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337-2013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
《CECS337-2013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CS337-2013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9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iberreinforcedpolypropylenerandomcopolymercompositepipelineofbuildingwatersupplyCECS337:2013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13年7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第133号关于发布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
2、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45号)的要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337:2013,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一三年四月十一日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45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是一种纤维增强改性的三层PP-R复合管道,具有卫生、轻质、耐压、耐腐蚀、阻力小、连接方
3、便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规程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地址:上海市石门二路258号,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00041)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解释单位。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参
4、编单位: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主要起草人:冯旭东王珏李大治杜伟国吴佳林李小慧操秘徐晓建刘亮秦凯凯主要审查人:徐凤程宏伟赵锂方玉妹黄建设陈永清王家良徐立群严志刚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1.1 术语(2)1.2 符号(3)3 材料(5)3.1 一般规定(5)3.2 管材与管件(5)3.3 运输与储存(8)4 设计(10)4.1 一般规定(10)4.2 管道布置和敷设(11)4.3 管适伸缩补偿(12)4.4 管道水力计算(16)4.5 管道保温和绝热(17)5 施工(18)5.1 一般规定:(18)5.2 管道敷设:(18)5.3 管道连接(20)5.4
5、 支、吊架安装(22)5.5 试压、冲洗和消毒(23)5.6 安全施工(24)6 验收(25)6.1 一般规定(25)6.2 脸收要求(25)附录A水力计算表(27)本规程用词说明二(73)引用标准名录(74)附:条文说明(75)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Material(5)1. 1Generalrequirement(5)3. 2Pipesandfittings(5)4. 3Transportationandstorage(8)4 Design(io)4. 1G
6、enerabrequirement(10)5. 2Layoutandinstallationofpipeline(11)6. 3Compensationofpipelineexpansion(12)7. 4Hydrauliccalculationofpipeline(16)8. 5insulationofpipeline(17)5 Installation(18)1. 1Generalrequirement(18)5. 2Pipelinelaying(18)6. 3Pipelineconnection(20)7. 4Installationofsupportsandhangers(22)8.
7、5Pressuretest,flushinganddisinfection(23)9. 6Safetyconstruction(24)6 Acceptance(25)1 .1Generalrequirement(25)6 .2Acceptancerequirements(25)3AppendixAHydrauliccalculationtable(2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73)1.istofquotedstandards(74)AdclitionzExplanationofprovisions(75).o.1为在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
8、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安全卫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不得用于室内消防系统,且不得与消防给水系统相连。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宜大于1.OMPa,设计温度不应低于OC且不应高于70,Co1.0.3本规程采用的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CJ/T258的要求,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
9、管件GB/T18742.3和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18991的相关要求。1.0.4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polypropylenerandomcopolymer丙烯和另一种烯埋单体(或多种烯燃单体)共聚而成的无规共聚物,烯煌单体中无烯燃以外的其他官能团。2.1.2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polypropylenerandomcopolymercompositematerial由PP-R树
10、脂与硅酸盐类或二氧化硅类纤维材料通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功能型复合材料。2.1.3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fiberreinforcedpolypropylenerandomcopolymercompositepipe一种内层与外层为PP-R材料,中间层为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特定工艺加工,三层共挤出结构的夏合管材,简称F-PPR管。当管材中间层壁厚不小于总壁厚的50%时,简称为MF-PPR管。2.1.4 管系列(三)pipeseries用以表示公称外径和公称壁厚有关的无量纲数值。2.1. 5热熔承插连接socketfusionconnection由相同牌号热塑性塑料制作的管
11、材、管件的插口与承口互相连接时,采用专用热熔承插工具将连接部位表面加热熔融,承插冷却后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连接方式。2.1.6 电熔连接electronicfusionconnection相同的热塑性塑料管材连接时,套上特制的电熔管件,由电熔连接机具对电熔管件通电,依靠电熔管件内部预先埋设的电阻丝产生所需要的热量进行熔接,冷却后管材与电熔管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方式。2.1.7 法兰连接flangedconnection由聚丙烯法兰连接件及套入的金属法兰盘组成活套法兰,法兰连接件与管材热熔对接连接或热熔承插连接。2.1.8 设计压力(PD)designpressure在设计选定的工作温度、预期寿
