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扩建工程项目2、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XXX县人民医院负责人:建设单位简介:XXX县人民医院位于县城庐陵大道20号,始建于1952年元月,原名为XXX县卫生院,1973年经县政府迁址县城,是一所集全县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服务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有职工276名,离退休人员68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22人,中级职称65人。获得本科学历的有30人,大专学历的52人,中专学历有114人。全院设有病床210张,临床、医技辅助及职能科室共有24个,机构设置较齐全,医院占地面积为45895.3平方米。
2、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为8394平方米,其中门诊用房为1369平方米,医技辅助科室用房800平方米,住院用房4013平方米,每床建筑面积39.7平方米。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Dxxx县人民医院委托编制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扩建工程项目可研报告委托书;(2)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4)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市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意见的通知;(5)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卫生局xxx市传染病防治规划的通知;(6)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7)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讨论草稿);(8)
3、传染病医院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标准;(9)国家有关的其他资料;(10)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XXX县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全县设9个镇,13个乡,全县人口近50万。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118平方公里,县境南北长为87公里,中部最狭处13公里。XXX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座落在县城东南部,中外合资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江西大自然药业公司、江西庐陵水泥有限公司等近二十家企业落户该园区,给XXX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良机。然而,现有的传染病房,不仅无法承担外来人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而且连本县疾病预防控制也无法承受,特别是现有的医疗设施,业务用房功能分区不能满足国家传染病防治
4、规范要求,对传染对象的控制治疗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隐含着极大的危害性。为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持XXX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水平,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的改扩建项目十分必要。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经有关专家对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进行考察论证,决定对现有病房及医疗设施进行改扩建,以符合传染病医院的相关标准。XXX县人民医院于2003年11月初委托我公司进行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的建设理由、建设规模、工程方案、环境保护评价、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
5、了认真论证、研究,于2003年11月底完成了该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工作。二、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本项目在XXX县人民医院对原传染病房进行改扩建。2、建设规模与目标:本项目按县级传染病预防控制标准,3050万人口应设置病床20张,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现有病床10张,业务用房面积650平方米,生活保障用房92平方米,附属设施用房128平方米,已有焚烧炉、水处理房,但原传染科房屋较陈旧,布局不够合理,不能满足传染病房标准,且医疗设备需要更新,因此,改扩建的工作量较大。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和加强管理,完善传染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体系和服务条件,加强传染病监测、预防和人员培训,提高危害人民健康和
6、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并使传染病患者得到及时、良好的治疗。3、主要建设条件XXX县人民医院位于县城庐陵大道中段南侧临街,交通方便,水电、广电、通讯、网络、市政等设施配套齐全,施工条件较好。项目在XXX县人民医院院内建设,位于医院后半部西南角,可设置绿化隔离带,保证有必要的防护距离,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正在落实到位。4、项目总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60.06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为71.80万元,医疗设备购置费用80万元,其它费用3.60万元,预备费4.66万元。5、主要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1727m建筑占地面积:806.6m总建筑面积:806.6m2容积率:0.47建筑密度:46.7%绿
7、地率:35%三、问题与建议1、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在原传染病房的基础上改扩建,既可利用目前人才、技术的优势,又可完善医院的规划设施,新征土地面积不大,有利于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整合,同时在资金投入上最省。2、把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改建成全县传染病诊疗和技术指导服务中心,解决全县近50万人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疑重传染病诊疗的指导问题,是全县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所在,很有必要。项目完成后将使该县传染病的治疗水平能适应医疗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3、传染病发病率高,病人多,治疗难度大,时间长,需要合适的医疗用房和住院设施。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按住院床位20床,面积806.6
