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docx
《《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食品添加剂(英文):FoOdAdditives课程代码:09S2005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选用教材:李凤林,黄聪亮,余蕾,食品添加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参考书目:孙平,食品添加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食品防腐剂、食品抗氧化剂、食品着色剂、食用香料香精、食品调味剂、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营养强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及发展状况、选用原则及使用原理、性状、
2、性能、安全性等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以强化相关的法制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食品添加剂真实的科学属性。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养。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各食品添加剂中常用的物种名称和其理化性质。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相应法规和标准、应用现状。2.能力目标: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包装,能够识别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与种类、并熟知其添加到食品中对食品贮藏或品质方面的改良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食品添加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合理分析。3.素养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
3、识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产品设计开发。能够综合运用该课程所涉及各方面知识设计出品质得到改良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工程知识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问题分析课程目标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课程目标3研究课程目标3职业规范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五、课程教学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学时安排绪论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L2、32防腐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L2、34抗氧化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K2、32食用色素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4护色剂与漂白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2乳化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6
4、增稠剂、稳定剂及膨松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2食品调味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2食用香精、香料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2营养强化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2r制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2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1、2、32合计32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品添加剂课程所学内容。2.能力目标: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安全性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掌握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术语、典型属性、应用范围与限量等基本概念。3.素养目标: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类别及使用要求。【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食品添加剂概念与使用意义;食品添加剂的强制标准;
5、审批管理程序.2.教学难点: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审批管理程序。【课程内容】1.1食品添加剂发展概况1.1.1食品添加剂早期应用1.1.2食品添加剂使用意义1.1.3食品添加剂物质属性与分类1.1.4食品添加剂发展现状1.2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与应用要求1.2.1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意义1.2.2食品添加剂毒理学分析1.2.3食品添加剂应用要求1.2.4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1.3食品添加剂法规管理1.3.1食品添加剂法规与标准1.3.2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1.3.3食品添加剂监管1.4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向与要求1.4.1食品添加剂新产品开发1.4.2食品添加剂发展生产技术1.4.3食品添加剂监管体
6、系的建立与完善【课程思政要点】从涉及食品添加剂非法滥用的实际案例入手,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建立良好职业道德。【教学方法】1.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2.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方法。复习思考】课后思考题1、3。第二章防腐剂【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食品防腐剂使用目的与分类、理化和毒理性质、使用条件。2.能力目标:掌握不同食品防腐剂的添加作用受酸度、温度等影响因素以及提高防腐效果操作方法。3.素养目标:了解食品防腐剂使用目的以及种类、毒性。【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食品防腐剂使用目的与分类;抑菌效果与影响因素;使用条件与控制方法。2.教学难点:食品防腐剂抑菌效果与影响因素。【课程内容】2.1
7、食品保藏2.1.1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2.1.2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2.1.3食品保藏的防腐要求2.1.4食品的防腐与灭菌2.2食品防腐剂概论2.2.1防腐剂的使用目的2.2.2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2.2.3食品防腐剂的分类2.2.4选用防腐剂的原则2.3食品防腐剂使用技术2.3.1食品防腐剂的添加方式2.3.2食品防腐剂的使用特点2.3.3影响食品防腐剂应用效果的因素2.4常用食品防腐剂2.4.1有机酸及其盐类防腐剂2.4.2酯类防腐剂2.4.3生物类防腐剂2.5食品防腐剂发展症结2.5.1食品防腐剂的认识误区2.5.2我国防腐剂使用目前存在的问题2.6.1防腐剂新品种的研究2.6.2防腐剂
8、应用新技术的开发【课程思政要点】食品防腐剂不能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建立良好职业道德。【教学方法】1.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2.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方法。复习思考】课后思考题2、3。第三章抗氧化剂【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品抗氧化的种类和使用条件和范围。2.能力目标:了解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与抗氧机理;掌握食品抗氧化剂结构特征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3.素养目标:了解抗氧化剂使用条件与要求;典型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食品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过程与反应机理: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因素:使用条件与控制方法。2.教学难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课程内容】3
9、.1食物的氧化与防护3.1.1食物的氧化3.1.2食物氧化防护措施3.2食品氧化作用原理3.2.1自由基的形成3.2.2氧化历程3.3抗氧化剂及其应用3.3.1抗氧化剂3.3.2抗氧化剂结构特征3.3.3影响抗氧化剂使用效果的因素3.3.4抗氧化剂应用分析3.3.5食品抗氧化剂的筛选原则3.4典型抗氧化剂3.4.1脂溶性抗氧化剂3.4.2水溶性抗氧化剂【课程思政要点】讲述良心油条哥的故事,诚信经营者令人尊敬,使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教学方法】1.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2.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方法。【复习思考】课后思考题I,4.第四章食用色素【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用色素的的种
10、类和使用条件、范围。2.能力目标:掌握食用色素基本分类以及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种类。3.素养目标:了解天然色素的色价计算与一般分离方法。【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色素分类介绍;食用色素的基本要求;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的色价计算与分离方法。2.教学难点:色素的分离与分析.【课程内容】4.1颜色的产生4.1.1颜色与波长4.1.2发色团与助色团4.2食用色素的分类和应用4.2.1分类4.2.2色素应用4.2.3发展趋势4.3合成色素4.3.1偶氮类合成色素4.3.2非偶氮类合成色素4.4天然色素4.4.1类胡萝卜素4.4.2花色昔类色素4.4.3黄酮类色素4.4.4U卜咻类色素4.
11、4.5醍类色素4.4.6其他类4.5天然色素的制备4.5.1颜色强度4.5.2生产技术【课程思政要点】没有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使学生能够科学、客观看待食品添加剂。【教学方法】1.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2.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方法。【复习思考】课后思考题2、4。第五章护色剂与漂白剂【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护色剂与漂白剂的的种类和使用条件、范围。2.能力目标:了解护色剂与漂白剂的使用意义及种类。3.素养目标:掌握护色剂的毒性与作用机理以及其他功能。【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护色剂的毒性与作用机理;漂白剂的种类与使用条件范围:面粉处理剂的使用与残留。2.教
12、学难点:护色剂的毒性与作用机理。【课程内容】5.1发色剂5.1.1发色剂的使用意义5.1.2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与毒理分析5.1.3发色剂类别与物种5.2漂白剂5.2.1食品漂白剂的作用522还原型漂白剂5.2.3氧化型漂白剂【课程思政要点】讲述马可波罗游中国学习护色剂技术,使学生了解我国护色剂悠久的使用历史,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1.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2.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方法。【复习思考】课后思考题1、3。第六章乳化剂【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乳化剂的的种类和使用条件、范围。2.能力目标:掌握乳化剂的分子特征;熟悉乳化在加工中意义。3.素养目标:了解食品加工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添加剂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2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