12、命条件下,管道系统设计的最高工作压力。2.1. 9公称外径(dn)nominaloutsidediameter用以表示管材外径的数值,单位为mm。2.1.10 最大不圆度maximumovality管材或管件承插口端同一横截面测量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的差值,或者承口端横截面测量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的差值,单位为mmo2.1.11 自由臂freearm利用转弯管段的悬臂位移吸收管道自固定点起到转弯处的伸缩变形时,其对应的转弯管段称为自由臂。2.1.12IS定支架fixedsupport使管道在x,y,z三维空间均不产生位移的支架。2.1.13导向支架OrientedSUPPOrt允许管道沿轴向产生位
13、移的支架。2.2符号S管系列;A管道壁截面积;Ch海澄-威廉系数;D管件通水截面的最小直径(最小通径);dn公称外径;最小平均外径;dtm.mtx最大平均外径;di管道的计算内径;dm承口的平均内径广4m.mm承口根部的最小平均内径;dml承口根部的平均内径;dm2承口口部的平均内径;en公称壁厚;emid中间层最小厚度;E压缩弹性模量;Fp膨胀力;管道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K材料常数;Kl水温修正系数;1.管道长度;1.l最小承口长度;1.2最小承插深度;1.3熔合屋最小长度;1.t最小自由臂长度;L管道伸缩长度;PD设计压力;ql设计流量;计算温差;M管道内水的最大变化温差;管道外周围环境
14、的最大变化温差;线膨胀系数;CR热应力;U按照计算公式条件采用的水的运动粘滞系数;U选用工作水温采用的水的运动粘滞系数。3.1 一般规定3.1.1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的管材、管件和附件的材质、规格、尺寸、技术要求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检测报告。3.1.2 建筑给水F-PPR管的中间层壁厚不应小于总壁厚的30%,建筑给水MFPPR管的中间层壁厚不应小于总壁厚的50%。3.1.3 1.3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的管材、管件和附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3.2 管材与管件3
15、.2.1 管材和管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材和管件应不透光,其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划痕和影响产品性能的表面缺陷,色泽宜一致;2管材端口应平整,且端面应垂直于管材的轴线。管材三层壁厚应分布均匀,不应有明显不规则形状;3管件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裂纹,管件壁厚不应小于同一管系列S的管材壁厚。3.2.2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CJ/T258的规定。3.2.3F-PPR管材、MF-PPR管材不同管系列S的规格尺寸应分别符合表3.2.3-1和3.2.3-2的规定。表3.2.3TF-PPR管材不同管系列S的规格尺寸(mm)公称外
16、径dn平均外径管系列S5S4S3.2S2.5ero.tnem.mM公称壁厚en中间层地小厚度公称壁厚en中间层技小厚度e11k*d公称壁厚en中间层最小厚度ez公称壁摩Cn中间层最小厚度e11ttd2020.020.32.30.72.80.93.41.12525.025.32.80.93.51.14.21.33232.032.32.90.93.6Ll4.-I1.45.41.74040.040.43.71.14.51.45.51.76.72.05050.050.54.61.4*5.61.76.92.18.32.56363.Ot63.65.81.87.12.28.62.610.53.27575.0
17、75.76.82.18.42.610.33.112.53.89090.090.98.22.510.13.112.33.715.04.5110110.0111.010.03.012.33.715.14.618.35.5125125.0126.211.43.514.04.217.15.220.86.3160160.0161.514.64.417.95.421.96.626.68.0表3.2.)2MF-PPR管材不同管系列S的规格尺寸(mm)公称外径dn平均外径管系列S5S4S3.2S2.5dm.min*cn.max公称壁厚en中间层最小厚度emd公称壁厚tn中间层最小厚度mid公称壁厚en中间层圾
18、小厚度mid公称壁厚en中间层Jft小朦度龄Olid5050.050.54.62.35.62.86.93.58.34.26363.063.65.82.97.13.68.64.310.55.37575.075.76.83.48.44.210.35.212.55.39090.090.98.24.110.15.112.36.215.07.5110110.0111.010.05.012.36.215.17.618.39.2125125.0126.2.11.46.714.07.017.18.620.810.4160160.0161.514.67.317.99.021.911.026.613.3注:管材的
19、内、中、外三层壁厚分别为总壁厚实际值的30%、50%和20%.3.2.4热熔承插连接管件的承口尺寸(图3.2.4-1)和电熔连接管件的承口尺小(图3.2.4-2)应分别符合表3.2.4-1和表3.2.4-2的规定。图3.2.4-1热熔承插连接管件承口图3.2.4-2电熔连接管件承口$3.2.4-1热熔承插管件承口尺寸(mm)公称外径dnJS小承口K度L1最小承插深度Lt承口的平均内径地大不IB度最小通径Ddun2最小成大短小破大2014.511.018.819.319.019.50.613.02516.012.523.524.123.824.40.718.03218.114.630.431.0
20、30.731.30.725.04020.517.038.338.938.739.30.731.05023.520.048.348.948.749.30.839.0续表3.2.4-1公称外径dn最小承口长度L1最小承插深度Lt承口的平均内径最大不圆度龈小通在Ddm2最小最大最小最大6327.423.961.161.761.662.20.849.07531.027.571.972.773.274.01.058.29035.532.086.487.487.888.81.269.811041.538.0105.8106.8107.3108.51.485.4表3.2.4-2电熔连接管件承口尺寸(mm)公
21、称外径dn熔合段Ift小内径d*m.nn熠合段极小长度1.3最小承插长度Lz最小最大2020.11020372525.11020403232.11020444040.11020495050.11020556363.21123637575.21225709090.2132879110110.3153285125125.3163590160160.42042ICl3.2.5管材与管件连接后应通过内压和热循环两项组合试验,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CJ/T258的相关规定。3.3运输与储存3.3.1 管材和管件在运输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要求:1装卸和搬运时,管材和管件应小心轻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ECS337-2013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337 2013 建筑 给水 纤维 增强 共聚 聚丙烯 复合 管道工程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