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进展.ppt
《哮喘治疗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哮喘治疗进展.ppt(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哮喘治疗进展,以哮喘气道炎症为靶向:目前和未来的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许多细胞和细胞组分起重要作用气道反应性增加,从而导致反复发作的喘鸣、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特别是夜间和清晨出现。有广泛的但可变的气道阻塞,可以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气道炎症是所有类型的哮喘的共同病理基础 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 炎症是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哮喘将通过抑制炎症而得到控制,哮喘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涉及到多个成分,并由许多细胞类型所引发,尤其是肥大细胞、嗜酸细胞、CD4+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的活化导致促炎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反过来引起血管渗出、气道平滑肌收缩、炎性
2、细胞浸润、黏液高分泌、气道高反应性(AHR),最终引起气道重塑。,IgE 介导的变态反应发病机制,抗炎治疗是长期哮喘管理的中心,100%,年,改善的比例,天,周,月,无夜间症状,清晨PEF,FEV1,Woolcock.ERS 2000,SRD-2008-SS-04-0069,抗炎治疗是长期哮喘管理的中心,抗炎治疗是长期哮喘管理的中心,与基于症状,肺功能的常规策略相比,使气道炎症标志物正常化(如痰液嗜酸细胞、AHR)的治疗策略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ICS)作为患有持续哮喘的儿童和成人患者首选的抗炎治疗。然而仍有部分患者不能通过单用ICS治疗而获得哮喘症状和气道炎症控
3、制,这就必须采用联合治疗通常是长效2激动剂(LABA)或白三烯调节剂。但是,25%以上的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仍然控制不充分,并有急性加重的高危性。,目前哮喘治疗药物:关注抗炎效应,中心,基于哮喘临床控制的哮喘治疗,为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方案,2006 GINA,推荐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作用机制,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细胞膜上2受体的合成。,正常人,哮喘,ICS是持续哮喘患者治疗的基石,在细胞核内,糖皮质激素受体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发挥着抑制炎性基因表达的作用.对于哮喘患者,ICS降低气道炎症标志物的
4、水平,但是治疗一旦中断这些效应就可消失。ICS减少气管内炎性细胞的渗入。ICS也可减少上皮下胶原沉积和基底膜厚度,表明其可以控制气道重塑的程度。,指南推荐对中重度哮喘患者采用ICS治疗联合LABA。LABA主要作用是舒张支气管,也能抑制肥大细胞的介质释放和血浆渗出。LABA加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核转移,且有力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ICS增加2肾上腺受体表达以拮抗长期LABA治疗相关的潜在受体下调机制。通常ICS治疗联合LABA比增加ICS剂量更有疗效:可是目前围绕LABA的安全性存在争论。,2-受体,Barnes 2001,激素与2受体激动剂之间的相互作用,Johnson.Curr Allergy
5、 Clin Immunol 2002,协同互补机制:吸入糖皮质激素对2受体的作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在细胞液中结合没有活性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活化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移位(translocation)进入细胞核,通过与DNA的作用或与细胞内的转录因子的交互作用产生抗炎作用,同时也诱导2受体的转录,对抗炎症诱导的2受体水平下调和解偶联等所致敏感性降低,Johnson.Curr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2,协同互补机制:2受体激动剂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绝大多数无活性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液中长效2受体激动剂通过依赖MAPK磷酸化机制使糖皮质激素受体预激活长效2受
6、体激动剂增加糖皮质激素受体核位长效2受体激动剂延长糖皮质激素受体核内停留时间,ICS治疗联合白三烯调节剂可代替ICS治疗联合LABA。阻断白三烯(即脂质促炎介质),可促进气道平滑肌收缩、血管渗出、炎症细胞聚集、黏液分泌、AHR,白三烯调节剂有轻度舒张支气管和抗炎效应。,基于临床资料,孟鲁司特被推荐代替低剂量ICS用于年龄 1岁轻度持续哮喘患者。虽然白三烯调节剂在许多患者中有效,但相当一部分人群几乎无效并需要其他的抗炎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孟鲁司特或低剂量茶碱两者都不能有助于降低哮喘控制不良的比率。,茶碱在过去60年中一直用于哮喘的治疗。对于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哮喘患者,茶碱可以缓解其症状。对于重度哮
7、喘患者,茶碱治疗能够改善即使高剂量ICS治疗也未能控制症状的患者的临床结果,即使继续应用高剂量ICS或口服激素,茶碱的突然撤药能够使症状恶化。对于哮喘控制欠佳的患者,考虑到药效和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指南推荐增加ICS剂量并联合LABA优于采用茶碱作为联合辅助治疗。,问题,以气道炎症为靶向:未能满足的需求,即便采用大剂量的吸入激素和联合其他药物,并不是所有的哮喘患者都能通过ICS治疗获得哮喘良好控制。有些患者吸入中等至大量的ICS,其肺功能和AHR却几乎没有改善:而有些患者对此反应良好。基因因素可能影响着对ICS的反应。,治疗抵抗型哮喘有如下两种炎性亚型:,(1)嗜酸细胞型,与增加的T淋巴细胞、肥
8、大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有关;(2)中性粒细胞型,嗜酸细胞极少,其他炎性细胞水平正常。治疗抵抗型哮喘与组织损伤加重和组织重塑的证据有关。嗜酸细胞型有明显的基底膜增厚,基底膜厚度与嗜酸型细胞计数相关;两种亚型之间在肺功能方面稍有差异。,治疗,抵抗型哮喘:对于尽管大剂量ICS或口服泼尼松,仍然痰中持续嗜酸细胞的重度哮喘患者,应用大剂量曲安奈德肌内注射,可导致痰中嗜酸细胞近乎完全消失和FEV1改善,表明短期系统性使用激素可能会重新调节激素受体的功能,并克服相对的激素抵抗。,替代治疗,替代治疗对抵抗性哮喘患者的疗效,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金制剂和醋竹桃霉素。尽管这些药物可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哮喘 治疗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7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