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作业评定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一、作业需求二、日常生活活动三、工作四、生存质量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一、手功能二、知觉功能三、认知功能第三节物理环境一、家居和社区环境二、工作环境第二章作业治疗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一、日常生活活动二、娱乐与休闲活动三、职业康复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一、功能性作业活动二、手功能三、知觉功能四、认知功能第三节环境改造与辅助一、自助具适配二、助行器使用三、轮椅选择与使用四、环境适应与改造第四节矫形器制作与使用一、矫形器制作二、矫形器使用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第一章作业评定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一、作业需求1、定义作业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和休闲三方面所
2、做的所有活动,对这些活动的需要进行客观分析称作业需求评定,是作业治疗的首要环节。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原因(如肢体、认知、社会心理损伤或环境与个人因素)导致不能完成作业活动,或执行作业活动有困难者。(2) 禁忌证:病情不稳定者。3、设备和用具面谈或采用标准化量表进行评定,如加拿大作业表现测量表等。4、操作方法与步骤收集受检者的相关资料,详细了解作业治疗史,选择合适的作业需求评定工具。下面以面谈为例介绍操作方法和步骤:(1) 解释作业需求评定的目的、过程,确保受检者理解并配合。(2) 询问受检者的作业史,明确其重要的作业活动及其角色。(3)询问受检者目前在完成日常生活、生产和休闲活
3、动三方面时,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4) 请受检者对所提出的作业需求按重要性进行排序。(5) 如使用标准化评定工具,则按标准化的程序进行评定和记录。5、评定标准以受检者是否有作业需求作为服务对象,是否需要作业治疗作为其中一个参考标准,并作为制定治疗目标的重要依据。6、注意事项(1)对于语言表达、理解有困难,或有认知功能障碍及年幼的受检者,可选择其亲属/或照顾者作为受检者。(2)必要时可能需要翻译人员(如地方性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手语等),使得受检者能完全理解。(3)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其家属或照顾者可能成为作业治疗的服务对象,如何更好地照顾患者成为了他们的作业需求。(4) 尽可能具体描述作业需求
4、,以便治疗师制定具体的作业治疗目标。(5) 尊重患者的文化、宗教背景及隐私等。(6) 某些标准化量表可能需要授权和对评定者进行培训方可使用。(7) 遇到其他专科的问题,应及时转介。二、日常生活活动1、定义日常生活活动分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和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居家转移、进食、穿脱衣物、洗澡、修饰、上厕所、基本的交流和个人卫生等;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包括:烹饪、家居整理与清洁、洗衣、园艺和房屋修缮、家庭理财、照顾他人、购物及到银行和机构办事等。对受检者执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过程称为日常生活活动评定。2、适应证与禁忌证(1) 适应证:各种原因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者。(2)
5、 禁忌证:神志不清、严重认知功能受损、病情不稳定者。3、设备和用具(1)标准化评定工具,例如:评定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定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诺顿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测量(LawtonsIADD等。(2)非标准化评定:主要通过观察受检者实际完成具体的日常生活活动情况进行评定。(3) 用具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和辅助用具,模拟或真实的家居环境等。4、操作方法与步骤很据受检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评定工具,如选择使用标准化的评定工具,则按标准化的程序进行评定和记录。现以非标准化的评定方法评定穿上衣为例:(1)详细了解受检者发病或受伤前的穿衣活动情况。(
