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疫情报告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2004年修订)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别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报告。对发现疫情未进行报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它严重后果的,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1.无医务室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无医务室的学校应有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管理工作,同时在疫情发生时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地医疗机构对学校的疫情进行处理。2.有医务室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由医务室工作员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3.最短的
2、时间内,最快的通讯方式进行报告。,学校医务室传染病管理,1、必须有项目完整的门诊日志且门诊日志项目填写完整;2、对就诊的全部病例进行登记;3、备有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本。4、开设有化验室则应同时具备项目完整的化验登记日志且登记完整。5、开展注射的单位一次性注射器进出合乎规定。,散发传染病的处理,发现未构成暴发的散发病例通知到医院就诊根据医院诊断确诊是否为传染病如为非传染病则继续就诊治疗如为传染病则病人隔离环境消毒周围接触易感人群的保护加强晨午间检查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则首发病例隔离期满,病愈后持医院健康证明返校如有新发病例发生,做好病例隔离、消毒工作,并同时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或医
3、疗机构进行报告。,暴发疫情的报告,疫情发生单位的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疫情报告人姓名、发生何种传染病疫情、全校学生数量、班级设置情况、目前发病人数、缺席人数、病例的班级分布情况、目前病例情况、首发病例基本情况。,学校常见传染病爆发疫情,1.常见病种:流感、腮腺炎、风疹、麻疹、水痘。2.高发季节:冬春季节为高发。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在学校极易造成爆发和流行。4.特点:如控制措施不到位,疫情较长时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学 校 常见传 染 病,三,二,流行特点,病种介绍,采取措施,流行特点,(一)极易发生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
4、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流行特点,(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流行特点,(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
5、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流行特点,(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流行特点,(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传染病
6、常见症状,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 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 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 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 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 早,伤寒最迟;,传染病常见症状,发疹 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 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 形态分4种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出血疹:多见于流行
7、性出血热等 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 痢、伤寒等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4.虫媒 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种类,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手足口病水痘,三亚市2006-2010年幼托儿童中小学生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性感冒,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3天临床表现: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
8、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水 痘,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表现: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
9、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麻 疹,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常见 传染病 防治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2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