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
《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8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教学计划年级七年级科目音乐教师何娟日期2O17、9教学内容本册内容共包含六个单元,分别是:中学时代、祖国颂歌、金色的秋天、神州音韵(一)、环球之旅(一)、管弦和鸣。每一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题,分唱歌、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知道有关管弦乐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过程与方法通过
2、歌曲演唱、音乐欣赏、音乐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有机渗透在课堂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亚洲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初级中学年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六个单元采用生动、活泼的人文主题,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在教材结构功能上,既作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领域的通道,同时也作为组织材料的基本方式。尊重学生学习规律、遵循音乐学科特点。本册教材在具体呈现方式上,采取乐谱、插图、音乐知识、作品介绍、教学目标、活
3、动安排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加以编排。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有机渗透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回避僵化、生硬的学科知识体系;将评价机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直接、有效、愉快地参与评价活动。教科书在版面设计力图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作为对教材内容解释、补充、提示、引申的插图紧扣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认知基本相符。栏目图标统一、易解,有助于具体教材内容的合理规划。教中学时代:复习巩固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树立初中阶段的音乐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祖国颂歌:了解颂歌等同类型音乐题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神州音韵:了解西北地区的音乐特点,会唱代表性作品。环球之旅:了解和认识亚洲音乐
4、文化,知道代表人物及音乐特点。材重难点2生况析学情对七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扶优转差目标与对象1、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2、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
5、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终端质量目标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镇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舞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2、能够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3、能够背唱35首歌曲。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亚洲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3教研专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实施教改专题目题怎样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完成任务的方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法与措施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
6、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教研组审阅意见组长月日教务处审阅意见月日4课程进度表周次内容课时备课1歌曲中学时代12欣赏蒋蕾之歌、飞来的花瓣13歌曲演唱校园的早晨14歌曲演唱歌唱祖国15听乐赏画红旗颂16欣赏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17选听在灿烂的阳光下18歌曲演唱西风的话19欣赏秋110欣赏丰收锣鼓111歌曲演唱黄河船夫曲112欣赏月牙儿五更113欣赏乌苏里船歌114欣赏包楞调、
7、走绛州115欣赏孟姜女哭长城116歌曲演唱樱花117欣赏甘美兰、短颈乌德118欣赏曼德、阿里郎119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120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121复习、期末测试说明教学设计中学时代新世纪的新一代七年级(第一周)教学目标1 .聆听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及歌曲结构。2 .学会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加入适当律动并做到互相配合,并勇敢地即兴表演。3 .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1 .指导学生用自然、明亮、舒展的声音演唱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2 .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
8、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 .体会歌曲内涵,加入节奏重音和适当律动。教材分析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充满了青春活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是一首四四拍的齐唱歌曲,结构为二段体ABo第一乐段由四个节奏规整的乐句构成,四个乐句的节奏型完全相同,令人振奋、鼓舞;旋律多在中低音区进行,四句起始音以5、4、3、2下行模进的手法写成,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铿锵有力,突出了坚定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歌词采用了排比的手法,结构相近,语气一致,表现了新世纪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第二乐段在一拍间奏之后,歌曲的音区提高,节奏拉宽,旋律舒展,使歌曲气势更宏大,情绪更激昂,进入高潮。歌曲音域为十一度a-f2,学唱歌曲时
9、切勿喊唱,注意科学的发声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1)学生踏着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节奏进教室。(2)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视频,请学生充分体会句中的含义。(3)教师播放音乐,请学生自信并有感情地朗诵中学时代o(4)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请学生简单谈谈从小学生过渡到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目标。2 .新课学习(1)聆听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2)请学生讨论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力度如何?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进行评价。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把歌曲中的节奏加以提取,请全体同学用XXXXXXlXXXool节奏鼓掌。
10、(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4)教师提出问题:前八小节歌词的动词有哪些?怎样能把动词的气势唱出来?(在敲、吹、升、举这几个字上加上重音记号)请学生按照XXXXXXIXXXO0|节奏加上重音朗读歌词。3 .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学习(1)学习歌曲前八小节:XXXXXXIXXXOOIO请学生打出此节奏,并说出4/4拍的节拍强弱规律。请同学们在强拍(第1、3拍)上加上重音读节奏并按节拍规律读出前八小节歌词。听录音或教师范唱,学生学唱前八小节,要唱出节奏重音,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改变句子中的断连处理,使歌曲更加
11、坚定有力。并且注意演唱技巧,如:口腔状态,气息的运用,寻找共鸣点。学习OXXX节奏,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2)请学生听新世纪的新一代音频并仔细观察,比较前八小节的音乐与后面音乐的不同,教师简单提示(从节奏、音区上)。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从第九小节起音区提高,节奏拉宽,旋律更加舒展,使歌曲气势更宏大,情绪更激昂,进入高潮。学生讨论并选出歌曲的音乐结构:两个乐段还是三个乐段。(3)简单了解两段体歌曲结构:两个按对比原则构成为一体的曲式结构,称为两段体,又称为单二部曲式。两段体的结构图式:A+Bo结构特点:A段:具有乐思初步陈述的性质,音乐平稳,形象单一,为后段的发展留有余
12、地。B段:具有乐思发展的性质,通过主题的发展,在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音区等方面与A段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主题。两段结构可分为以下三种:有再现的两段体,没有再现的两段体,带副歌的两段体。主副歌式的两段体,在音乐上往往采用对比式的写法,在表演形式上常用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照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进行简单复述。(4)学生听B段音频,学唱并体会意境。注意各种附点和切分节奏型的区别及正确唱法,注意B段长音要演唱得饱满,气息要长,连贯抒情。在三角铁处敲击各种打击乐器或跺脚或互相击掌为歌曲伴奏。(5)练习AB段的衔接处。(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全曲。要求:A段要唱出节奏重音
