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docx
《2023年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克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为指导各地开展电豆绿色生产,提高蓟马、斑潜蝇、枯萎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电豆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史豆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二、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生态调控、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植物保护措施,实现克豆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三、防控对象主要虫害有蓟马、斑潜蝇、豆荚螟、烟粉虱、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螃、叶蜻等;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锈病、白粉病、炭疽病、轮纹病、病毒病、疫病等
2、。四、防控措施(一)加强监测悬挂黄板监测斑潜蝇、粉虱、鲂虫等;悬挂蓝板或蓝板+蓟马信息素监测蓟马;安装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电豆荚螟;人工调查叶蜻及病害。(一)生态调控在电豆种植区域内、外引入非作物功能植物,通过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以提高系统内节肢动物食物网复杂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增加自然天敌丰度,降低害虫暴发的风险。1 .栖境植物:在定植或播种前,电豆田边缘种植白三叶、芝麻、波斯菊、向日葵等栖境植物,增加对瓢虫、草蛉、食蜥蝇、姬蜂等天敌诱集招引,保护吏豆减少害虫为害暴发。2 .驱避植物:在定植或播种前,曳豆田边缘种植薄荷、罗勒、茴香、牛至、迷迭香等芳香植物驱避蓟马、粉虱、蜥虫
3、、斑潜蝇等害虫种群迁入。3 .蜜源植物:在定植或播种时,曳豆田内间隔每IOm2放置一盆金盏菊或番香蓟,用于提供替代食物辅助小花蜡、捕食螭、食蛇蝇等天敌的定殖,维持田间天敌的种群密度,提高对害虫种群控制。4 .储蓄植物:在定植或播种时,按每亩种植玉米20-30棵,成行排列,每行5-10棵。先接种玉米蝇虫(不为害电豆)后,再引入瓢虫、小花蜻等天敌种群辅助定殖,预防克豆害虫暴发。()健康栽培1 .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性品种。2 .轮作。宜与水稻、玉米等或非豆科蔬菜轮作倒茬,保持适宜更豆种植的良性土壤环境。3 .清洁田园。及时清理残株、败叶、杂草等,并进行堆泡等无
4、害化处理。4 .翻耕晒堡。播种前,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再晾晒57天。5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和菌肥,适量施用氮肥,结合水分管理合理追肥。(四)高温闷棚消毒针对设施棚室种植出:豆地块,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时间,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500公斤/亩,猪粪、牛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肥4一5立方米/亩,石灰氮7080公斤/亩,均匀铺撒在棚室内的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深翻地2540厘米,起垄后覆膜浇水同时封闭棚膜。保持高温闷棚2030天,处理结束后揭膜,翻耕土壤晾晒710天,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即可种植。(五)生物防治1 .施用生物制剂防治蓟马。直播或定植前,每亩使用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510公
5、斤兑细土均匀撒施后打湿垄面;苗期开始,根据虫情连续喷施绿僵菌、白僵菌、苦参碱、藜芦根茎提取物等,对于抗药性强的蓟马可以使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跟适宜的化学杀虫剂混配进行防治。防治土传病害。播种或定植前,对土传病害较重的地块,选用木霉菌、芽抱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发病初期,选用枯草芽抱杆菌、多粘类芽也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2 .释放天敌在害虫低密度发生时,释放小花蜡、捕食螭等防治蓟马,释放丽斯小蜂等防治粉虱,释放姬小蜂或潜蝇茧蜂等防治斑潜蝇,释放食蚣瘦蚊、食鲂蝇、瓢虫等防治鲂虫,释放草蛉、猎蜡、躅蜻等防治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幼虫。(六)免疫诱抗与生长调节冬春季节,对虹豆叶部喷施氨基
