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分析.ppt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分析.ppt(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分析,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在检验危急值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危急值知识,管理制度差别,患者的投诉率及两组缺陷率。,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危急值知识及管理制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投诉率及缺陷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神经外科病房检
2、验危急值管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明显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以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神经外科;检验危急值管理;实施效果,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是指进行全面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的注重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措施,其核心内容是不断改进提高1。神经外科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是通过改善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检验危急值是指同正常的范围产生较大偏离,表明患者正处在危险的边缘,随时可能危及生命,若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可挽救患者生命,若耽误救治可造成患者失去
3、最佳治疗时机而威胁生命2。,针对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文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实施前后进行分组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66例,年龄为35岁83岁,平均年龄(52.732.56)岁;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57例,年龄为34岁81岁,平均年龄为(
4、55.022.4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我院神经外科护理人员21名,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0岁41岁,平均年龄为(28.192.53)岁,中专学历5名,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6名。,1.资料与方法,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在采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在检验危急值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主要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检验危急值复查等方面。,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危急值知识,管理制度差别,患者的投诉率及两组缺陷率。其中缺陷率是指患者在发生检验危险值时护理人员出现的处理、护理记录等不及时的
5、情况。缺陷率=缺陷总数/单位数机会数4。,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危急值知识及管理制度对比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危急值知识及管理制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危急值知识及管理制度对比,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投诉率及缺陷率对比,实验组投诉率及缺陷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持续 质量 改进 神经外科 病房 检验 危急 管理 中的 实施 效果 观察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2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