6、2)评定前选择适合的上衣、辅助器具及评定环境,并就正常的穿上衣活动进行活动分析,以作为评定时的参考和对照。(3)向受检者解释穿上衣活动评定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配合。(4)按照活动分析的步骤对受检者进行穿上衣活动的评定,并就受检者完成活动所需帮助的类型和数量,完成活动的能力、效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作适当的记录。(5)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向受检者解释结果。5、评定标准凡需要帮助才能完成所评定的日常生活活动或执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受检者,都认为其不能独立完成该项日常生活活动。如使用标准化的评定工具,则参照该评定工具的评定标准。6、注意事项(1)尊重患者的文化、宗教背景及隐私等。(2)
7、对于不能一次性完成评定的日常生活活动,应在评定前确定好要评定的项目、所需用品和时间安排等。(3)评定过程中发现受检者有疲劳的表现,出现不安全因素或明显不能完成,应停止评定,并做好记录,等受检者体力恢复后再进行评定。(4)如受检者在出院前未能完成必要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出院后应确保有人跟进并完成评定,或使受检者得到额外的治疗和训练。(5) 某些标准化量表可能需要授权和对评定者进行培训方可使用。(6) 如需要团队式评定,作业治疗师应协助其他成员进行评定。(7) 遇到其他专科问题,应及时转介。三、工作(一)工作分析方法1、定义利用标准化的评定工具测试受检者完成与其所从事或将要从事的工作相类似的活
8、动能力,并与资料库中受检者具体从事的工种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具有从事该工作的能力,称为工作评定。评定范围包括:体能、认知、社交心理、工作技巧和工具的使用等。2、适应证与禁忌证(1) 适应证:各种原因导致工作能力受损的人。(2) 禁忌证:神志不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病情不稳定者。批注LJAl:这是个网站名 称,评阅者提出意见,可能是 时这个网站不了解。3、设备和用具VALPAR系列评定工具、工作模拟评定仪、职业要求资料库,如美国职业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工作分析网站0*NETlL(http:/www.onetcenter.org)等。4、操作方法与步骤(1) 收集受检者相关
9、职业史资料。(2) 与受检者面谈,进一步了解工作相关资料及其对工作的期望等。(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资料库、O*NET网页等找出相应的工种及其要求(必要时对受检者的工作进行实地考察,以进一步了解从事的工作具体性质、特点和要求),再参照具体的要求,选择出适当的标准化评定工具(如WALPAR系列中的评定工具,工作模拟评定仪中的模拟程序等)(4) 向受检者解释工作分析的目的、方式、过程、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其正确理解并加以配合。(5) 根据所选择的评定工具做好准备工作,并按标准化步骤进行评定。(6)将评定结果与相应资料库中或经调查所得的工作要求进行比较,确定受检者的工作能力与所要从事工种间
10、的差距。(7)根据评定结果做出开始治疗、延期治疗、重新评定、重新选择工种或职业方向等判断,并向受检者解释结果。5、评定标准参照所选择标准化评定工具的评定标准。6、注意事项(1)部分新工种未必能在现有的资料库中找到,需要作业治疗师进行实地考察与资料的收集。(2)对于不能一次完成的评定,应在评定前确定评定项目、所需时间和场地安排等。(3)评定过程中发现受检者出现疲劳或不安全因素或明显不能完成时,应停止评定,并做好记录,等受检者体力恢复后再进行评定。(4)大部分的工作分析都是标准化的评定工具,要求治疗师必须完成必要的培训方可使用。(5)如所选择的评定方法需要团队式评定,作业治疗师应协助其他成员进行评
11、定。(6) 遇到其他专科问题,应及时转介。(二)身体和工作能力评定1、定义根据受检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对完成该工作所需的主要能力进行资料收集,然后对受检者相应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定的过程。2、适应证与禁忌证(1) 适应证:各种原因导致工作能力受损的人。(2) 禁忌证:神志不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3、设备和用具普通的体能测试设备、工作模拟环境或实际工作场所等。4、操作方法与步躲(1) 收集受检者相关职业史资料。(2) 与受检者面谈,进一步了解工作相关资料及其对工作的期望等。(3)根据受检者提供的工作相关资秣必要时治疗师对受检者的工作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从事相应工种的主要要求。(4)选择适当的评定工具、
12、安排或设置工作模拟环境或实际的工作场所;向受检者解释评定的目的、方式、过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其正确理解并加以配合。(5)根据所选择的评定工具按具体操作规程或具体工作的操作程序进行评定。(6)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受检者的工作能力与所要从事的工种间的差距。(7)根据评定结果作出开始治疗、延期治疗、重新评定或做进一步评定、重新选择工种或职业方向等判断,并向受检者解释结果。5、评定标准凡不能达到从事具体工种的主要能力要求、不能完成工作程序或执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受检者,都被认为不具备从事该工作的能力。6、注意事项(1)身体及工作能力评定的范围较广,可能需要作业治疗师进行实地考察与资料的收
