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ppt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ppt(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常用血小板制剂,1 浓缩血小板采用多联采血袋采集全血后6-8小时内在20-24C条件下用大容量离心机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在血浆内所制成浓缩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含量2.01010,容量为25-35ml。血小板在输注时无需交叉配血,要求ABO血型相同输注。2 机器单采血小板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从单个供体内分离采集血小板成分。每袋单采血小板容量为200-300ml,含量2.51011。,单采血小板的优点,来自单个供体,即节约献血员,又可以降低同种异体免疫血小板质量佳,临床输注方便,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输注效果好混入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较少,降低输
2、血反应和输血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输注剂量及方法,建议血小板输注的时间应当在30分钟以上。在儿科输血时,建议输血速度为20-30ml/kg/hr对成人而言,正常情况下输注1个单位的单采血小板可以使体内血小板水平增加20 109/L对大多数成年患者,通常每次给予1个单位的单采血小板。年龄较小的儿童(体重20kg),每次给予1015ml/kg如果需要还可以详细计算输注血小板的剂量:,血小板输入量(109/L),需要的血小板计数增加量(109/L)X 全血容量(L),0.67,=,定 义,“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受血者在给予合适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在体内存活期很短,血小板输注的相关计算增长值较差的一种病理状
3、态。由于免疫相关及非免疫相关因素的影响,多次输入血小板后,致使血小板输注无效,出血趋势不减轻,甚至加重,此外还可引起发热反应或输血性紫癜等。临床发生率约为30-70%,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1 临床表现:出血倾向不减轻,或出现输血性紫癜,出血加重。(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增高但临床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应认为血小板输注有效),2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CCI=注:血小板计数单位为109/L,体表面积单位为m2 若输注后1小时 CCI 7500/L 18-24小时 CCI 4500/L连续3次即可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输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
4、,3 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PPR(%)=注:全血容量=体表面积(m2)2.5 2/3为校正因子,因输入的血小板有33%进入脾脏若输注后1小时PPR60%24小时PPR40%可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全血容量,输注血小板总数2/3,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1 非免疫相关因素(占67.5%)(1)发热及败血症:感染可使血小板生存期缩短,G 败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为57.5%(2)脾脏肿大:血小板破坏比正常人增加30%,但非独立原因(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板,(4)抗菌素的应用:二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5)成分血的质量:血小板在收集
5、、离心、储存期间,若条件不当而被激活,可造成“储存损伤”影响血小板质量,导致输注无效(6)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全身照射、GVHD、静脉闭塞病(VOD)、CsA的应用、HLA抗体的产生(7)其他:成人儿童、女性男性,2 免疫相关因素(占17.5%)(1)HLA同种异型免疫(占11.7%)有妊娠史的妇女常见.HLA抗体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抗体。血小板表面有HLA-I类抗原,可产生HLA同种抗体,而带有HLAII类抗原的白细胞更容易产生此类抗体。(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不合(占2.1%)存在于血小板糖蛋白上,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只与血小板而不与淋巴细胞起作用(3)ABO血型不合 血小板表面存在 A
6、BO抗原,随输血次数增多而增加。输入血小板25次后,ABO相合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为36%ABO主要/次要抗原不相关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为75%,(4)药物所致的抗体: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为半抗原导致抗体形成,引发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入血小板常造成输注无效。引起本症的药物有:消炎痛、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头孢菌素等。(5)循环免疫复合物:自身或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体内常有循环免疫复合物(CIC),CIC可以非特异性地与血小板Fc受体结合,被单核巨噬系统所清除,导致输注无效。(6)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对输入血小板的回升值影响不大,但可显著缩短血小板存活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产生机制,
7、1 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发热、败血症时IL-1、TNF、PGE2可激活网状内皮系统,使血小板被快速清除BMT时供者T细胞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加速血小板黏附。,2 免疫性破坏HLA抗原不合的血小板输入后,供者混杂的单核细胞、激活的B淋巴细胞上的黏附分子作用于患者的T淋巴细胞,引起CD8+细胞的增殖,破坏输入的血小板。ABO不合或血小板抗原不合,输入血小板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或激活补体系统,或引发细胞毒作用,破坏输入的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1 非免疫因素的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注意血小板离心及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小时内采集的新鲜血小板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小板 无效 及其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