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综合治疗概论讲稿.ppt
《乳腺癌综合治疗概论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综合治疗概论讲稿.ppt(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乳腺癌综合治疗,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名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我国虽属乳腺癌低发地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人口的简单化,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并趋于年轻化。,乳腺癌特点,可通过普查早期发现,钼靶X可使1020的早期病人得以诊断和治疗。不仅提高治愈率,也减少了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75的病人可接受保乳治疗。3cm的肿瘤可首选保乳治疗。3cm的中、晚期病人,远处转移率高,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全身性化疗或激素治疗应尽早开始,以控制微小转移灶。根据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再决定行保乳还是根治性手术。,乳腺癌特点,属于高转移性肿瘤。即使原发
2、肿瘤只有2cm,如分化程度为IIIII级、腋窝淋巴结3个以上阳性,其远处转移率可高达45。因此,要明确病人的危险系数,以合理制定治疗方案。美国NSABPP01随机临床研究已证实三苯氧胺可明显降低高危妇女乳腺癌的发生率。患有一侧乳腺癌的妇女,对侧乳腺的发生率每年约增加1,三苯氧胺可降低对侧乳腺的发生率,乳腺癌病因学,初潮年龄 过早绝经年龄 过迟周期间隔初产年龄 高龄哺乳遗传 家族史,BRCA1,2基因突变增生性乳腺良性疾病饮食肥胖,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 BRCA1和BRCA2 调节细胞生长、分化 显性相关突变频率0.33%,(5%)与25%乳腺癌患者联锁女性BRCA1突变携带者:87%终身危险度:
3、20%,40岁;51%,50岁;87%,70岁,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受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治疗应包括全身和局部两部分局部治疗的过分扩大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目前的对策,合理使用综合治疗方法在保证现有治疗效果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创伤尽可能实施个体化方案创造生理、心理双重康复的条件,治疗方案制定依据,预后因素分析治疗手段的适应证和限制治疗经济学,预后因素与治疗选择,腋窝淋巴结:43的乳腺癌位于外上象限,腋窝淋巴结受侵的部位、转移的数目,是评估病人预后的主要指标。原发灶大小:原发灶大小可以影响淋巴结转移率。,原发癌大小、淋巴结转移与5年生存率 5cm 淋巴结转移 例
4、数 生存率 例数 生存率 例数 生存率 全组 328 93.6 982 78.0 475 55.1(-)226 96.7 510 89.3 185 74.3(+)13 39 84.9 222 78.4 117 51.5(+)46 5 80.0 6 77.8 62 44.8(+)7 6 77.6 113 50.9 114 34.9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资料(中华外科杂志1991),组织学分级(Bioom-Richardson RBS 1957),腺管形成:1(75%)、2(1075)、3(3)分35分 I级67分 II级89分 级 分析了1409例病人,I、级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75、47和32。
5、,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一种能与雌激素结合的蛋白质,两者结合成复合体后转向核内,引起基因的转录,刺激DNA合成新的蛋白质,使细胞增殖,其中,包括孕激素受体(PR)的合成。激素受体阳性病人的细胞分化程度较好,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都较激素受体阴性病人长。,Her-2/neu基因,一种转化基因,其扩增或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有淋巴结转移组病人,无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都显示:Her-/neu基因扩增与预后有关。无淋巴结转移组病人,Her-/neu基因扩增与预后的关系还未定论,尚需进一步观察。,肿瘤浸润,浸润成分比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除髓样癌外,间质炎症反应明显
6、者淋 巴结转移率高。浸润性乳腺癌间质血管成分越丰富,其淋巴结转移机会越多。皮肤及乳头侵犯者,淋巴结转移率高。淋巴管及血管瘤栓者,复发率高,远 处转移机会多。,制定治疗方案所需组织学资料组织学类型分级有否血管、淋巴管侵犯非浸润癌的比例每组淋巴结清除及阳性数包膜是否受侵激素受体情况,4种主要治疗手段的适应证和限制治疗手段 主要适应证 主要限制或失败原因手术治疗 局限性肿瘤 1.局部扩散 2.潜在的远处转移放射治疗 区域性肿瘤 1.剂量限制性毒性 2.放射抵抗(原发和继发)3.潜在的远处转移化学治疗 晚期或转移性 1.缺乏理想的选择性 肿瘤 2.全身性毒性 3.屏障限制 4.抗药性生物治疗 残留肿瘤
7、 1.肿瘤负荷不能过大 2.免疫抗拒,手术策略,原位癌:局部切除或定位活检早期:保乳手术进展期:根治性手术 或新辅助化疗 肿瘤明显缩小后保乳晚期:保守性治疗,乳腺癌根治术,适应证:进展期包括大部分、期乳腺癌禁忌证:有远处转移有重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一般情况太差,改良根治术,多年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其疗效与根治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和外观都优于根治术目前有取代标准根治术的趋势胸肌受侵犯者不适合行改良根治,改良根治术式 保留胸大小肌改良根治术式 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乳腺区域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保乳治疗),适应证:T3cm原位癌成分50%新辅助化疗后肿块小于2cm者,禁忌证:多发性病灶中央区病灶乳
8、房体积过小,单纯乳房切除术,适应证:一般情况不佳无法耐受根治术 姑息性晚期乳腺癌治疗 特殊类型的乳癌 叶状囊肉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原发肿瘤发生淋巴转移所必经的第一淋巴结方法是用同位素或染料作示踪剂,乳腺癌化疗治疗,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对化疗比较有效的。除临床常用的一些药物如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和氨甲喋呤外,新近开发的药物如诺维本、紫杉醇及希罗达等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中。口服的希罗达对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乳腺癌有30的缓解率,且全身毒性较轻,易被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可使晚期乳腺癌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而,能否提高提高化疗剂量来提高疗
9、效,尚需进一步证实。,对高危病人的新辅助化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新辅助化疗是指对临床表现为局限性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手术或放疗)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使用的化疗,其好处有:1.防止微小转移灶的发生 2.使原发灶缩小,争取保乳手术,提 高生存质量 3.获得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信息,化疗适应证,LN:LN2/3病人、LN1/3病人将因出现全身转移而致治疗失败ER、PR:CerbB-2:P185表达的乳腺癌对蒽环和紫杉类药敏感,对三苯氧胺不敏感年龄和月经状况:绝经前妇女,腋淋巴结(+),无论受体状态如何,均宜进行辅助化疗。绝经后妇女,腋淋巴结(+),ER(),应选择化疗;如腋淋巴结(+/-),ER(
10、+),首选激素治疗。,CMF方案,绝经前 局部复发率降低:50 死亡率降低:40绝经后 局部复发率降低:18 死亡率降低:3(Bonadonna),乳腺癌放射治疗,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适应证(医政司-诊治规范)T分期 腋淋巴结转移数 病变部位 放疗部位TI T2 O 外侧 不放疗Tl T2 0 内侧、中央 内乳、锁骨区TI T2 13 任何象限 内乳、锁骨区T3 T4 任何数 任何象限 内乳、锁骨区、胸壁任何 T N2 任何象限 内乳、锁骨区、腋窝、胸壁,放疗适应证,保留乳房术后的根治性放疗适应证 腋窝淋巴结状况 病变部位 放疗照射部位腋窝未清扫淋巴结 任何象限 乳腺、锁骨区、内乳、腋窝 腋窝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乳腺癌 综合 治疗 概论 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