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ppt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ppt(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已是10年前的3倍多 健康报,2007,10,30 甲状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十位(6.56/十万)(女性的第八位)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2年肿瘤登记年报,據北京市腫瘤研究所統計,2010年,北京市共報告甲狀腺癌新發病例1099例,佔惡性腫瘤的2.9%,發病率為8.78/10萬,比2001年的2.70/10萬,增長225.2%。其中,男女患者性別比為3:10。2010年,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已升至13.63/10萬。2011年度北京居民健康白皮书: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北京地区已上升至第4为。,甲状腺结节
2、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甲状腺结节很常见。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外科手术治疗、术后131I治疗与TSH抑制治疗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90%以上)主要的有效方法。,131I(碘-131),碘-127,125,123,,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存在一种叫钠碘协同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的跨膜糖蛋白,同属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家族,它具有主动转运碘离子的
3、功能服用碘后,经存在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NIS转运,-+,-+,治疗,PET,显像探测,-(有效射程13mm)碘-131治疗Graves病、Plummer甲亢和分化型甲状腺癌Sr-89治疗骨转移癌Sr-90敷贴和P-32治疗皮肤病(血管瘤、瘢痕疙瘩、寻常疣、跖疣、足底胼胝、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酒渣鼻等),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余历史在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也已50余年。目前在我国基本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DTC术后131I治疗的含义131I治疗是DTC术后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131I治疗包含:一是采用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
4、组织(131I ablation for thyroid remnant),简称131I清甲;二是采用131I清除手术不能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131I清灶。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确切,一、131I治疗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手术单叶和峡部切除 近全切,1.131I清甲治疗的适应证DTC术后131I清甲的意义包括:利于通过血清Tg和131I全身显像(whole body scan,WBS)监测疾病进展。是131I清灶治疗的基础。清甲后的
5、WBS、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融合显像59等有助于对DTC进行再分期。可能治疗潜在的DTC病灶。目前对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适应证尚存争议,主要问题集中于低危患者是否从中获益。总体来说,除所有癌灶均 1cm且无腺外浸润、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DTC外,均可考虑131I清甲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复发危险度分层低危组符合以下全部条件者-无局部或远处转移-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均被彻底清除-肿瘤没有侵犯周围组织-肿瘤不是侵袭型的组织学亚型,并且没有血管侵犯-如果该患者清甲后行全身碘显像,甲状腺床以外没有发现碘摄取,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复发危险度分层中危组符合以下任一
6、条件者-初次手术后病理检查可在镜下发现肿瘤有甲状腺周围软组织侵犯-有颈淋巴结转移或清甲后行全身131I显像发现有异常放射性摄取肿瘤为侵袭型的组织学类型,或有血管侵犯高危组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肉眼下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肿瘤未能完整切除,术中有残留-伴有远处转移-全甲状腺切除后,血清Tg水平仍较高-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建议DTC的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适应证包括: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原发灶最大直径4cm;多癌灶,尤其是双侧癌灶;不良的病理亚型,如:PTC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实体亚型,FTC的广泛浸润型,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已有远处转移,需行术后131I治
7、疗;伴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伴有腺外侵犯(如气管、食管、颈动脉或纵隔侵犯等)。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是:肿瘤最大直径介于1-4cm之间,伴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或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2.禁忌证妊娠期、哺乳期、计划短期(6个月)内妊娠者和无法依从辐射防护指导者,禁忌进行131I清甲治疗。,3.患者准备:停服甲状腺片或L-T4 2 3周(在甲状腺切除后不服用甲状腺激素,术后4 6周直接行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推荐给予低碘饮食(饮食碘 50g/d)1 2周。治疗等待期内须避免应用含碘造影剂和药物(如胺碘酮等)。如清甲治疗前曾使用含碘造影剂或摄入含大剂量碘的食物或药物,治疗宜暂缓。有条
8、件可监测尿碘含量。实施清甲治疗前,育龄妇女需进行妊娠测试。此外,还应向患者介绍治疗目的、实施过程、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并进行辐射安全防护指导。,4.治疗:目前首次清甲治疗多采用固定剂量,即3.7GBq(100mCi)的131I。在部分患者中(尤其是低、中危患者),较低剂量(如30-75mCi)也能有效完成清甲治疗,但单次治疗成功率可能偏低。残留甲状腺组织多、合并肾功能异常者,首次清甲治疗剂量要酌减。儿童DTC患者需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调整清甲治疗剂量。下述情况可直接应用3.7-7.4GBq(100-200mCi)131I:残留较多手术不能切除的DTC病灶;伴发颈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但无法
9、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不明原因的血清Tg水平明显升高。此时,清甲治疗同时兼顾清灶目的。,通常清甲治疗后24-72h开始(或继续)口服甲状腺激素,常规用药为L-T4。清甲前残留较多甲状腺组织者,因清甲所用的131I破坏甲状腺组织使甲状腺激素不同程度释放入血,故L-T4治疗的起始时间可适当推迟,补充L-T4的剂量也宜逐步增加。,再次131I清甲治疗的指证清甲治疗4-6个月以后,可进行清甲是否完全的评估。如TSH刺激后的Dx-WBS图像中无甲状腺组织显影,甲状腺吸131I率1%,提示131I清甲完全。血清Tg检测和甲状腺超声检查也可协助判别清甲是否完全。再次清甲的131I剂量确定原则与首次治疗相同。但
10、也有研究者认为:若此类患者首次清甲后Rx-WBS未见甲状腺外异常131I摄取,动态监测血清Tg持续1ng/mL,并且颈部超声无明显异常,则无需进行再次清甲。,二、131I治疗DTC转移灶(清灶),无论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手术是DTC的首要治疗原则。,50-80%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可检出微转移灶,有20-50%的PTC颈部淋巴结受累,I-131 ablation:Total Recurrence Rate Vs Different Modalities of Treatment Mazzaferri 86:1447,131I清灶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但具备摄碘功能的DTC转移灶。治疗目的为清除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 分化 甲状腺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