可有5-8项重点的能力要求。手册中新增的“能力提升改进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能力发展或用于指导他人。优秀的个人高效的团队有生命力的机构7
6、 .沟通及影响8.与人陟作1 .原动力2 .学习及适应力3 .照心Ri娴4 .公正、自律与面对质疑5 .受益人及揭电方视角6 .目标导向及创造性执行一、公益机构必备的15项通用素质能力9 .系统思考及问蚓蹴10 .动员及联合11 .发展及成就他人12 .团队成长与激励13 .社会问题分析与解读14 .filgS三15 .管理使命及组织变革这15项能力是任何一家卓越的公益机构所必须的,这些能力可以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分别适用。其中,1-8项能力适用于全员,是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个人所必备的能力。9-15项能力适用于中高层,当需要带领团队或具有指导、发展他人的职责时,有必要增长这些能力。13-15项能力
7、适用于领导层和核心管理层,是思考和带领整个机构向前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在这15项能力中,1-8项能力在个人层面上提升就能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9-15项能力既需要个人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团队氛围和环境作为越。如果团队能共同掌握这些能力相关的思维、方法、工具,使其成为团队共有的能力,则对团队凝聚力、有效性和工作成效的促进会更加显著。13-15项能力除了是个人和团队能力外,还需要机构在流程机制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性的支撑和配合。15项能力中有的能力包含若干子能力,优秀的个人类的8个能力中,有6个能力有子能力;高效的团队类的4个能力中,有3个能力有子能力;有生命力的机构类的3个能力中,有2个能力有子能力。能力
8、定义一览表通用型基础能力我愿三g我们一起1.原动力(管理自己)2.学习及适应力(管理自己及任务)7.沟通及影响(管理他人)1.1对美好社会的向往1.2服务精神2.1学习及自我突破2.2拥抱变化及坚韧积极2.3多面手/多线程7.1沟通及讨论能力7.2影响他人对美好社会的愿力及责任感;关,阳会问题;又揍好社会敢三W祈止于康;善于找到自我定位,将完善自我和追求美好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合;因自愿而自由.感知、接纳、理解他人境遇的能力;耐心与爱心;发现服务对象的价值,协助其自主自立的能力;以身作则传递志愿精神,引导他人关爱社会的能力;用生命影响生命。对世界有好奇心、求知欲;致力于自我认知及自我革新;
9、善于学以致用,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既能从书本、过去的,t三M三L制、雌变革等情境中学习,生成未来.在模糊、变化、混乱等襁定性之下,及在压力、困难、挫折之下,保持积极心态及行动力的能力;为达成愿景、实现目标凝行职责,努力发现价值、抓住机会、坚持不懈的采取彳锄断防.为把事情做成,克服专业执迷、分工执迷、层级执迷的能力;在技能广度上建立自我效能感;善于处理多重点工作;切换工作思路及情绪的能力;在不同任务之间寻找协同点的能力.高效、准确传递信息、观点、意图的能力;创造坦诚的沟通讨论氛围的能力;通过沟通讨论来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并与伙雌立积极的工作关系.以身作则;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独立思维的、真实可信赖的人
10、;以愿景、价值观、思想、行为、情感等多层次的感召力为他人带来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影响力改变事物格局.3.责任心及主动性(管理自己)6.目标导向及创造性执行(管理任务)9.系统思考及问题解决(管理任务)8.与人协作(管理他人)11.发展及成就他人(管理他人)3.1尽职尽责3.2主动性始终把握工作方向、目的和目标;制定完善的行动计戈!,以预期产出为导向检脸行成效并适时调整;推动自己及他人为达成高质量结果而努力;在实践中发现优化机会,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甚至超越既有模式、经验及边界条件,实现创新9.1系统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9.2研究总结与反思求同存异,创造伙伴关系断目力;在模糊、
11、混乱、变化下协同共创,建立分工合作规则的能力;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妥协;售于分享成功与荣誉.将成就他人作为工作、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并能够依据不同人的学习成长方式来发展人;错助他人提高自我认知以及自我成长的主动性;擅于赋能.对人、对手、对机构信守承诺;尽。尽力履行职责;能从工作中找到尊严与自豪感;对工作结果和过三蛔隹;将个长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主动寻找、发现任务和目标并承担责任;善于找到方向感、意义感;对自己的长远发展负责;善于平衡个人发展目标与机构发展目阮全面、系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善于抓住关犍问题、根本原因、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相互的关联;敏锐发现及
