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案.docx
《小学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学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案活动背景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2017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提出了校园欺凌治理新举措。2019年,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围绕校园欺凌现象展开探讨,让这一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等,其中新增设的校园欺凌防控措施引发了公众更深入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
2、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基于纲要,校园欺凌的心理辅导活动是建立在学生作为旁观者面对欺凌这一共性困惑的辅导,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让孩子们认识到同学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作为欺凌双方的班级同学,能够思考从不同角度去关注这一现象中的双方,运用合理的方式去关心、安抚、对话,使欺凌现象消失于萌芽期。活动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活动目标了解什么是欺凌,知道欺凌事件中存在的三种角色。深入了解欺凌者和旁观者的内心想法,尝试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唤醒内心的道德和责任感。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方法戏剧教育法中的情绪雕塑、拳击场活动准备活动
3、材料:一个布娃娃、四个头饰活动前,将座位围成半圆,保证学生能围半圆坐下。活动过程一、热身:情绪雕塑活动规则:请同学们在教室中走动,当听到老师描述的词汇后,迅速用一个动作来表示自己当时的情绪,并在老师说“定”的时候,所有人保持住情绪动作不能动。请同学们分别摆出“生气”“无奈”“伤心”“被欺负”的情绪。教师小结:这些情绪很常见,而且基本都是消极的情绪,而现在,这些情绪也在一位同学身上定住了,我们来了解一下。设计意图:热身活动为引出情境中的人物做好情绪体验准备。二、情境建立教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小明”,他和大家一样大,但是他在伤心地哭着,他的身后站着一群同学。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出一个布娃娃扮演主人公
4、“小明”,放在教室中间。邀请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小明的同学,分发头饰和纸条,请学生根据纸条上的话摆出情绪造型,并对着“小明”读出代表内心活动的句子。纸条1:他是个笨蛋,别人不和他玩一点都不奇怪!都是他自己的错。纸条2:不是我先不理他的,是别人先不理他我才跟着,所以不是我的错。纸条3:我很担心,却又帮不上忙,只有眼睁睁在一旁看纸条4:很多人不理他,我一个人也没办法阻止,这不能怪我!邀请一位同学握握“小明”的手,用第一人称说出“小明”的感受。学生1: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不理我,排斥我?学生2: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我,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都不知道。请带着头饰的学生摘下头饰,并澄清已经脱下角色外衣。教师揭示小明的境
5、遇是校园欺凌。播放视频预防校园欺凌片段,介绍三种角色一一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教师: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旁观者都觉得不是自己的错。请同学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他们认为“不是自己的错”的原因有哪些?从欺凌者的角度:学生3:我只是说出事实,本身存在问题的是被欺凌者啊。学生4:别人也是这样对他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学生5:我是觉得好玩,根本没有想到那么严重。学生6:我只是想发泄自己身上的负面情绪。从旁观者的角度:学生7:这是别人的事,我不用管。学生8:我什么都没有做,为什么说是我的错。学生9:我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了,要是惹祸上身怎么办。学生10:我只是凑热闹而已,关我什么事。教师小结:欺凌者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如何 应对 校园 欺凌 心理健康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