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ppt
《心电图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基础.ppt(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心电图基础,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 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一:对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听诊难以确定的心律失常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二:心肌梗死-对有无心梗、梗塞面积的大小、部位及动态演变过程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可协助诊断心脏房室肥大、供血不足、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四:心电图和心电监护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危重患者抢救及运动和航天领域。,心电图的产生原理,整个心室肌,静息状态:心肌细胞膜外正内负极化状态 无电位变化(无电流),0 00 0,除极方向,受刺激(达阈电位)部位细胞内外正负离子分布发生逆转,由外正内负外负内正。未除极
2、部位细胞外+(电源)在前,已除极部位细胞外-(电穴)在后,形成一对电偶,其有电位变化(有电流),并沿一定的方向迅速扩展。,除极过程: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去极化),除极完成,0 00 0,除极状态:“外负内正”(去极化),单极双极正极面对除极正极背离除极正负极垂直除极,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探测电极方位与除极、复极波形方向的关系,除极探测电极面向除极记录正向波探测电极背离除极记录负向波,复极探测电极面向复极记录负向波探测电极背离复极记录正向波,心房除极方向示意图,心室除极方向示意图,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命名、意义,心脏传导系统,房间束,心电活动的传导不单是由心肌细胞之间扩布,也有特殊的传导系统来共
3、同完成。其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导在此处延迟0.05-0.07s),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心电活动的传导,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4个波 P波 QRS波 T波 U波2个段 PR段 ST段2个间期 PR间期 QT间期,心电图各波段命名,ECG各波段的形成,ECG各波段的形成,ECG各波段的形成,ECG各波段的形成,ECG各波段的形成,ECG各波段的形成,ECG各波段的形成,ECG各波段的形成,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P 波: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P-R 段: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的电位和时间变化。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电图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