13、,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B段要连贯抒情。(学生可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按单位拍踏步,另一组按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和在三角铁处敲击各种打击乐器或跺脚或互相击掌为歌曲伴奏。)(7)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等)(8)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可适当提示,如:敲起来、吹起来、升起来、举起来都可加入适当的动作。)4.课堂小结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和诗朗诵中学时代体现了21世纪中学生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和朗诵?飞来的花瓣七年级(第二周)一、
14、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与含蓄而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飞来的花瓣。2、感受弱起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强弱起伏。3、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及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二、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中步入教室)师:这首歌都会唱吗?一起唱一唱。在这首歌曲中你回忆起了曾经教过你的哪一位老师?以及这位老师感人的真实故事?并请你说一说。今天就让我们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学唱另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飞来的花瓣2、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整体感受作品的意境。思考: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并回答。3、再次听录音,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
15、,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4、学唱歌曲:(1)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朗读。(2)听录音轻声跟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去演唱。(3)视唱歌谱,提醒学生边唱边打拍子,注意强调弱起节奏。(4)请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解决歌曲中的难点。(5)渐强渐弱的处理并体会对作品情感的作用。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注意引导学生用歌唱的情绪、感觉去演唱。6、学生小组合作,对歌曲进一步艺术处理。7、小组进行展示演唱,师生评价。三、课堂拓展:用自己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知心的话想要对老师说吗?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刻,除了这首歌曲,你还会演唱其他歌颂老
16、师的歌曲吗?或者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吗?1、学生讨论准备。2、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上台展示。3、生生互价,教师评价。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或收获校园的早晨七年级(第三周)教学内容:唱:校园的早晨听:赤足走在田境上认:“D、C、”从头反复记号省略跨越记号结束等记号教学目标:学生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教学重、难点:唱准切分音节奏、前半拍休止的节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组熟悉的校园早晨图片)师:(熟悉吗?)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校园生活!师:让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进校园,倾
17、听校园的早晨!(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的生活给学生营造轻松、熟悉的环境为学唱歌曲奠定基础)二、新歌教学(15)听一听1、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生答你(们)从哪里感受至U的?(节奏、旋律)。(1、2个)(设计意图: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认一认2、师:老师也喜欢这首歌曲,想把这首歌唱给同学们听,掌声鼓励一下,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听完后请说出歌曲的演唱顺序。(师跟着伴奏带范唱)讲解:音乐知识D、C、从头反复记号省略跨越记号Fine结束提示:音乐记号象什么?(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理解音乐记号的意义,然后教师再讲解加深其印象。)比一比3、师:请同学们看着的曲谱跟着
18、录音轻声哼唱,把你认为不好唱的地方,告诉老师!(这一句我们多唱几遍)出示歌谱:你发现了什么?解决休止符(先解决前半拍休止、难点再进行学唱)跟着老师一起来试着唱一遍!设计意图:让尝试哼唱歌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唱一唱4、学唱歌曲:前半部分先提示师范唱,带学生模唱,注意八分休止符跟琴学唱前半部分、中间部分、结束句。设计意图:解决难点难点:“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这一乐句的前休止,以及切分音“值”的时值要唱足一拍!5、全曲连唱一遍(提出要求)情绪、力度(用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音乐的情绪)适时提醒学生。跟琴唱一边、跟着伴奏带唱一边6、歌曲处理:(10)7、师:你们乐感特强
19、歌曲很快就学会了!请你当小小指挥家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使歌曲更动听?(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最佳的情绪去演唱歌曲)8、师:情绪、前半部分活泼、轻快、后半部分优美连贯,声情并茂、声断气连、(体验)力度师范唱“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从力度上感受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同一旋律演唱,感受力度变化,歌曲所表达出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9、师:跟着伴奏带唱一遍。(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处理后在来演唱歌曲,加强对歌曲的理解,使歌曲更动听。)10、师:用什么形式去演唱?(领唱、齐唱)(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同样的旋律用不同的形式去演唱,所产生的感染力有所不同。)动一动1
20、1、师:老师被你们的歌声感染了,特别想跳,你们想和老师一起跳吗?(歌表演)(设计意图:通过歌表演让学生尽情地表现歌曲。)三、欣赏拓展(10)过渡语师:孩子们动起来特别可爱!校园的早晨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校园歌曲,也叫校园民谣。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创作的。在台湾,有一位音乐人叶佳修,创作过许多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度上仔细听你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的?请听(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了解台湾音乐人“叶佳修”更多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知识无伴奏合唱。)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多媒体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
21、称为无伴奏合唱。只用人声来表达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因此更能体现和发挥人声的特性。这也是无伴奏合唱的魅力所在。师: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也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歌曲仍然盛唱不衰。(现在我们举行校园歌曲擂台赛)看哪组同学校园歌曲会唱的多!捉泥缴、歌声与微笑、蜗牛与黄鹏鸟、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浆。发奖品幸运星(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校园歌曲作品,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四、结束语师:孩子们,此时的你们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蒸蒸日上,老师相信大家会珍惜这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就让我们在校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第二段离开教
22、室。(师生在校园的早晨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蓿蕾之歌七年级(第四周)【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听唱法中学会演唱歌曲。3、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蓿蕾之歌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甜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歌唱法小组合作法【教具】电子琴黑板多媒体【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依据蓿蕾之歌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甜润的声音演唱歌曲。2、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和七度旋律音程的大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汶川地震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瞬间,都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音乐 教学计划 教学 设计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