8、平方米的建设规模,对原有设备、设施进行改扩建,较为经济合理,同时又满足规范要求。4、申请上级补助资金13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30.06万)Li.65、在改建原业务用房时,不能影响医院的正常业务开展,建议施工材料从后门或尽可能在晚上进场,同时注意减少粉尘及降低施工机械噪音。第二章场址选择一、场址现状1、地理位置XXX县人民医院位于县城庐陵大道中段南侧临街,传染病房位于医院后半部西南角,南临人工湖,环湖路正在建设中,西面为开阔地,东面距住院部50米,北面隔离区小院,种植有树木、草坪。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项目拟建地点土地权属XXX县人民医院所有,建设用地面积为1300平方米。3、改扩建项目
9、现有场址利用情况本项目可利用原传染科住院部(二层传混结构),医院生活、保障用房(供应室、后勤、洗衣房)和附属用房(病理室、焚烧炉、水处理),及医院车库、道路、给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进行改扩建,新建一幢600m左右的单层建筑,按传染病房建设的相关规范要求改扩建,能够达到标准要求6二、场地条件1、地形、地貌本地区属河谷坡地丘陵起伏地,表面系以红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物为主的覆盖层,该表面结构松散、分布稳定,是本地区的主要地基持力层。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据地勘报告揭示,场地分布地层有四个岩土单元层,自上而下为:冲击土呈砖红色,可塑至硬塑,手感松软,土质较纯,厚度为1.02.5m;粉质粘土呈
10、红色夹带黄色花斑状,土质坚硬,呈硬塑至坚塑状,厚度为0.52.1m;砂砾石由中粗砂和细砂组成,卵石磨圆度较好;粉砂岩上部呈强风化状,褐红色。场地内不含地下水。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本项目北面为医院停车场、绿化带,西面为开阔地,东面为住院部,南面有一人工湖,空气清新、视野开阔。4、交通条件本项目北面为XXX县城庐陵大道,南面有一条新建的环湖路,交通条件较好。5、社会环境条件XXX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的建设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大事。抗击非典”时期,全县人民上下一条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样,传染病房的建设也会得到国家及市县各级领导和群众的支持。6、法律条件支
11、持XXX市人民政府先后下发吉府办发200247号关于转发市卫生局xxx市传染病防治规划的通知,吉府发200271号关于印发XXX市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吉府办发200238号x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这些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7、公共设施条件XXX县自来水公司供水管道已进入项目地,医院有专门的雨水、排污管道,供热、电力有专线,混凝土路面,公共设施较齐全。8、施工条件项目选址地点交通便利,水、电、广电、通讯、网络、市政等设施都配套齐全,可以满足本项目施工及使用要求。第三章建筑方案选择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设计思想以庐陵历史为底蕴,以庐陵文化作为
12、设计的背景,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建筑内部空间的变化及亲人的尺度和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融合,创建出一个舒适、大方,有利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用房。2、设计原则通过现代的手法,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按传染病医院规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及日照时间、节约能源,创造一个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项目建设在医院的西南角,总平面依据功能关系划分为限制区和隔离区,合理布置门诊与接诊部、住院部、洗衣房、病理房、供应室与其近邻(北向),南向依次布置水处理房、焚烧炉房,并辅以后勤、车库、绿化。通过单体的衔接与围合,形成封闭的和半封闭的庭院,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室内外空间相互渗
13、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便捷、美观,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条件,为社会提供不污染周围环境的传染病房。2、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结合现有场地,本着不影响周边环境和人工湖、庐陵大道景观,力求节约用地,让出更多空间进行绿化、美化,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的原则。院区设前后两个出入口,前出入口搭设停车棚,结合院区主入口配置广场,做到人、车分流,充分考虑门急诊、医技部门、住院部门相互间的功能联系,注意联系方便,减少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做到结污分流。焚烧炉安排在院内偏僻末端,远离活动人群区域,并位于所在城市常年平均下风向,同时按环保要求设计足够高度烟囱。污废水处理站布置
14、在院区地势较低,便于排向城市排水管网地段,采用次氯酸纳或液氯灭菌,并与主要建筑保持一定距离,临靠院区偏僻角落。三、建筑方案1、建筑艺术和风格考虑到传染病房的独特功能,它的建筑艺术和风格采取比较简洁、明快、高雅,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同时保持与周边建筑造型的协调性。2、设计依据卫生部、建设部收治非典型肺炎医院建筑设计要则(2003年5月14H发)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局部修订)(87)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讨论草稿)3、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1)在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
15、主要出入口处,必须有带雨棚的机动车停靠处,如设坡道时,应按无障碍要求另设计为残疾人专用的坡道。(2)医院的各个分区和医疗用房应在交通枢纽处设置明显的导向图标。(3)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得小于016m,主楼梯和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4)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坡道坡度按无障碍坡道设计,并应有防滑措施。(5)通行通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4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坡道坡度按无障碍坡道设计。(6)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日照及景观。(7