6、酸、腐殖酸等有机叶面肥防止低温冻害;初花期、初果期,喷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以及赤霉酸、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保花保果、提高衽豆抗病性的作用。(七)理化诱控1 .防虫网阻隔。使用6080目防虫网,隔离蓟马、斑潜蝇、烟粉虱以及鳞翅目害虫。适宜目数根据靶标害虫、生产环境和栽培模式等因素综合考虑。2 .地膜覆盖。覆盖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银色朝上驱避蓟马、鲂虫等害虫,同时防止害虫落土化蛹、阻止土中害虫羽化出来;黑色朝下防治杂草,四周用土封严盖实。3 .昆虫信息素诱杀。安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虹豆荚螟性诱剂诱杀成虫。(八)科学用药针对重要病虫害,选用不同作用方式和机制的药剂,通过药剂合理使用
7、以及开展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1 .虫害防治药剂苗期至采收前: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昆虫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虱蛾胭、螺虫乙酯、虫螭情嗖虫酰胺、毗虫咻虫螭盾、虫螭嚏虫嗪、灭蝇胺、阿维灭蝇胺、阿维杀虫单、灭胺杀虫单、阿维菌素等药剂。开花结荚至采收期: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昆虫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浪银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曜虫嗪、咤虫豚、荀虫威、多杀霉素、双丙环虫酯、高效氯氟菊酯等安全间隔期3天以内的药剂。2 .病害防治药剂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选用蛇床子素、硫磺锦锌、苯甲嗑菌酯、Itt蔡嗑菌酯、氟菌后菌酯等药剂。枯萎病、根腐
8、病等病害:选用哈茨木霉菌、多粘类芽抱杆菌、多抗霉素、喀咤核甘类抗菌素等药剂灌根。细菌性病害: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大蒜素等药剂。3 .技术要点以病虫监测为基础,在病害未发生或发生初期施药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以及卵(若虫)期、低龄幼虫期施药防治害虫;蓟马、克豆荚螟是开花结荚期的重点防治对象,为提高蓟马防治效果,建议将杀卵作用药剂与杀(幼)成虫作用药剂进行混用、将绿僵菌与化学杀虫剂进行混用;施药的时间以花流张开且蓟马较为活跃的上午9点以前为宜;注意周边的杂草、地面、植株的上下部以及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注意不同类型药剂轮换使用。每种药剂按农药标签规定控制使用次数。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20
9、23年韭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为指导各地开展韭菜绿色生产,提高韭蛆、灰霉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韭菜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韭菜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二、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协调应用健康栽培、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现韭菜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三、防控对象韭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韭蛆(韭菜迟眼罩蚊、异迟眼簟蚊)、葱蓟马、葱须鳞蛾等。四、防控措施(一)健康栽培1 .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性品种。2 .
10、轮作。35年与非百合科植物轮作一次。3 .科学施肥。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宜施用饼肥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 .及时排涝,通风降湿。露地雨天应注意排涝。保护地应及时通风降湿。通风量应根据韭菜长势和棚外温度而定,韭菜刚收割或棚外温度较低时,减少放风量。5 .清洁田园。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集中深埋或堆泡处理。(一)“日哂高温覆膜法”防治4月底至9月中旬,选择太阳光线强烈的天气(光强度超过55000Iux),早8点左右,用厚度0.10-0.12亳米的浅蓝色无滴膜覆盖(覆膜前1一2天割除韭菜),覆膜后四周用土壤压盖严实,膜四周尽量超出田块边缘50厘米左右。待膜内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40,且
11、持续超过3小时,立即揭开薄膜降温以避免对根伤害。揭膜后待土壤温度降低后及时灌溉,促进缓苗。(三)生物防治1 .施用微生物制剂。防治病害,扣棚前宜用木霉菌或芽抱杆菌等制剂随水冲施,扣棚后待韭菜长到5厘米左右时,喷施枯草芽抱杆菌或木霉菌防治灰霉病、疫病;防治虫害,在韭蛆低龄幼虫期,选择阴雨天气或早晚阳光较弱时,将微生物菌剂与细土混匀后撒施在韭菜基部,可选用2亿徇子/克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颗粒剂,或200亿胞子/克球抱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2 .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在春秋季节,当地温1525时,选择阴雨天气或早晚阳光较弱时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随水冲施,每亩使用量1亿条左右。(四)科学用药1 .
