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疾病3.ppt
《胃十二指肠疾病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3.ppt(1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胃十二指肠疾病,胃解剖,将胃小弯和胃大弯各作三等份:上13即贲门胃底部U(upper)区;中 13即胃体部 M(middle)区;下13即幽门部 L(lower)区;,胃壁的结构,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胃腺分为泌酸腺分布在胃底和胃体,约占全胃面积的23;幽门腺分布在胃窦和幽门区;贲门腺分布在贲门部。,泌酸腺腺体 分泌胃酸、电解质、蛋白酶原和粘液。幽门腺 分泌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贲门腺 主要分泌粘液。,胃周韧带,胃的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供血胃后动脉,胃的静脉,胃左静脉(冠状静脉)胃右静脉胃短静脉、胃网膜左静脉胃网膜右静脉,胃的淋巴,胃的神经,来源 功能 交感神
2、经 腹腔神经丛 抑制胃的分泌和运动并传出痛觉副交感神经 左、右迷走神经 促进胃的分泌和运动。,左迷走神经 贲门前面,分出肝胆支和胃前支右迷走神经 贲门背侧,分出腹腔支和胃后支,迷走神经的胃前、后支都沿胃小弯行走,分别发出分支,进人胃前后壁。最后的终末支,在距幽门约57cm处进人胃窦,形似“鸦爪”,可作为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保留分支的标志,胃的运动,食物从胃进人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餐后,食物从胃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十二指肠的解剖和生理,十二指肠的解剖和生理,十二指肠为幽门和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之间的C形小肠,全长约25cm。,分四部分,球部:长约4-5cm,是DU好发
3、部位。降部:长约7cm,胆总管和胰管的总开口于此部中下1/3交界处的内后侧肠壁,此处肠粘膜隆起称之为十二指肠乳头。,分四部分,水平部:长约10cm,横部的末端前方有肠系膜上动、静脉跨越下行。升部:由十二指肠悬韧带固定于后腹壁,此韧带是十二指肠空肠分界的解剖标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概述,胃、十二指肠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粘膜缺损,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通常也称胃十二指肠溃疡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纤维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型制酸剂和抗幽门螺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药物的合理应用使得消化性溃疡的内
4、科治愈率显著提高,手术率逐年降低。外科治疗仅用于急性穿孔、出血、幽门梗阻或药物治疗无效及胃溃疡恶性变等情况。,病因和发病机制 1、幽门螺杆菌感染 2、胃酸 3、胃粘膜屏障受损:药物、饮酒。4、其它因素:精神神经因素、体质、某些疾病(如胃泌素瘤)、遗传、吸烟、心理压力和咖啡因等。,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高酸 低酸 无酸则无溃疡 伴有胃排空延迟、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液返流,主要临床表现,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好发于30岁左右的男性。周期性发作。好发季节为秋冬季节。上腹部或剑突下的疼痛。节律性,与进食相关,进食后34小时发作,抗 酸药物能止痛,进食后腹痛缓解。,饥饿痛和
5、夜间痛是DU的特征性症状。疼痛性质为烧灼痛或钝痛,程度不等。压痛点:右上腹 主要并发症是穿孔、大出血和幽门疤痕性梗阻。,胃溃疡(Gastric Ulcer,GU),4060岁是GU高峰年龄。腹痛为主要症状,但节律性不如DU明显。进餐后0.51小时疼痛即开始,持续l2小时后在下次进餐前自行消失。进食不能很好止痛,有时反而疼痛加重。压痛点: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或略偏左。,病理生理和分型,GU跟据其部位和胃酸分泌量可分为四型:I型,低胃酸,溃疡位于胃小弯角切迹;型,高胃酸,胃体部溃疡合并DU;型,高胃酸,溃疡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型,低胃酸,溃疡位于胃底或胃体上端,常为 穿透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
6、胃肠造影 病史 胃镜,DU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1)严重并发症: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和瘢痕性幽门梗阻。(2)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效的DU。(3)有“溃疡病素质”和漫长溃疡病的病程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考虑手术溃疡病史长、发作频、症状重胃镜示溃疡深大,X线钡餐有较大龛影、球部严重变形既往有严重溃疡并发症而溃疡仍反复活动。,GU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对GU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掌握得较宽:发生溃疡出血、疤痕性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及溃疡恶变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疑为恶性变者;严格内科治疗812周,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者。,常用手术方法,对DU常采用胃大部切除术,也可采用选择性或
7、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均有满意疗效。对GU常用的术式是胃大部切除术,根据溃疡所在部位的不同,选择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溃疡恶变病例,应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 外科治疗,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80)有溃疡病史,穿孔前溃疡病症状加剧。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刺激性饮食等常为诱发因素。多在夜间空腹或饱食后突然发生。,表现为骤起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右下腹及全腹,疼痛可放射至肩部,当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向下流注时,可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等。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恶心、呕吐。当腹腔有大量渗出液稀释时,腹痛可略有减轻。继之,由于继