13、集。(2)对于不能一次性完成的评定,应在评定前确定评定项目、所需时间和场地安排等。(3) 预先做好场地准备,确保评定过程安全。(4) 评定过程中发现受检者出现疲劳或不安全因素或明显不能完成时,应停止评定,并做好记录,等受检者体力恢复后再进行评定。(5) 如所选择的评定方法需要团队评电作业治疗师应协助其他成员进行评定。(6)遇到其他专科问题,应及时转介。四、生存质量1、定义生存质量是指生活于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于其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注的问题有关联的生存状况的主观体验。主要包含六个领域的身体机能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2、适应证与禁忌证(
14、1)适应证:适用于任何人群,包括健康人及患者。健康人及可以配合评定的患者可使用自评量表:不能配合评定的人如意识不清、精神疾病或言语障碍等,可以使用代理人量表。(2) 禁忌证:无明显禁忌证。3、设备与用具生存质量评定的主要工具是量表。量表分为两种,一种为通用量表,用于一般人群生存质量测定,如SF-36,WHoQOLTOo等;另一种为疾病专用量表,用于特定人群(患者及某些特殊人群如吸毒人群)。临床上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评定的疾病专用量表主要有脑卒中影响量表等。4、操作方法及步骤(1) 准备阶段:1)选择合适的评定工具及场地,熟练掌握所使用的量表评定方法,正式使用量表前先进行预试。2)评定儿童时
15、,准备一些辅助器材如玩具等,以备评定行为能力或特征性反应之用。3)评定场地,有些特殊人群(如住院患者等)的评定量表尚需到受检者经常活动的地方(如病房)进行评定,以使评定结果更加准确。(2)评定过程:主要是按操作手册填写评定量表,下面以SF-36量表为例,参考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1)填表搜集受检者的一般背景资料,与疾病相关的量表要注明病种。2)各项目填写前有一简短指导语,说明评定的目的、内容及时间界定等,评定者口头将指导语向受检者加以说明。3)让受检者自己填写量表中的所有项目,尽可能避免缺失,让其做出独立、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如果受检者文化程度低或视力较差,评定者可逐项念题,并以中性、不带
16、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把问题本身的意思告诉受检者。(3)结果换算: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需要累加为因子分(或分量表分)和总分,这些分数均为原始分,要求做进一步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标准分或百分位,或者做加权处理。(4)缺失值的处理:如果应答者回答了至少一半的问题条目,则计算该方面的得分,缺失条目的得分用其所属方面的平均分代替。(5)评定结果的解释和报告:对各种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提出结论,并对其意义进行解释。若受检者个人或亲属(评定者认为有必要告知)需要了解评定结果,可用较通俗化用语口头告知。5、评定标准生存质量是受检者对其生活满意度的主观体验,与年龄、性别、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因素密切
17、相关,没有统一或公认的评定标准。通常采用健康人群和同类患者群之间,或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判断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6、注意事项(1)生存质量评定与其他评定不同,易受受检者的主观影响.因此,需要评定者具有一定技巧和高度责任心。必要时对评定者做认真的培训。(2) 评定者与受检者间应保持友好和信任的关系,取得受检者的配合。(3) 在开始评定前,向受检者解释评分方法和要求。(4)评定结束时,由受检者本人或评定者逐一查核是否每一条目均已填写完整,凡有漏评或者重复评定的,均应提醒受检者考虑再次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一、手功能手功能评定包括手的感觉功能、粗大功能、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的评定
18、。粗大功能评定包括了手的握力、捏力、关节活动度、肌耐力和肌张力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定部分见物理治疗评定相关内容。以下主要介绍手的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评定。(一)精细功能1、定义在患者没有感觉、知觉及认知障碍的情况下,评定手指相关运动功能的方法,包括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等。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手外伤,上肢和手关节、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瘫、中毒性脑病、脊髓损伤等导致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患者。(2)禁忌证:外伤后手术早期、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以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3、设备与用具枳木、硬纸板、绘图工具、可选JebSen手功能评定系统、Purdue钉板试验、Min
