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内容要点及试题精选(含答案)).docx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内容要点及试题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内容要点及试题精选(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内容要点归纳及试题精选一、作者简介:1.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二、作品的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
2、散文集,也是鲁迅惟一一部散文集,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生活道路和经历。该书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书中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写于1926年,最初在莽草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在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中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散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一人称叙事。三、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1、狗猫鼠一一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
3、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鲁迅生在文中阐述他仇猫一一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奸笑。2、阿长与山海经一一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
4、念。3、二十四孝图一一所谓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最反感“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最不可思议的是“卧冰求鲤”,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4、五猖会一一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暗示着对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的批判。5、无常一一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喜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
5、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一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7、父亲的病一一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陈莲河等“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8、琐记一一鲁
6、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迨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9、藤野先生一一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10、范爱农一一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
7、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四、主要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1、长妈妈一一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2、藤野先生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所以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治学严谨、平等待人、和蔼可
8、亲)3、范爱农一一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次方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正直、倔强)4、父亲一一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在父亲去世之际,听从衍太太的指示,一直在床边大喊大叫)。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地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
9、严厉、慈爱)五、艺术手法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10、入木三分。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六、其它1.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大戏”和“旦连”,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2 .父亲的病开头
11、先写了衍太太,这是一个虚伪的散布流言的女人。3 .鲁迅得知范爱农的死讯时,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文章表达了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之情。朝花夕拾试题精选一、填空1、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和。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3、作者在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4、“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的人物是O5、“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篇O6、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7、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
12、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8、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O9、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10、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11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12、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O13、在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二、选择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朝花夕拾 名著 阅读 内容 要点 试题 精选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