12、预防问题;平衡目标、资源、时间、成本、质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学习、发现、总结、运醐J律的能力;举问、探索、实证、排伪、归纳、提炼;将有价值的观察、思考、经验形成精炼的结论并文字化袭达的能力;不断反思假设的筑力.公益领域通用能力4.公正、自律与面对质疑(管理自己)5.受益人及捐赠方视角(管理任务)13.社会间即分析与解读10.动员及联合(管理任务及他人)4.1公正与自律4.2面对质疑5.1受益人视角5.2捐赠方视角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多角度解读本领域社会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及趋势判断的能力;政策敏锐度;学习及运用社会领域的方法论来建立社会问题分析和解读框架
13、的能力。10.1资源动员、链接与整合10.2协调复杂多边关系鳏则骤守,明讼分明;公正对所有关联方;平衡对人的信任与对事情的怀疑;对工作流程保持公开透明.在质疑下保持镇定和行动力的能力;在质疑中反思和成长的能力.尊重受益人;理解机构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受益人;始终以受益人及社会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平衡受益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受益人的自我效能感.尊重和平衡捐赠方的意图、价值取向、策略选择、工作风格的多样性;理解捐赠人的财产来之不易;扩展捐赠方的想釜力和对议题的了解;与捐娉方建立伙伴关系施力.建立共鸣a濮力(使命、愿景、情感、价值双战略、目标、共同利益);挖掘、励人动员、吸引、获
14、取、保留资源的能力;激发他人公共参与的能力;创造双赢及多嬴合作方案的能力。解读芨杂权力关系能力;预防、控制、化解不同意见甚至冲突的能力;创造机会,促进多方理解和合作的能力;将冲突转化为建立更深度的理解和信任的蝴等能力。通用型综合能力13.管理使命及组织变革(菅理自己任务及他人)14.战略管理(管理任务)12.团队成长与激励(管理他人)13.1管理使命愿景价值观15.2管理组织变革14.1战略制定及部署4,2模式/项目产品设tf勖12.1团队发展12.2非物质及非权力激励不忘初心,时时检省;推动机构治理层严肃对待机构价值观体系皖助;全面准确生动地阐述机构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能力;使自己和机构成
15、员承诺并践行机构使命、愿景及价值观.判断变革需要和时机的能力;感知个人及组织行为背后观念、态度、动机矛盾、关系的能力;平衡变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改变团体观念,通过变革来实现发展的能力.为促进社问题的解决,在想做、应作、能做间的取舍平衡;数据、经额直觉之间的取舍平衡;使得方向、目标、关键任务协同一致的能力;战略的灵活性及弹性;生成战略而不只是制定战略.深刻理解和把握服务人群及关联方需求并重视其体验反馈;将模式颂目产品的设计与机构使命、愿景、价值观有机结合;平衡复制、改进、送弋与创新等能力.建立并使团队成员承诺于团队目标及工作原则;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信息流动,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与协作的团队
16、文化;激发团队成就高标准的成果和集体荣誉感;在动态管理中创造学习型团队.运用非物质及非权力激励手段激发他人的自信心和热情;鼓励创造并提供尝试机会,可以容忍失败;创造有温度但又有战斗力的工作氛围;通过参与式管理激发成员拥有感和责任感等能力.-3-我愿我能我们一起三、15项素质能力的定义、行为、评价等级、提升方法1 .原动力1.1 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对美好社会的愿力及 责任感;关心社会问题; 对美好社会敢于想象而不 止于想象;善于找到自我 定位,将完善自翔口追求 美好社会、解决社会问题、 实现机构使命有机结合; 因自愿而自由。参考行为 向往更加美好的社会,并为此自愿付诸实际行动 对所关心的议题持续跟
17、踪、研究,提高见解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从一线和实践中直接感知问题,不仅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中 平衡社会问题和自身能力,找准自我定位及行动切入点 在追求美好社会、改善社会议题、实现机构使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不断寻求解决社会问题、践行机构使命的行动方案,并乐在其中 注重追求美好社会的过程,而不是执迷于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和表述 在与同路人的互动中相互滋养和激励 用积极的行动不断养护内心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参考评价标准6 在此方面被视为学习的楷模 无论怎样的外在环境和评价,均能笃守内心认定的价值 能感染、吸引、发展其他投身于社会事业的领军人物或中坚力量 对公益领域或机构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对美好社会的追