19、neSOta操作评定系统、CraWfOrd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4、操作方法与步骤(1) 面谈,了解手损伤的总体情况。(2) 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3) 撕纸试验:准备一张白纸,检查者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患者用双手将纸沿绘制的直线撕开,正常情况下可以完成。(4)搭积木试验:准备3块长方形的积木,让患者用手将积木竖直堆起来。(5) 画图试验:让患者用笔在白纸上按照模板画出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简单几何线形图。(6) 端球试验:让患者双手端起硬纸板,检查者在纸板上放一个乒乓球,让患者维持乒乓球在纸板上10秒钟。(7) 根据受检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专用评定工具:DJebsen手功能
20、评定系统;2)PUrdUe钉板试验;3)MinneSota操作评定系统;4)Crawford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8)进行记录及总结。(9)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5、评定标准可选择一种或多种评定检查,不能准确完成者可以诊断有功能障碍。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2) 确保评定过程安全,尤其是手部肌腱、神经、骨关节损伤早期不宜进行肌力评定,部分患者不宜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3)评定过程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4)评定遵从无痛原则,不加重疼痛或诱发新的疼痛。(5)部分专用评定工具因为需要采购专用评定设备,有条件医院可以选择性应用。(二)作业功能1、定义在患者没有感觉、知觉和认
21、知障碍情况下,评定与手相关的活动作业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方法。2、适应证与禁忌证(1) 适应证:各类手外伤,上肢和手关节、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瘫、中毒性脑病、脊髓损伤等导致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患者。(2) 禁忌证:外伤后手术早期、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3、设备与用具Barthe1指数评定量表(上肢相关部分),可选专用评定系统如VaIPar工作范例评定,Bennettt手工具评定系统,CarroIl手功能试验(UEFT),Sollerman手功能试验。4、操作方法与步骤(1)面谈,了解手损伤的整体情况。(2)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3)
22、改良BartheI指数评定量表评定穿衣、进餐、修饰、沐浴等上肢相关部分,具体评定方式见本篇第一章第一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部分。(4)专用评定系统:1)VaIPar工作范例评定:2)Bennettt手工具评定系统;3)Carrol1手功能试验;4)SOlIennan手功能试验。(5) 进行记录及总结。(6) 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5、评定标准可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评定方法,不能完成者可确诊为手功能障碍。6、注意事项(1) 选择安静环境。(2)确保评定过程安全,尤其是手部肌腱、神经、骨关节损伤早期不宜进行肌力评定,部分患者不宜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3) 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23、4) 检查时遵从无痛原则,不加重疼痛或诱发新的疼痛。(5)部分专用评定系统因为需要采购专用评定设备,有条件医院可以选择应用。二、知觉功能知觉功能评定包括失认症和失用症的评定。失认症是指在没有感觉障碍、智力衰退、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器官认识身体部位和熟悉物体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身体部位的认识能力缺失;失用症是指在无运动或感觉障碍时,在做有目的的动作或精细动作时表现出行为异常的一种临床症状,有时也表现为不能在全身动作的配合下,正确地运用一部分肢体完成动作的临床症状。(一)视觉失认1、定义视觉失认是指在无视觉障碍、视野缺损、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情况下,却不能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医学 作业 治疗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9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