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
《2022年江苏省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7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年江苏省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2022年江苏省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一.现代文阅读1. (2022.江苏南京秦淮区.七年级期末)阅读茨威格伟大的悲剧选段,完成问题。伟大的悲剧(节选)茨威格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
2、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他们的脚早已冻烂。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已变得非常虚弱。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
3、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屠宰场营地”,重新找到了上个月屠宰的矮种马,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需的用品一一燃料,他们必须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
4、一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月且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叁J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1)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结合选文找出“伟大”和“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2)两个画线句中,“鲁莽大胆”和“胆怯”矛盾吗?为什么?(3)结合作品,比较伟大的悲剧和带上她的眼睛的异同。2. (2022江苏南京联合体七年级期末)文学作品阅读。生如橡胶树陈建伟行走在绵延数百里的橡胶林中,我
5、仿佛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母亲就是橡胶林的女儿,每到凌晨三点左右,母亲就身着武装,头戴电石灯,脚穿水鞋,腰背管筐,披星戴月,孤身一人忘却孤单和害怕,步行到几十里远的橡胶树林割橡胶树,她已经将生命融入这棵棵橡胶树里,从繁星点点到日落西山,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母亲勇敢地穿梭每棵树之间,像个萤火虫,点亮整个大山。每当夜黑风高,母亲如一位橡胶树天使,开始从一座山坡走向另一座山坡,而那一盏神灯则照亮了母亲割橡胶树的整个生涯。在这盏神灯的引领下,母亲开始了与橡胶树心与心的交流,她微朗地拿起橡胶刀小心翼翼地呈弧形划过橡胶树,生怕把橡胶树割得太伤,因为她知道橡胶树的一生都在受伤中付出。橡胶树流出雪白的乳汁,亦如
6、母亲的乳汁,带着香甜的滋味,哺育着千万农场的儿女,母亲从心灵深处尊敬每棵橡胶树,正如尊敬自己的母亲。当她毫无怨言地割完每棵橡胶树时,太阳已经冉冉升起,她又小心翼翼地将胶杯里洁白的乳胶倒入胶桶里,从一棵树收到另一棵树,直到中午时分才挑着满满一担的胶水从数十里的山路挑到胶水库里称重量。此时她已经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忘却了满身的汗渍和草籽刺满了衣服,她如打胜仗凯旋的士兵。她幸福着,因为她是农场的女儿,她挑着的是满满的希望和寄托。冬天来了,橡胶叶漫天飞舞,铺满山坡。她扛着锄头和耙子,带着我们穿梭于排排橡胶树之间,耙着落叶,一堆堆地埋在坑里,让树叶变成再生肥料。母亲一级级地耙着落叶,毫无怨倦,乐此不疲,像
7、在打扫自家的大庭院。母亲带着我们从山脚到山顶,寻觅着一颗颗小小圆圆的灰褐色果子,仿佛捡起的是生命,收获的是希望,然后换来每斤二毛的胶子钱,攒起来给我们交学费。而我们捡果子时,橡胶树果实“僻僻啪啪”砸向落叶的声音,也砸向我们的内心。母亲说那是生命的赞歌,这一棵棵橡胶树就是每座山岗的守护神,更是农场的生命。一座座梯田式的橡胶树林如生命的五线谱,片片树叶像跳跃在五线谱上的音符,而母亲正是这橡胶树林的奏乐家,弹奏出最自然、最纯美的交响曲。今天,满山岗的橡胶树苗正茁壮成长。母亲颤抖地带着我们爬上山岗,伫望着这生命的绿色和辉煌,一棵树一棵树地抚摸着,仿佛从岁月的凋零走到了人生的辉煌。我听见了母亲和橡胶树心
8、灵的对话,听见了母亲和橡胶树在一起吟唱着一首歌。像橡胶树一样活着,疼了再疼仍是付出,做农场的儿女,是母亲向往已久的事。(选自散文选刊,2018年02期,有删改)(1)小宇用下列表格梳理本文中心与材料的关系,请你补全。中心材料耙落叶填埋树坑,给树施肥伫望胶林,畅想人生(2)根据括号中提示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她微颤地拿起橡胶刀小心翼翼地呈弧形划过橡胶树,生怕把橡胶树割得太伤,因为她知道橡胶树的一生都在受伤中付出。(人物描写的角度)而我们捡果子时,橡胶树果实“僻僻啪啪砸向落叶的声音,也砸向我们的内心。(动词运用的角度)(3)小宇将表格中文章进行比较探究,请你完成。篇名物与人的关系紫藤萝瀑
9、作者借用紫藤萝暗示自己的情思,托物言志,寄寓自己的志趣布意愿。一颗小桃明写小桃树的“身世”,暗写作者自己的经历,“小桃树”就是另树一个“我”。生如橡胶树(2022江苏南京栖霞区.七年级期末)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我问她想去哪里。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
10、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
11、: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
12、太空服。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
13、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地点事件明线“我”带着她的“眼睛”一起游历。暗线“落日六号”4.伏笔是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后文将要呈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请你找到文中的一处伏笔
14、,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5 .请举一例,具体说说选文如何体现科幻小说“科学+幻想”的特点?(2022江苏南京漂水区.七年级期末)课内现代文阅读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打着一袋米。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
15、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鹿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
16、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
17、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
18、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二(节选自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有删改)6 .选文构思巧妙,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请根据文章故事情节补全以下表格内容。悬念鬟舍表达效果第一次悬念:初见小屋,主人是谁?第一次误会:我和老余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主人。第二次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是谁呢?第二次误会:(1)本文层层设置悬念和误
19、会,故事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和误会,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2)第三次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小茅屋呢?解开误会: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7.“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这是议论、抒情性的评价语句。请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8 .选文最后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收束全文。请结合【资料链接】,比较选文与诗歌中“驿路梨花处处开”所表达的含义和思想情感上的不同之处。【资料链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
20、路梨花处处开。【注】:据宋史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九日,武银派遣乡兵总辖杜隐等,乘金人内部混乱引兵北退之机,一举收复西京洛阳。陆游闻之激动万分,在诗中,热情歌颂了宋军收复西京的壮举。陆游认为这胜利,是宋代已故诸帝的仁义恩德给人间洒下的雨露,此后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天下从此太平。陆游浮想联翩:预知来年寒食节,朝祭北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处处梨花盛开的驿道到达洛阳。(2022江苏南京漂水区七年级期末)课外现代文阅读母亲的桅子花蔡建和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桅子花开时节。母亲特别喜欢桅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桅子
21、树。每到初夏,大小枝Y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都会抽空在桅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似乎在琢磨着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桅子花,经常留意桅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桅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桅子花就开了。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桅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
22、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桅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桅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像个小喇叭,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发髻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母亲把花分成四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最后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工作,很少顾得上家,母亲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
23、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桅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五六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着,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外桅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那两棵桅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每次回到老家,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站在家门口,想母亲和她的桅子花。回想过去与母亲相守的日子,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一一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份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一一对生命的热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苏省 各市 年级 学期 期末 记叙文 阅读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