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doc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1活动目标: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活动过程:1、展示月饼盒(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2、讲述月饼盒(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3、玩月饼盒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玩月饼盒节日的由来(班)。活动目标:1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恢气氛。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准备: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活动过程:1、中秋节的由来请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习俗。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2、结合录音磁带讲述请幼儿观看图片进行讲述。3、活动结束,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反思: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2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
3、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活动准备: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汽。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活动过程:一、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铭家的民间节日。二、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三、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四、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1、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4、。2、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3、老师小结。五、分享月饼。活动思:“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3活动目标:1 .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2 .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3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立地进行操作活动。4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活动准备:5 .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6 .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7 .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活动过程:1.猜谜
5、:”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你们有谁了解的,请小朋友讲一讲。那你们接下来听一听老师讲述有关中秋的故事3、欣赏:老师讲中秋故事故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
6、叫嫦娥。一天,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离开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心术不正,名叫逢蒙的人听说后,就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广寒宫。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故事二中秋节的起源: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
7、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人摘下来的果子。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
8、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小结:现在你们听了故事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吧!接下来请你们说一说4、人们怎样过中秋。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谬中秋(请点击
9、5、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请点击)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6、延伸活动:设计自制贺卡。活动反思: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
10、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4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2、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月饼,各种水果。活动过程1、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巫ZXO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11、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当观众。互相轮换。活动建议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小班可只进行前几个活动。各班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3、有条件的幼儿园,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世闻名行“中秋月光联欢会”,
12、教师配乐为幼儿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o活动反思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5设计意图: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活动目标:1 .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2 .
13、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3 挂图15号;2 .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活动过程:1.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引导幼儿讲述、分享。3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提问: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中秋节是怎么来的?4 .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二5 .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故事。6 .关于中秋习俗的交流与分享。活动结束: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人们一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活动反思: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
14、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
15、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6内容与要求:1、尝试表现人物抬头时的动态。2、回忆中秋赏月,体验看月亮的快乐。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活动重难点:能表现出人物抬头时的动态。活动准备:铅画纸、勾线笔等。活动流程:讨论演示操作表现分享体验活动过程:一、讨论演示(1)讨论对比画1、出示俘I,师:猜猜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时候头要怎么样啊?2、出示俘2,师:抬头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着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3、幼儿共同讨论:通过比较来发现头发、眼睛、嘴巴等画的位置不一样。4
16、、小结:原来抬头看的时候我们五官的位置不一样。(2)讨论示范画1、请个别幼儿来示范抬头时的头部特征。2、出示俘3,师:中秋节,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二、操作表现1、教师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画,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赏月的人都打扮一下。2、幼儿创作:人手一份绘画纸,幼儿进行绘画。3、教师指导:根据幼儿绘画表现进行鼓励与助。三、分享交流1、共同欣赏,师: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吗?2、互相肯定:家画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延伸活动:出示其他俘,引导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继续探索)教学反思:在这次充满快乐喜悦的活动中,幼儿知道了中国的节日“中秋节”,在分享月饼的同时,小朋友们给别人送去了祝福,也得到了祝
17、福,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幸福,体验到了团圆、分享的快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7一、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及其来历和风俗,增强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活动形式竞猜、朗诵、观看视频等三、活动流程(一)开场白(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沉淀至今,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今天由我和魏馨怡为大家主持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去领略民俗风情。(二)竞猜活动(魏)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是我们国
18、家的传统节日吗?知道的同学请快速举手抢答。(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以后,播放视频。)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下面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三)各个节日介绍1、(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走亲访友,放鞭炮、贴春联,可热闹了。最高兴的当属孩子们,穿新衣、收红包,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诗元日,写的就是春节的情景。(出示PPt)“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19、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J总之,在春节家家户户焕然一新,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容满面。说到这里,大家似乎回到了那段快乐的时光,那么,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和它的习俗吗?请看大屏幕。(请同学给大家介绍)2、(魏_)放完了鞭炮,收好了红包,让我们走进第二个节日一一元宵节。北宋欧阳修有一首诗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衣衫袖J多么美的诗句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元宵节人们都在干些什么。请看大屏幕。(请同学给大家介绍)3、(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转眼我们来打了江南的春天。清明节是我们大家比
20、较熟悉的节日。我们一般都在这个节日里去扫墓,寄托哀思。那么有谁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大屏幕显示资料,请同学给大家介绍)4、(魏_)过完了清明,我们迎来的是端午节。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来的。有古诗为证:唐文秀端午一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让我们跟随一段视频去看看今天的人们是怎样过端午的。5、(陈_)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由此演化出一个传统节日一一七夕节。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诗七绝一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就与牛郎织女有关。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古时候的少女特
21、别重视乞巧节,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原因吧。请看大屏幕。(请同学给大家介绍)6、(魏)“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心呀又到了每年吃月饼的时候了。中秋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我为大家讲讲这个传说。中秋节历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吃团圆饭,大多数人就算工作再忙,也要回家团圆。当某种原因无法回家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一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些人,对着月亮发出美好祝愿一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陈_)前不久,我们刚刚学了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大家跟我一起背一遍。独在异乡为异客,
22、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对,是重阳节。重阳节是属于老人的节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它的来历。请看大屏幕。(请同学给大家介绍)(四)结束语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希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能带给同学们更多的知识。谢谢大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篇8一、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2、让学生懂得以实际行动来弘扬民族精神。二、班会时间:20
23、_年9月6日三、班会地点:六年级教室四、班会内容:开学的第一个月是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落实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加强民族精神文化知识的宣传,在校园中兴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潮,使学生受到民族精神教育,深刻领会“民族精神”的新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今天,我们六年级特举办“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班会。1、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祖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主题 班会 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