12、病害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熏烟或喷雾防治,宜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应符合所用药剂的要求。防治灰霉病,可以使用腐霉利、嗑霉胺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2 .虫害防治。(1)韭蛆:采用药剂喷淋韭菜,或“二次施药法”施药(先浇一遍水、再冲施药液),可选用苦参碱、印楝素、灭蝇胺、嘎虫胺、氟铃服、嚷虫嗪、氟咤服、虱螭胭、毗虫咻等药剂;(2)蛇虫:可选用苦参碱、高效氯氟菊酯等药剂;(3)蓟马:可选用哩虫嗪等药剂;(4)葱须鳞蛾: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就菊酯等药剂。五、注意事项腐霉利作为防治灰霉病的药剂,由于其安全间隔期较长,如果距离韭菜的采收期不足30天,应避免使用或者
13、延迟采收,防止残留超标。2023年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为指导各地开展芹菜绿色生产,提高斑潜蝇、根结线虫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芹菜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芹菜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二、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现芹菜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三、防控对象芹菜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有鲂虫、斑潜蝇、蓟马、甜菜夜蛾等。四、防控措施(一)健康栽培1 .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商
14、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性品种。2 .轮作。不应与香菜、胡萝卜等伞形科蔬菜重茬,可与水稻、玉米等作物轮作。3 .清洁田园。采收后及时清理残株、败叶,集中深埋或堆近处理。4 .翻耕晒堡。播种前,深翻土壤30厘米,晒型57天,在沟渠和保护地边缘撒生石灰。5 .科学施肥。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宜施用饼肥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6 .控温控湿,通风透光。保护地芹菜,白天棚室温度宜控制在1520,高于25C应及时放风,降温降湿,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o夜间温度不低于10C,相对湿度不高于80%o(二)高温闷棚消毒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时间,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500公斤/亩,猪粪、牛粪等未腐
15、熟的有机肥45立方米/亩,石灰氮7080公斤/亩,均匀铺撤在棚室内的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深翻地25-40厘米,起垄后覆膜浇水同时封闭棚膜。保持高温闷棚20-30天,处理结束后揭膜,旋耕土壤晾晒710天,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即可种植。(三)生物防治1 .施用微生物制剂。预防土传病害,可在播种或定植前使用木霉菌、枯草芽抱杆菌等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对于根结线虫病发生地块,选用厚泡轮枝菌颗粒剂、淡紫拟青霉进行土壤处理或者穴施,或杀线虫芽抱杆菌B16进行穴施或者撒施,或苏云金杆菌HANO55随水冲施或灌根,或蜡质芽也杆菌灌根;防治蓟马、蛇虫、甜菜夜蛾,应在害虫发生初期或低龄幼虫期,选用金龟子绿僵菌、
16、球泡白僵菌等微生物药剂;防治甜菜夜蛾,可选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防治。2 .利用天敌。初见害虫时释放天敌,利用食鲂瘦蚊、瓢虫防治鲂虫,利用小花蜻、捕食蛾等防治蓟马,利用姬小蜂或潜蝇茧蜂等防治斑潜蝇,释放草蛉、猎蜡、斶蜡等防治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幼虫。(四)理化诱控在棚室门口和通风口安装4060目防虫网;安装甜菜夜蛾性诱捕器诱杀成虫。(五)科学用药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药剂。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精准用药防治。种植前可采取种子和土壤处理,苗期和生长期灌根、喷施等方式进行施药。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农药,并严格遵守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防治鲂虫,选用苦参碱、Itt虫咻、口比鲂酮、
17、咤虫眯、嚏虫嗪等药剂;防治甜菜夜蛾,选用苦皮藤素等药剂;防治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等病害,选用咪鲜胺、苯醛甲环嚏等药剂。2023年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方案保护地蔬菜害虫种类多,常年发生的主要有粉虱、蓟马、害蜗和蝇虫等重要刺吸式或铿吸式害虫,虫量大、世代重叠、抗药性高、危害重;偶发的有潜叶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推进绿色植保的有效途径。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防治处置率95%以上,害虫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保障蔬菜生产及产品安全。二、防控策略针对保护地蔬菜害虫发生特点,采取“
