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试题.docx
《国际经济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试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B、汇率决定C、国际收支平衡I)、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配置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A.重商主义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D.重农主义3、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O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4、生产者剩余是指()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5.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
2、基本经济单位是()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在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OA、不变B、递增C、为零D、递减2、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交换比价和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B、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C、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好处就相等D、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3、下列哪个理论不是建立在比较利益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3、O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D、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贸易原因的新贸易理论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A、亚当?斯密B、赫克歇尔和俄林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5、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OA.国际比价线B.提供曲线C.生产可能性边界D.相互需求曲线6、在绝对成本说与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分别是()A递增、递增B不变、不变C递减、递增D递增、递减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O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
4、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B.8、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9、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生产要素成本的差异10、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11、“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句话可以直接说明哪种理论的基本思想OA.绝对优势理论B.相对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的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0A、进口关税将
5、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D、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2、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真正原因()A、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B、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C、运输成本的存在I)、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3、根据斯托泊萨谬尔森定理,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有()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I
6、)、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4、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5、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影响6、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A.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B.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C.生产要素充分利用D.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7、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方面的差别。A.技术B.要素禀赋C.规模经济D.产品差异化
7、8、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9、一个部门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A.不变B.上升C.下降D.没有影响10、指出并论证国际贸易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趋向均等化的经济学家是()A、斯托尔珀和萨缪尔逊B、赫克歇尔和奥林C、汉密尔顿和李斯特D、大卫?李嘉图11、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
8、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OA、要素比例学说B、斯托尔伯萨谬尔森定理C、悲剧的增长理论D、罗伯津斯基定理12、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为主导力量的是()A、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C、商品价格均等化D、工资率均等化13、在下述条件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将不能成立()A.要素不会在各产业间流动B.要素在不同国家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率C.各国均建立贸易壁垒以阻止自由贸易D.上述所有3项14、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A.成本绝对差异B.要素禀赋相对差异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D.规模经
9、济效益递增15、1953年,经济学家在用投入一产出法分析美国出口品与进口竞争品的要素含量时,得出了一个与生产要素禀赋论相悖的结论,这就是()A.里昂惕夫之谜B.吉芬难题C.特里芬难题D.阿罗不可能性定理16、生产要素密集度发生变化的直接推动力量是()A.生产技术的变化B.生产结构的变化C.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D.新品价格的变化17、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的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获报酬下降。这一理论是()A、斯托尔伯萨谬尔森定理B、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C、雷布任斯基定理D、HO理论18、关于要素禀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
10、的数量不同,则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B.若一国劳动的相对价格较另一国低,则说该国是劳动丰富的C.若一国的人均资本存量大于另一国,则说该国是资本丰富的D.美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19、关于要素密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设备是资本密集型产品B.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C.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国家而言的D.汽车和小麦相比,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小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20、根据斯托珀萨谬尔森定理,下面推论正确的是()A.尽管土地无法在国家间流动,国际贸易也可以使两国的地租相同B.国际贸易可以降低本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C.国际贸易会提高本国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D.国际贸易提高一国整体
11、福利水平,并且对每一个人都有利21、对于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后人从很多角度做出了解释,其中人们并没有从下面哪个角度进行解释()A.需求逆转B.要素密集度逆转C.H-O理论本身的正确性D.人力资本22、关于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下列说法正确是()A.长期内国际贸易提高进口部门所有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B.长期内国际贸易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对另一种要素所有者实际收入的影响不确定C.短期内国际贸易对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D.短期内国际贸易对共同使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四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
12、,对于生产中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当一种要素投入量不变,而另一种要素投入量持续增加时,投入量不变的那种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将()。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和规模经济相违背的是()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边际成本递减3、当机会成本不变时,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呈什么形状OA.直线B.内凸C.外凸D.先内凸后外凸4、下面哪种情况不能表明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后福利水平提高()A.该国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外移动B.该国消费者剩余增加C.该国所能消费的两种产品数量都有所提高D.该国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内移动第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是
