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器材的临床使用.ppt
《抢救器材的临床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救器材的临床使用.ppt(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抢救器材的临床应用,主要内容,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口咽通气道的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气管插管的使用,4,1,2,3,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扁桃体、喉部,其中咽部是最容易发生梗阻部位,且发生梗阻后会带来严重后果,软腭,咽,口腔,喉,鼻腔,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咽部的通畅程度取决于舌肌、上呼吸道肌群的张力和咽喉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变异(如扁桃体肿大、咽喉肿瘤、血肿或异物)凡已怀疑或已确诊有气道阻塞,或有必要避免发生者,需要采取非器械或建立人工气道来确保气道通畅。,手法开放气道,患者平卧,肩部垫高托下颌,舌体前移,带动舌根抬高,加大舌根与咽喉壁空间,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咽通气管,口
2、咽通气管临床效应,口咽通气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同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可以减少病人口腔及气道粘膜的损伤,并防止舌后坠,有利于吸痰,另外安置口咽通气管时,由于刺激咽部,通过兴备迷走神经可降低血管压力和减慢心率,对于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降低血压具有辅助治疗作用。,1,2,3,4,提高抢救速度和质量,节省急救人员体力,适用范围广,有效预防舌后坠,口咽通气管的临床效应,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适应症呼吸道梗阻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先决条件尚存自主呼吸无咳嗽反射紧急状况,口咽通气管的类型,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
3、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 目前有4种系统、两种类型:柔软的口咽通气管(规格:55115mm),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规格:成人80105mm),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10mm),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00mm);,口咽通气管的类型,两种类型即橡胶型和塑料型。橡胶型为黑色,柔软,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两种功能。塑料型为白色,半硬,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有改善通气功能,但吸痰不方便。因此,用塑料制成的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较为 实用,其在通气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减少交叉感染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类型。,口咽通气管的结构和
4、类型,一种是“S”型,由口咽导气管、口盖及口外通气管三部分组成另一种形状呈“?”,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部分,通气导管,临床型号的选择,口咽通气管有多种型号,大小不等,在使用时要因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合适的口咽管应该是: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因此,较为安全的选择方法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因为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临床型号的选择,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的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
5、距离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的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的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置管方法,一种为直接放置: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另一种为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置管方法,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上下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气道从后臼齿处插入,操作者动作轻柔、准确测试人工气道是否
6、通畅:将手掌或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测试 胸壁运动幅度 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口腔,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固定,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由于胶布受潮后,粘性下降,易于脱落,再者因胶布紧贴皮肤,粘住病人的毛发而产生不适感,甚至有些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改进后固定方法: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并发症,悬雍垂损伤门齿折断咽部出血应激反应窒息烦躁不安,护理,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加强呼吸道湿化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又防
7、止吸入异物和灰尘。也可适时经口咽管直接滴入蒸馏水,每天不少于250ml,或在吸痰时将510ml生理盐水缓慢滴入,然后吸出,也能达到湿化目的。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但每隔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一次,换下的口咽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何谓简易呼吸器,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定义,使用简易呼吸器解决了抢救人员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不便,可
8、减轻工作人员的疲劳,避免较长时间采用口对口呼吸造成的低氧血症。,(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量,目的,储氧袋,储气阀,气囊/球囊,压力安全阀,单向阀(鸭嘴阀),面罩,呼气阀,进气阀,氧气连接管,储氧安全阀,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四部分、六个阀,简易呼吸器的构造,保护肺部免于受到高压力之伤害。当球内压力达到40-60cmH2O时,压力会自动开启,面罩内充气约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安全阀,充气阀,简易呼吸气囊的适应症,心肺复苏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转运危重患者时各种大型手术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
9、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简易呼吸气囊的禁忌症,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肺大泡张力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活动性肺结核等,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介绍:(一)评估适应证(二)开放气道(三)使用面罩(四)挤压球囊(五)观察与监测,评估,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 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使储气袋充盈。,开放气道,1.清除口腔与喉中、假牙等任何可见的异物。2.将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3.将患者的嘴张开,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开放气道,4.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
10、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颚使其朝上,使气道保持通畅。,使用面罩,将面罩扣住口鼻,单手操作时用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母指和食指成C形按住面罩,中指和无名指小指(构成“E”字)则紧按住下颚,按紧不漏气。,如果患者插有气管内管及曾做气管切开者,应摘除面罩,单向阀接头直接连接气管内管接头进行操作。,连接气管内管,管接衔,挤压球囊,单手或双手规律、均匀地挤压呼吸囊,挤压球囊时间应长于1秒钟,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将气体送入肺中,同时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挤压球囊,频率 成人:10-12次/分,小孩:1420次/分,新生儿40-60次/分 胸外按压与挤压球囊之比为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抢救 器材 临床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