18、实时监测、提前预防、压前控后、多策并举”策略,以健康栽培、物理隔离和生态调控等减少虫源基数技术为基础,以释放天敌和应用生物农药为手段,将害虫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温湿度、光照、通风和密闭性控制良好的保护地蔬菜害虫防控。四、主要防治技术(一)虫源基数控制及健康栽培技术1 .清洁棚室。前茬作物采收后及时拉秧清棚,彻底清除残枝、落叶、落果、杂草等,于棚外集中无害化处理.2 .土壤消毒。定植前均匀适量撒施土壤消毒剂杀灭病菌,处理后增施白僵菌、绿僵菌、枯草芽也杆菌等有益菌剂。3 .安装防虫网。在棚室旁设置缓冲间,门口和入口及上、下通风口安装6080目防虫网,阻断害虫侵入
19、。4 .棚室消毒。定植前覆盖防虫网,密闭熏蒸或药剂均匀喷洒墙壁、棚膜、缓冲间12次,10-15天后进行播种或移栽。夏季休棚时高温闷棚15-21天。5 .种植功能植物。棚间空地种植油菜、夏至草、泥胡菜、金盏菊、波斯菊、苜蓿、芝麻和蛇床子等利于天敌昆虫繁衍的蜜源植物。棚内在通风口区种植茴香、万寿菊、除虫菊等驱避植物。棚内种植诱集植物,例如茄果类蔬菜作物定植时,在其种植行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各种1株甜瓜,每隔4行种植1次,或瓜类作物温室用盆栽的荷麻置于行间,高效诱集粉虱类害虫。6 .健康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健康土壤;移栽未携带病虫的健壮种苗,合理密植和产量负载,健康植株;地面覆膜控制湿度,通风透
20、光,健康环境;施用氨基寡糖类、蛋白质免疫诱抗剂等,提升植株抗病虫能力。(二)天敌释放技术1 .害虫监测苗期及定植后,监测害虫种群发生情况,在害虫发生初期即采用相应防治措施。2 .释放技术(1)防治粉虱类害虫害虫种类: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等。天敌品种:丽斯小蜂、烟盲蜡等天敌。释放技术:定植前1520天,棚室消毒。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丽蚣小蜂按20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5次;或烟盲蜡按12头/m2释放,间隔7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2)防治蓟马类害虫害虫种类:棕桐蓟马、西花蓟马、葱蓟马、管蓟马等。天敌品种:小花蜻类、胡瓜新小绥螭、巴氏新小绥蜻和剑毛帕厉
21、蜻。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小花蜻类天敌按5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4次;或根部撒施剑毛帕厉螭100200头/m2,同时叶部撒施巴氏新小绥蛾或胡瓜新小绥蛾100200头/m2,每2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3)防治害蜻害螭种类:朱砂叶蜻、截形叶螭、二斑叶螭等。天敌品种:智利小植绥蜻、加州新小绥螭、巴氏新小绥蜻。释放技术:定植10天后,监测发现害蜻即可释放捕食蛾。叶部撒施智利小植绥螭510头/m2,点片发生时中心株释放30头/m2,每2周释放一次,释放3次。或叶部撒施加州新小绥螭300500头/m2,每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5次,或释放巴氏新小绥
22、蛾,方法同加州新小绥蜻。(4)防治蜘虫类害虫害虫种类:桃蛇、瓜螃、豆蜥、豌豆蜥、萝卜鲂等。天敌品种:螃茧蜂、草蛉、食蛛瘦蚊、瓢虫。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斯茧蜂按20004000头/亩,或草蛉(茧)按300500头/亩,或食财瘦蚊按300500头/亩,每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一3次。或瓢虫(成虫)按1:401:60益害比释放,或瓢虫(卵)按2000头/亩,释放一次。(5)防治鳞翅目害虫害虫种类:潜叶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天敌种类:赤眼蜂类、躅蜻、半闭弯尾姬蜂。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赤眼蜂类按20000头/亩,或斶蜡按2030头/亩,隔
23、57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次;或半闭弯尾姬蜂按150300头/亩,隔102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13次。(三)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当释放天敌不能够控制保护地害虫时,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前需确定生物农药与天敌的兼容性,降低对天敌的影响。粉虱类、蛇虫类和蓟马类可选用矿物油、烟碱、除虫菊素、虫菊苦参碱、苦参碱、鱼藤酮、藜芦根茎提取物、金龟子绿僵菌、白僵菌、多杀霉素等药剂;害螭类可选用浏阳霉素、矿物油、苦参碱等药剂;鳞翅目害虫可选用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印楝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药剂。2023年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据监测,番茄潜叶蛾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东北等区域发生,并在局部暴发危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豇豆 病虫害 绿色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8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