13、()A产品差异理论B重叠需求理论C相互倾销理论D嗜好理论2、不属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3、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暗含的基本命题是()A.市场充分竞争B.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市场C.机会成本递增D.市场是不完全的4、提出雁形模式的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弗农B.赤松要A小岛清A俄林5、下列哪个贸易理论是直接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有()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重叠需求理论C.相互倾销理论D.新贸易理论6、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A.新贸易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1).偏好不同产生国际贸易
14、的理论7、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8、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是()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9、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现代化大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相互矛盾,其解决途径是()A、国际投资B、国际技术转让C、国际融资D、国际贸易10、根据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容易产生于()A.产业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B.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C.投资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D.储蓄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11、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
15、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A.林德B.门格尔C.松巴特I).克鲁格曼12、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生产国。这一规律称为()A.恩格尔定律B.示范效应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D.剩余物质出口理论13、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重叠(交叉)需求理论认为,贸易应发生在收入水平差距较小国家之间B、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有助于解释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和规模经济则有助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C、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成熟期即产品的标准化阶段,拥有比较优势的一般是劳动力或原材料等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I)、若要素禀赋在两国间的差异较大
16、,则产业间贸易在两国间的比重就较大14、关于规模经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有规模经济则必然有报酬递增B.有内部规模经济则必然有报酬递增C.有外部规模经济则必然有报酬递增D.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没有任何联系15、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A、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B、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C、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16、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同时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则下降。这称为OA.要素比例学说B.产品周期理论C.悲惨的增长理论D.罗伯津斯基定理第六章经济增长
17、与国际贸易二、单项选择题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该产品一般属于()A、资本密集型产品B、劳动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2、根据罗伯津斯基(雷布任斯基)定理,下列那个推论是正确的()A、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将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B、偏向进口部门的增长将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C、偏向进口部门的增长将降低本国的福利D、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降低本国的净福利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该产品一般属于()A、资本密集型产品B、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I)、研发密集型产品4.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该产品一般属于OA、资本密集型产品B、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
18、C、技术密集型产品I)、研发密集型产品5、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下列那个推论是正确的OA、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将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B、偏向进口部门的增长将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C、偏向进口部门的增长将降低本国的福利I)、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降低本国的净福利6、一般认为会导致悲惨的增长的部门是OA.工业品B.初级产品C.半成品D.资本品7、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生产国,在这里起作用的规律是()A.恩格尔定理B.示范效应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D.剩余物资出口理论8、国际贸易中发生“悲惨的增长的条件有()A.产品需求弹性较高B.产品需求弹
19、性较低C.增长是偏向进口的D.这个国家一定是发展中国国家9、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A.雁形模式理论B.产品周期理论C.示范效应理论D.大宗产品理论10、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A.要素比例学说B.产品周期理论C.悲惨的增长D.罗伯津斯基定理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贸易保护学说的理论是()。A、幼稚产业学说C、最佳关税学说B、资源禀赋学说D、抽取垄断租金论2、关
20、于倾销的说法正确的有0。A、持续性倾销是出口商以低于其本国国内价格甚至是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长期向国外销售其产品的行为B、掠夺性倾销是出口商以低于其本国国内价格甚至是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其产品的暂时性行为C、倾销不利于进口国相关产品的消费者D、倾销不利于出口国相关产品的生产者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的生产者不利,对进口国的消费者不利B、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的生产者有利,对出口国的消费者也有利C、出口补贴对进口国的生产者不利,对进口国的消费者也不利D、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的生产者有利,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有利4、下列对进口关税判断不正确的是()。A、对一个小国来说,关税一定会
21、降低该国家整体的福利B、关税若能增进一国的总体福利,则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带来的福利增加一定大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引致的福利损失C、产品的有效保护率等于征收关税导致的产品市场价格上升的幅度I)、有效保护率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甚至可能为负5、关于配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A、分配配额最好的方式是资源使用申请程序,因为先来后到的排队原则可以体现公平B、自愿出口限制实质上是将分配配额的权利从而将配额租金让渡给了外国的政府或外国的出口商C、按竞争性拍卖的方式分配配额给进口国造成的福利损失接近于关税的情形I)、按“固定的受惠”方式分配容易产生垄断6、下列属于主张保护贸易的经济学家有()。A、亚
22、当?斯密B、李斯特和汉米尔顿C、李嘉图D、俄林7、下列那个不是倾销必须具备的条件0。A、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B、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同C、国内外市场完全分隔,不会发生商品回流D、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8、关于最佳关税的描述不正确的有0。A、外国出口商对进口国的出口供给弹性越大,则最佳关税越高B、外国出口商对进口国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则最佳关税越高C、进口国对外国出口商的需求弹性越大,则最佳关税税率越高D、进口国对外国出口商品的依赖程度越高,则最佳关税税率越高9、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这种倾销称为()。A.掠夺性倾
23、销B.间歇性倾销C.持续性倾销D.进攻性倾销10、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1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C.国际金融的“杠杆原理”I).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12、以下哪一项是最为正确的?()A.在竞争条件下,与关税制相比,进口配额可以使与进口品相竞争的生产者获取更大的利润B.与关税制相比,进口配额更适合于在紧急情况中使用C.配额制比关税制更有效率D.进口配额往往产生垄断租金13、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向国外市场倾销,称之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学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0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