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XX镇20XX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中报单位:XX县国土资源局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编制日期:二。XX年四月XX县XX镇20xx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XX县XX镇20xx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月项目申报单位:XX县国土资源局项目负责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二OXX年四月录1总论11.1项目背景12项目区概况2.1自然条件922资源条件IO2.3社会经济状况Jl2.5基础设施条件142.6农作物种植情况16项目分析3.1项尺的合法性分析163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733水资源平衡分析203
2、.4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233.5土地适宜性评价243.6公众参与分析264项目规划方祕建设内容284.1规划原则及依据284.2规划标准304.4项目的主要工程内容355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505.1权属调整的原则505.2权属调整的依据505.3权属调整的实施措施516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管理526.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262项目工程实施进度5264项目竣工后的管理与维护措施557投资概算557.1投资概算依据557.2投资概算编制说明567.3投资概算费用构成597.4投资进度计划618效益分析618.1社会效益68.2生态效益分析638.3经济效益分析639风险分析679.1产生风险
3、的原因6710可行性研究栗论与建议6810.1可行性研究结论68W.2问题与建议691总论1.1项目背景土地是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贯彻新土地管理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1号)再次关注“三农,文件提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的精神。从工作指导上看,实践证明,中央发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
4、指向、集中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抓手。一号文件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粮食安全存在的潜在风险对耕地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为坚守耕地红线,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顺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XXX省国土资源厅已经出台了XXX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20XX2Oxx年),以指导
5、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开展,并将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作为和谐XXX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来抓。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
6、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XX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一直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并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实施了目标管理,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土地开发整理。当地群众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挖掘已利用土地潜力的热情高。近年来,全县通过积极推行土地开发整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对已开发整理的土地实施了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特此XX县国土资源局将向省厅申报本项目。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力的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经
7、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1.1项目名称XX县XX镇20xx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1.1.2项目申报、编制单位项目申报单位:XX县国土资源局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XXX土地咨询有限公司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XX年);XXX省环境保护条例(20XX年)。(2)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
8、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建20xx12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166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xx316号);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xx282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其他土地整理复垦政策、规定。(3)国家及行业标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DB42T681-20xx)、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DB42T682-20xx);XXX省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标准;XXX省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xx)
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xx);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xx);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xx)相关行业技术规范。(4)地方性法规、文件XXX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XXX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20XX20xx年)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XX县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图斑图;项目区1:20xx实测地形图;项目区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电力等部门相关规划。1.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项目
10、区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项目区进行整体规划、农田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拟达到通水、通电、通路,从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村民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同时,该项目合民心、顺民意,项目区各村组的群众衷心拥护省政府对该项目区投资进行整理和建设,并做好了自愿投工投劳、支持项目区整理和建设的准备。此外,项目区的群众准备成立农民用水协会等组织,对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精心管护,以发挥长效作用。项目区所在镇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此次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做好了协调各方关系、极力支持该项目区建设的准备。可以预期,该项目通过审批之后,将按要求如期顺利实施。该项目区从
11、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基础设施需要建设,生态环境需要改善,新农村建设要起步等方面均要求提出这个项目。(1)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有效缓解人地矛盾。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基本农田是耕地的重要部分,是耕地中的精华。因此,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是一项关系到项目区未来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的大事。(2)要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配套工程,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就必然要求项目区具有良好的耕作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配套措施,但从目前来看,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仍较为脆弱,与抗御普通的自然灾害,确保农田稳产高产仍有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配套工程