8、发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腹膜炎,腹痛可再次加重。,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既往溃疡史,特征性表现,X线等较易作出诊断。在既往无典型溃疡病史者、位于十二指肠及幽门后壁的溃疡小穿孔、胃后壁溃疡向小网膜腔内穿孔、老年体弱反应性差患者的溃疡穿孔、空腹时发生的小穿孔等情况下,较难迅速作出诊断。,望诊:表情痛苦,仰卧,屈膝,不敢移动和深呼吸,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触诊:腹肌紧张呈“板样”强直,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上腹显著;叩诊: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肠音消失或减弱。X线: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影。实验室:WBC增加,血清淀粉酶轻度升高。,膈下游离气体,须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疾病作鉴别
9、诊断。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若抽出液含胆汁或食物残渣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若抽出血性液、淀粉酶高,则提示重症胰腺炎。,治 疗,近年来,随着新型制酸药物质子泵拮抗剂、高效抗生素、生长抑素等的应用,溃疡病穿孔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有所提高。,保守治疗须掌握适应症,在密切观察下进行。适用于空腹小穿孔,症状体征轻,一般情况好,或穿孔超过24小时,腹膜炎已局限者。,保守治疗,原则:持续胃肠减压;高效制酸药物;抗生素;胃肠道外营养;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体征无好转,反趋加重,应立即改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前仍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疗法。,单纯穿孔缝合术,优点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危险性较小。
10、缺点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术后因溃疡未愈而需施行第二次手术,单纯穿孔缝合术的适应证,穿孔时间超出8小时,腹腔内感染严重,有大量脓性渗出液;以往无溃疡病史或有溃疡病史未经内科药物治疗,无出血、梗阻并发症,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其它系统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急诊彻底性溃疡手术。,彻底性溃疡手术,优点是一次手术同时解决了穿孔和溃疡两个问题,可免除以后再次手术,但操作较复杂,危险性较大。适应证:穿孔8小时,腹腔污染不严重;慢性溃疡史特别是GU,经内科治疗,或治疗期穿孔;DU穿孔修补术后再穿孔,合并出血、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以上,其中510需要外科手
11、术治疗。,临床表现,突然大量呕血或解柏油样大便,出血猛则为鲜红的血便。呕血前有恶心,便血前感便意。心悸、眼前发黑、乏力、全身疲软,甚至出现晕厥及明显休克征象。过去多有典型溃疡病史。出血速度慢则BP、P改变不明显。短期内失血量超过800ml,可有休克症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溃疡史者,有呕血、黑便,诊断不困难。无溃疡史,应与应激性溃疡出血、胃癌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和胆道出血鉴别。急诊胃镜:不仅可明确部位和病因,也可内镜下电凝、注射药物等局部止血。DSA:可明确部位,同时可予栓塞或注射垂体加压素等介入性止血治疗。,治 疗,治疗原则是补充血容量防治失血性休克,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并
12、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大出血的手术指征,出血速度很快,短期内休克,68小时内需输大量血液(800ml)才能维持血压。年龄60岁伴动脉硬化症。有类似的出血史或合并穿孔或幽门梗阻;正行内科治疗时的大出血,表明溃疡侵蚀性大。胃镜发现搏动性出血,溃疡底部血管显露受侵蚀 严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临床表现,呕吐量大,有宿食,腐败酸臭味。呕吐多在下午或晚间,量多,胆汁,吐后症状改善。上腹膨胀,嗳气、恶心,常少尿、便秘等慢性消耗表现。皮肤干,弹性差,上腹隆起,有胃蠕动波,上腹有振水音。严重者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及失水。,诊断,根据病史,特征性呕吐和体征,即可诊断幽门梗阻。胃管抽出大量酸臭胃液和食物
13、残渣;钡餐:胃扩大,张力减低,排空障碍;纤维胃镜检查可确定梗阻,并明确梗阻原因。,鉴别诊断,痉挛水肿性幽门梗阻,系活动溃疡所致,有溃疡疼痛症状,梗阻为间歇性,呕吐虽剧但胃不扩大,呕吐物无宿食,胃肠减压和解痉制酸药可改善症状。球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十二指肠肿瘤、晚期胰头癌可致上消化道梗阻,据其呕吐物含胆汁及X线钡餐检查可以鉴别。,治疗,瘢痕性梗阻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症。以胃大部切除为主。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幽门成型术,效果不肯定,一般不主张采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方式分胃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两大类。,胃切除术,包括胃切除及胃肠道重建两大部分。胃切除分为
14、全胃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和远端胃大部切除。我国胃大部切除术仍然是公认的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首选术式,切除范围是胃的远侧2/33/4,包括胃体的远侧部分、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近胃部分。,胃大部切除治疗溃疡的机理,切除大部分胃壁细胞和主细胞,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大为减少 切除胃窦部,消除了由于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切除溃疡本身及溃疡的好发部位。,毕(Billroth)I式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远端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优点: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多适用于胃溃疡。,毕(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即切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二指肠 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