16、)门诊、急诊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8)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诊查室不应低于2.6叫病房不低于2.8m,医技科室2.8m。(9)病房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夜应小于或等于50dB,夜间应小于或等40dB,隔墙与楼板的空气声的计权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宜小(IO)所有医疗用房必须满足医疗使用和医疗设备对环境的特殊要求。(11)室内厕所应设前室,门急诊、医技科室、病人公用厕所应将前室成宽式布置,不设门扇,并应设非手动开关龙头的洗手盆;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的坐圈宜采
17、用马蹄式”,蹲式大便器宜采用“下卧式,大便器旁应装置“助力拉手;男女公共厕所应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所,改建无障碍隔间厕所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每个护理单元至少设一间带无障碍厕位的病房。4、建筑方案(1)建筑特征传染病区的建筑装修与环境设计,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当地民俗特点,做到色彩明亮,线条简洁,防止积垢,便于清扫,有利消毒。传染病区的污废水应进行单独消毒,无菌处理后排入医院总排水系统。医疗废弃物用专用密闭装置集中收集,并通过专用密闭运输车辆运输至医院集中医疗废弃物焚烧系统集中焚烧。(2)建筑功能新建传染
18、病房东、西两侧分别开有病人入口和医务人员入口,平面布置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通过医务人员通道(半污染区)连通。清洁区主要布置有医生置病房间、观察室及ICU病房各1间,并设1间库房。门诊、观察室、药房、收费、化验室、消毒洗涤间、X光室及其余病房布置在原传染病房内。改建和扩建的两幢病房呈T字型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设计功能分区明确,采光通风良好,人流组织合理,避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由医务人员入口进入办公室(清洁区),然后通过医务人员通道(半污染区)进入病房。传染病病人由病人入口经过病人走廊(污染区)进入病房。医务人员进出病区都先经强制卫生通过室。通过室包括:更衣室、卫生间
19、等卫生设施。医务人员由医务人员通道进出病房要先经缓冲间再着防护服。缓冲间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错位门。各病房均在医务人员走廊侧设双门密闭传递室,用于为患者传递食物、药物等。患者污物及其他污染废弃物,由病区各病房的污染通道收集密封后送至垃圾处理间集中,再转至焚烧炉焚烧。传染病区”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平面布置,重点处理好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之间的隔离与联系,处理好门诊部分的人流交通组织,处理好医务人员与住院病人的专用通道等几方面的关键问题。平面方案紧凑,建筑利用系数高,功能分区合理。(3)建筑物与城市的协调原传染病房为两层砖混结构,新建传染病房为单层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以中国园林风格为主,朴实
20、大方,体现时代特点。设计时重点把握建筑檐口的处理,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呼应集中表现在其立体轮廓线上,尽量与XXX县的建筑相协调。(1)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68-2()01)(2)本项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拟定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拟定为二级。(3)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平面布置、立面体形、施工条件等,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本项目建筑拟采用病混结构体系。(4)设计荷载永久荷载(恒荷载):
21、根据构件和装饰尺寸材料比重直接计算。可变荷载:a、活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9-2001)取用b、风荷载:基本风压取值0.3KN/mc、雪荷载:基本雪压取值0.35KNmd、地震荷载: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不考虑。(5)基础选型根据附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建筑的结构形式,本项目建筑拟采用条形基础。(6)屋面结构屋面采用坡屋面结构,刚性防水。)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IO、C20钢筋:为HPB235fy=fy,=210Nmm为HRB335fy=fy,=3OON/mm砌体采用MUl红机砖M5.0胶泥眠砌。6、配套设施(1)给水本项目水源由XXX县自来水公司庐陵大
22、道供水管就近接入,配水管径70mm水量和水压可满足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医院医疗、生活综合用水量最高日拟为400L/床天,小时变化系数拟定为1.5。绿化、浇洒道路用水按上述用水量的15%计,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合用一个供水系统,均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2)排水本建筑室内外雨水排至院内污水处理构筑物,紫外线消毒处理后排至院内自然雨水沟;其他污水经化粪池消毒处理后排至污水处理站,加氯消毒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经过院外DN300混凝土管排入城市污水管。(3)其他设施医护人员使用的洗手盆、洗脸盆、化验盆等均采用非接触龙头、感应开关、小便器采用感应开关,大便器采
23、用脚蹋开关;除沐浴、拖布池等设置地漏外,其它用水点不设置,各排水点保持良好的水封;支管检修阀门、外网分段检修阀门设置在工作人员的清洁区内。(4)电气本建筑由变配电房引入220/38OV电源,进线处作零线重,配电保证三相负荷平衡,配管线槽或桥架穿越隔墙处作密封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空调负荷用电采用专用变压器,与配电照明变压器分开,通风负荷用专线供电,电源工作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体,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线和接地装置相连,电源线进户处安装电压保护器.7、环境保护设计设计根据卫生部、建设部非典医院建筑设计要则和国家环保总局环明传20033号文件附件一、附件二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1)院内道路两侧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医院 传染病 房改 扩建工程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