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合理配发药物探讨.ppt
《儿科临床合理配发药物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临床合理配发药物探讨.ppt(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儿科临床合理配发药物探讨,论文内容,一、儿童生长发育各时期的药物作用特点二、儿科用药过程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三、解决方法四、结论,一、儿童生长发育各时期的药物作用特点,婴幼儿生理与用药特点,研究背景,新生儿生理和用药特点,吸收:口服给药吸收不良,静脉注射、粘膜给药等吸收良好。分布与转运:新生儿血浆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差,因此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高。代谢:某些药物的t1/2延长。排泄:新生儿的肾清除率远低于成人。药物半衰期(t1/2)延长。,婴、幼儿生理与用药特点,吸收:婴、幼儿胃内酸度低于成人,对酸性药物的吸收较成人慢。,分布: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仍较差,某些药物可进入脑脊液。代谢:幼儿体内药物的肝代
2、谢速率高于成人。排泄:婴幼儿期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迅速增加。,儿童期生理与用药特点,儿童期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缓慢,但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易受药物影响引起平衡失调。,儿科用药统计表摘要,问题分析,二、儿科用药过程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统计总结,共统计42名患者的用药情况,其中可能由于给药方式或用药交代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摘录如下,1、儿科用药统计表摘要,A 光照第0天 B光照第10天,结果:FGFC1的含量在第0、1、5、10天分别为原来的94.75%、85.42%、82.34%、30.97%,表明FGFC1在10天强光下降解了63.78%,降解物的HPLC色谱图
3、显示,保留时间为6.345min。,共统计42名患者的用药情况,其中可能由于配伍不当可能降低疗效的摘录如下,续表,总计,药物配伍变化:从上表可看出,在儿科用药中,造成药物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合用。用药交代:由上表可知,造成此类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对同种、不同剂型、不同剂量药品的用药交代不够细致。给药方式:输液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患儿产生呕吐、头晕等症状。,2、问题分析,三、解决方法,药物配伍变化: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的给药应间隔一段时间。用药交代:向患者说明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特殊的服药时间进行准确解释。给药方式:在发药时叮嘱患者包衣片剂和胶囊片剂不宜咀嚼或掰碎服用;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根据给药种类调整输液速度。,儿科临床配发药物的过程大体合理,但仍有用药交代不足;静脉滴注速度过快等问题。,四、结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临床 合理 配发 药物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