1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3)从配合贯彻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来说,也迫切需要提出这个项目。要调整目前的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包括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的落实是配合和贯彻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上所述,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未来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提出与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是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1.1.5项目预期目标通过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利用,达到建设高质量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形成一整套结构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具体如下:(
13、1)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整理不稳定耕地,归并田块,合理减少田坎,开发宜农荒草地等,净增加耕地8.62公顷,新增耕地率达1.03%。(2)提高现有耕地质量。通过田块整理,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为高产稳产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产出率,增加耕地收益,逐步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3)完善项目区通行状况,配套完善田间道路系统。通过新建田间道、生产路,方便农民出行和田间作业,满足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并为今后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4)完善排灌等水利配套设施,提高项目区排灌保证率。依据项目区地形条件,田间渠系的布置以斗沟为主。通过新建或疏浚渠道、清淤塘堰,在不
14、能自流灌溉的地区修建泵站以向渠道补水,使排灌保证率达到85%,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治渍标准达到初步治理。(5)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6)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7)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形成一整套结构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1.2项目概要1.2.1项目区所在行政区项目共涉及一个乡镇,XX县XX镇XX和XX村。1.2.2项目类型项目类型为重点。1.2.3项目名称与性质项目全称为:XX县XX镇20xx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
15、目。项目性质为: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124项目位置和范围XX县XX镇20xx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位于XX县XX镇,涉及XX镇XX和XX村2个行政村,范围介于地处东经11212,42-112o15,01、北纬29。4644294941。所在图幅号有:H49G053068o125项目区地貌类项目区位于XX县XX镇XX和XX村,项目区地形地貌为平原。1.2.6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总建设规模为12500亩,合833.34公顷。其中XX总面积为354.35公顷,建设规模295.00公顷;曾口村总面积624.14公顷,建设规模538.34顷;1.2.7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为集
16、体所有,土地权属现状与登记发证时的情况一致,土地权属界限清楚,无边界纠纷,便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整理。1.2.8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项目区建设规模833.34公顷,经过改造后,预计可增加耕地面积8.62公顷,新增耕地率达1.03%。129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考虑农民的耕种习惯及种植制度,建设拟利用农闲期作业,从20xx年的10月至2014年9月。1.2.10项目投资规模项目区总建设规模833.34公顷,拟总投资1875万元,单位投资2.25万元/公顷,1500.00元/亩。2项目区概况2自然条件2.1.1区域位置及地形地貌项目区XX县XX镇位于XX两省及公(XX)
17、、石(XX)、安(XX)、XX(XX县)四县(市)交界处。项目区北接XX村,南XX村,东临XX村,西至XX村。XX县属XX和XX古陆凹陷地段,地势平坦,西高东低,略有差异。中部、东北部为冲击平原和湖积平原,西南部为略有起伏的平岗地带,受武陵山余脉断续影响,呈现较少的亚丘。项目区为低湖地区,地势平坦,田块高差较小,适宜耕种作物。2.1.2土壤植被项目区成土母质原为江湖沉积物,土壤质地呈急砂缓淤的水平分布规律、砂粘相间的垂直排列层次,土壤主要为潮土和水稻土,土层厚度均在35mm左右,土壤通透性好,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H值在5.66.5之间,有机质、速效碱解氮、速效磷、钾含量较为丰富,保水保肥性能
18、好。XX县内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生存,动植物品种繁多。根据农业区划调查显示,除农作物和家畜、禽外,野生动植物有867个品种,其中动物100余种,植物759余种。项目区内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蔬菜等。2.1.3水文条件XX县大地构造属湖相沉积母质发育而成,理化性呈微碱性,含有效养分较高。XX县水域面积67176公顷,境内天然河流有XX河、XX河、XX河、XX河、XX河五条,都属长江支流,由北向南贯穿全县。人工河渠众多,共38条骨干排灌干支渠,可保障全县排灌,XX县有XX之县之称,其中千亩以上的湖泊5个,塘堰八千多处,江河、湖泊、塘堰为全县调蓄、引洪、航运等提供了优越条件。2.2资
19、源条件2.2.1气候资源XX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比较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年平均气温16.7C,全年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温度27.9七,最冷月份为1月,月平均温度4.5,大于等于10。C的年活动积温平均为5211,年平均无霜期为279.8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125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为1983年,达1588.6毫米,降水日为129天,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1971年,只有712.6毫米,降水日为119天。年平均日照为1714.8小时,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月份是8月,日照时数220.4小时,最短的月份是2月,日照时数82.6小时。2.2.2水资源XX
20、县集水面积120xx.39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7176公顷,过境长422.84公里,其中现有外江河流14条。长江由XX入境至XX口出境入XX市,过境长85.62公里,水域面积87.69公里,境内天然河流有XX河、xx河、XX河、XX河四条,都属长江支流,全长237.64km,由北向南贯穿全县,过境客水历年平均径流量97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820xx.5亿立方米,最小也有815亿立方米。历年平均降水量1125毫米,正常年景下,总水量5045亿立方米,其中区域年降水量25.3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总储量约为20亿立方米。根据当地水文资料,项目区沟渠纵横,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
21、要求,但项目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秋冬两季存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可以通过黄田湖、XX河等进行补给。2.2.3生物资源项目区生物资源丰富,许多树种具有经济价值,动植物品种繁多。根据农业区划调查显示,除农作物和家畜、禽外,野生动植物有867个品种,其中动物100余种,植物759余种。葡萄、株、梨、西瓜等为重要水果;湿地松、火炬松、水杉、池杉、大官场、意杨等,近年已成为平原湖区的主要用材树种;项目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大,小麦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另有花生、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另外,农户自家饲养了数量不等的鸡、鸭、鹅等家禽和猪、牛、羊等家畜。2.3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共分为两个村,分别是位于XXX
22、省XX县XX镇的XX和XX村。据统计,项目区总人口4804人,其中劳动力2648。目前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经商打工,20xx年项目区农业人均纯收入为5450元,具体社会经济情况见表2-1项目区所在地涉及的行政村的基本情况详见下表:表2-1项目区涉及行政村基本情况一览表村名总人口(人)总户数(户)农业劳动力(八)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人均年收入阮)水田早地XX2150510128035673242.238000XX村2429548157364395731.1220xx总计457910582853100O68971.67550002.4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分别是位于XXX省XX县X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建设 标准 基本农田 土地 整治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