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堡出血热.ppt
《马尔堡出血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尔堡出血热.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马尔堡出血热,马尔堡病毒,地球十大病毒排行:埃博拉病毒 马尔堡病毒(MBV)艾滋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 天花病病毒 黑死病病毒 非典病毒 肝炎病毒 甲型H1N1 禽流感,马尔堡出血热是由来自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同一科的一种病毒引起的严重高致命性疾病。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背景资料,人类首次发现马尔堡热是在1967年8月德国马尔堡,病症亦因此而以该地命名。马尔堡的一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生高烧、腹泻、呕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当地的病毒学家快速调查原因,发现这种症状同样出现在法兰克福和贝尔
2、格莱德。31人染病,25人是直接感染,当中七人死亡。直接染病的人多是因为接触当地实验室内染有马尔堡病的猴子而致病。3个月后,德国专家终于找到这种极度危险的新病毒,它的形状如蛇行棒状,这就是马尔堡病毒。,-,背景资料,从那时到现在,这种病毒共爆发过6次最严重的一次是1998年到2000年间在刚果爆发的马尔堡病毒,当时共有149人受到染,死亡123人。大多数受感染者都是金矿的矿工。由于病毒来自于非洲绿猴并主要在非洲流行,因此马尔堡出血热又被称为青猴病和非洲出血热。,-,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宿主?,蝙蝠,非洲的野生灵长类动
3、物,部分鼠类,人类,受病毒感染的动物是重要传染源。人类在偶然情况下被感染后可成为重要感染源。马尔堡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症状越重的患者传染性越强,潜伏期患者的传染性弱。,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性传播,注射传播,接触传播,主要 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 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在非洲疫区,因葬礼时接触病人尸体,曾多次引起爆发,通过密切接触也可以造成医院感染和实验室感染。,有报道,病人在临床康复3月内,仍可在精液中检出马尔堡病
4、毒,因此,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性传播,气溶胶传播,通过含本病毒的气溶胶感染实验动物也有报道。,注射途径,通过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可造成医源性传播。,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发病机制,马尔堡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尔后被带至区域淋巴结,在淋巴系统内播散,并通过血行感染肝、脾和其他组织。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导致细胞的直接损伤:病毒和细胞表面的凝集素结合,通过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2.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细胞的间接损伤。,.病毒由入侵部位扩散至各
5、系统,从而抑制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由于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受到部分抑制,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反应,.在整个感染过程中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受感染的巨噬细胞产生各种介质,并通过各种途径导致严重病变,嫁,MBV,背景资料,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传染源和宿主,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传播途径,发病机制,马尔堡出血热,马尔堡病毒感染后,可引起临床表现以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被称为马尔堡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9天,病人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全身疲乏、大量出汗、肌肉酸痛、咽痛、咳嗽、胸痛,最初的症状很像流感。随后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全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尔堡 出血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