18、求中实现了内心自由5 内心丰盈,有强大的生命能量 将个人追求和自我完善与社会事业、机构发展有机结合,并乐此不疲 对社会领域有广泛的理解并对某一具体领域有深入的理解 能带动他人对于社会事业的热情 包容多种不同方向的美好向往4 对社会问题有感,并选择积极的行动 付出生命中高质量的时间 对某个具体的议题领域或群体有超出一般的理解和投入 不抱怨自己的付出也不炫耀自己的高尚 能在公益事业中体会到自我成长及生命的意义3 对社会问题有感,并蝌不悲观 有对美好社会的一般性向往,但并没有相对深入某个议题或群体有理解 愿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助力点滴改善 能理解、尊重那些为社会改善而努力奋斗的人2对社会问题有感,但
19、选择悲观理解公益事业的价值,但不会付诸积极的行动1 对社会问题无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受害者心态,牢骚满怀1.2服务精神定义参考行为感知、接纳、理解他 人境遇的能力;耐心与爱 心;发现a镁对象的(介值, 协助其自主自立的能力; 以身作则传递志愿精神, 引导他人关爱社会的能力; 用生命影响生命。尊重生命,发自内心地愿意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态度无差别的服务敏锐感知他人的境遇及需求,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有质量的服务在长期、繁杂、琐碎的服务工作中保持积极心态及人格独立注重在服务中维护、提高被服务者的自尊与自信积极主动传递“我为人人,人人为甥的公益精神积极主动传递本机构及公益领域的理念和价值观积极引入他人参与
20、志愿工作和公共事务让他人看到受益人群的改变,激发更广泛的和可持续的参与注重让参与者在公共参与过程中获得价值感、收获和成长参考评价标准 在此方面被视为学习的楷模有杰出的服务他人及社会的结果 能指导不曝升他人激发公共精神、促进公共参与的能力 不仅贡献于本机构,还能对亍业发展及公共参与做出杰出贡献 有优秀的成果佐证C善于通过服务改善生命质量,提高被服务者的自尊、自信、自主、自立善于带动其他人的服务精神 善于带动其他人在激发公共参与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服务他人影响生命善于在服务中发现S艮务又麻的真切感受,让对方觉有尊严、被尊重 善于利用规则的建立、关键事件的契机促进公共参与 对激发公共参与有恒心,不
21、因短期的挫败而气馁 有愿意服务他人及社会之心,会力所能及的服务他人3能以身作则,以个人言行感染其它人参与公共事务能选择合适的项目、任务让公众参与,让参与者感受到价值和意义能谨慎的帮助熟悉及信任的人2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自己的存在感意识到激发公共参与的重要性,有所尝试但癖不佳对他人的感受、需要、请求不敏感、不关心1 为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利益对需要公共参与的事情都只愿自己干本项能力为什么重要?原动力是一个人选择从事公益的根本动力。它可能有很多种来源比如:对某类社会问题的忧虑和自我参与社会改变的责任感;对某类社会边缘群体的处境和命运的关怀,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个群体有所改变;或者对于某种理明
22、社会状态或价值理念或某个机构所做具体事情的认同,等等。原动力可能起源于个人的某种兴趣、经历、需求、或价值观,外在则表现为利他、利社会的行动和服务。原动力是可以激发、培养、不断深化的,它受个人认知、实践反馈、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长期从事公益的人一定是找到了个人使命和生命价值与公益务之间的深层次连接,在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公共精神之间互动促进,进而形成了强大的信念和责任,并获得了自我生命的成长和滋养。提升改进方法1 .不断洞察、夯实个人使命与公益事业的关联深入的认知自我,建立个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生目标,探寻挖掘自身内心深处的原动力。可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与回答,尝试回忆自坐咸长经历,从中找到自己婚领原因和
23、要关注的议题、领域,重视的价值观和原则.再有针对性地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持续的接触、实践,不断检验自己的动力、成长、需求。对自己的工作、经历、体会做阶段性的回顾和反思,不断追问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在个人使命、个人生命成长与公益事业之间形成螺旋式的互相促进与平衡。可以体验偏灵性方面的禅修、内观,偏心理层面的insihgt等自我洞察,等等。2 .建立与某个具体议题或群体的生命连接一般性的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个起点。公益领域非常大。要想增加具体的价值,每个公益人最终都需要建立与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或者所服务的人权和自己的生命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的建立除了表层的接触、服务、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报 公益 组织 素质 能力 2.0 应用 手册 普通 团队 最佳 181120 市场营销 策划 _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