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妇幼保健中德应用.ppt
《中医在妇幼保健中德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在妇幼保健中德应用.ppt(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淡妇幼保健工作中中医特色的应用要点,妇幼保健 中医特色 应用要点,关键词,妇幼保健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展示。既是我国古人”防患于未然”思想的体现,更是目前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落实。,妇幼保健,所谓”中医特色”就是以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用中医学特有地辨证方法和防治手段,对健康者或患者采取防治措施。,中医特色,在妇幼保健(主要谈妇女保健)和妇科疾病诊治过程中如何应用中医特色,这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本人认为应抓“六大”要点,即“气(滞)、血(瘀)、寒、热、虚、实、”。现从以下二个方面谈谈本人的浮浅认识,不妥之处请领导、专家们指正。,应
2、用要点,1.中医学对妇女生理病理的认识,在中医学中胞宫,亦称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宫等。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功能是主司月经和孕育胎儿。其发育不良功能障碍原因在肾。,胞宫,1.1解剖特征,经、带、胎、产、乳、杂症,中医学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月经与妇女某些生理功能的密切关系。月经的形成与人体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也”。初潮过迟原因在肾。,月经,1.2生理特征,可以这样说:,子宫是女人的核心器官;月经是女人的核心生理现象。也就是子宫标其身,而月经现
3、其用。,2.中医学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特色应用,妇女保健旨在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由于妇女有经、孕、产、乳等特点,更需重视卫生保健的特点以达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减少妇科疾病发生,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中医学在妇女保健和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有其特色。,中医特色:就是在妇女经、孕、产、乳等不同的生理阶段或病理表现过程中,按其“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等不同(类型)特征采取相应的保健或诊治措施。,2.1 经(经期保健),2.1.1常规保健 2.1.1.1.劳逸适度 2.1.1.2.寒温适宜 2.1.1.3.调摄饮食 2.1.1.4.心情舒畅 2.1.1.5.严禁房事,2.1
4、.2中医特色保健,在中医妇科学中,对月经及月经病的阐述非常详细。有关月经的异常变化统称为月经不调。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腹痛等。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不外寒邪、热邪、气滞、血瘀或因虚、因实等。,多为月经错后,量少,色暗。其诱因为感寒着凉,患者症状表现为寒象:如小腹冷痛,遇寒而发或加重,得温则减,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2.1.2.1寒证,2.1.2.1.1生活起居保健,小腹部保温,忌凉冷。进食温热饮食,如生姜红糖水等。,2.1.2.1.2药物保健,方选:温经汤【组成】吴茱萸 三两9g 当归 二两6g 芍药 二两6g 川芎 二两6g 人参 二两6g 桂
5、枝 二两6g 阿胶 二两6g 牡丹皮 二两 去心 6g 生姜 二两6g 甘草 二两6g 半夏 半升6g 麦 冬 去心 一升9g【功用】温经散寒止痛【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用法】行经前3至5天煎服。,多为月经先期,量多,色鲜。其诱因为感受热邪,患者症状表现为热象:身热,面赤,口渴饮冷,尿少,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等。,2.1.2.2热证,2.1.2.2.1生活起居保健,饮食清淡清凉,喝菊花茶或银花茶。忌辛辣(烧烤、麻辣烫之类)厚味。,2.1.2.2.2药物保健,方选:清经汤【组成】黄柏1
6、5 g 青蒿12g 丹皮15 g 地骨皮 25g 熟地12 g 白芍12 g 茯苓 12g;【功用】清热凉血,养血调经【用途】用于血热所致月经提前而量多者。【用法】行经前3至5天煎服。,多为月经先后不定期,与情志相关,易怒,或喜太息,胸胁胀满,乳房胀痛,小腹胀痛,舌质紫暗,脉弦。,2.1.2.3气滞证,2.1.2.3.1生活起居保健,调节精神情志,保持愉快心境。喝橘皮茶或拧檬茶。,2.1.2.3.2药物保健,方选:柴胡疏肝散或逍遥丸(或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组成】柴胡12 g 陈皮10 g 川芎10 g 香附12 g 枳壳10 g 白芍药6 g 炙甘草6 g【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
7、】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用法】行经前3至5天煎服。,逍遥丸【组成】柴胡100g(12g)当归100g(12g)白芍100g(12g)白术(炒)100g(12g)茯苓100g(12g)炙甘草80g(6g)薄荷20g(3g)【功用】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主治】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用法】行经前3至5天煎服。,多为月经先后不定期,小腹刺痛,血色紫暗或夹血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附:血瘀证的特点,刺痛,肿块,出血,发绀,肌肤甲错,舌紫或有瘀点,脉涩。),2.1.2.4、血瘀证,2.1.2.4.1生活起居保健,喝玫
8、瑰花茶、月季花茶或桃花茶。,2.1.2.4.2药物保健,方选: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也可选元胡止痛片,三七片,益母草冲剂等,都有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桃红四物汤,【组成】桃仁12g 红花12g 当归15g 白芍12g 熟地黄12g 川芎10g【功用】养血活血。【主治】血虚兼血瘀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用法】行经前3至5天煎服。,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 生地各10 g 桃仁12 g 红花10 g 枳壳 赤芍各6 g 桔梗8 g 川芎6 g 牛膝12 g 柴胡3 g 甘草3 g【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血症,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妇幼保健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