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之药物治疗.ppt
《糖尿病之药物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之药物治疗.ppt(8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遗传环境,调节糖代谢的激素,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甲状腺激素,作用最突出,降血糖激素,升血糖激素,内分泌学廖二元,2004,1383-1410。,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浆葡萄糖200mg/dl(11.1mmol/L)或 者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126mg/dl(7.0mmol/
2、L)或 者 OGTT 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注意:除非显著高血糖伴明显症状,否则应在另一日重复试验随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8小时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后应复查血糖,DIABETES CARE,VOLUME 31,SUPPLEMENT 1,JANUARY 2008,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指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包括:1.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
3、FG)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 2.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大于95%)其他特异型A.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B.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 C.胰腺外分泌疾病 D.内分泌疾病 E.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 F.感染 G.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 H.并有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遗传,环境,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产生,细胞破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6-1438,遗传(细胞缺陷),2型糖尿病
4、发病机制,环境因素(肥胖、生活方式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相对缺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8-1446,2型糖尿病的特征,多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起病多数起病缓慢,隐匿血浆胰岛素相对性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腹型肥胖)。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复杂。,高血糖,酮症酸中毒,高糖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临床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有:烦渴、多尿、夜尿增多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视力模糊酸中毒呼吸(Kussmaul 呼吸)腹痛(特别是儿童),恶心呕吐 腿痉挛,精神混乱以及嗜睡,昏迷(发生率为10%),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
5、本症特征为严重高血糖、脱水和血浆渗透压增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HHS意识障碍与血浆渗透压增高明显相关,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400,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HHS),。,糖尿病低血糖症,病因,胰岛素治疗后口服降糖药其他药物治疗后进食减少或吸收不良运动过度,饮酒肝、肾功能不全早期2型糖尿病的迟发性餐后低血糖合并其他疾病或状况,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251-252,低血糖症 ADA 定义,重度低血糖:需要他人救助,发生时可能缺失PG的测定,但神经
6、症状的恢复有赖于血糖水平的纠正有症状的低血糖: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且血糖3.9mmol/L 无症状低血糖: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 可疑症状性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相对低血糖: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高于3.9mmol/L,ADA,Defining and Reporting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5,28(5):1245-1249,急性低血糖症的治疗,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人民军医出版社.P1528-29,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糖尿病
7、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糖尿病胃肠动力紊乱糖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常用辅助检查,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11-1434,血糖控制标准,1 IDF Clinical Guidelines Task Force.Brussels:IDF,20052 ACE/AACE Diabetes Road Maps:AACE,20073 Diabetes Care 2006;29(Suppl.1):S4-S42.4 IDF Guideline for Ma
8、nagement of Postmeal Glucose:IDF,2007,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其他治疗,手术,干细胞,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促泌剂,细胞生成胰岛素并储存在分泌小体中,电压门控钙通道,Ca+,Ca+,葡萄糖转运子,G,K+通道,K+,N,X,K+通道阻断细胞膜建立极性,S,R,K+,磺脲类药物的商品名,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哒)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
9、美脲(亚莫力、万苏平),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磺脲类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老年人慎用,个体差异较大 体重增加(高胰岛素血症)5%的胃肠道反应 皮肤瘙痒、斑丘疹 少数血液学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等 磺脲类药物的失效 原发性失效 继发性失效,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195.,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商品名,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奈(唐力),非磺脲类促泌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36 kD),磺脲类药物受体,磺脲类药物受体,去极化,ATP,格列美脲(65 kD
10、),格列本脲(140 kD),Kir 6.2,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诺和龙),口服后迅速吸收,15min起效,4550分钟达峰值 半衰期1小时左右,34小时后作用基本消失。模 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进餐时服药,发生空腹和餐后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无降糖作用的产物由胆汁排出老年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安全使用,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18-719,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药物,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包括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促进外
11、周葡萄糖利用,尤其是肌肉减少小肠葡萄糖的吸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和降低胰岛素抵抗,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1,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 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乳酸性酸中毒 多发于老年人,缺氧,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 服用苯乙双胍的患者相对多见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30%存在叶酸和维生素 B12吸收不良,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2,二甲双胍的禁忌症,肾功能下降:肌酐清除率60ml/min,或血肌酐男性1.5mg/dl和女性1.5mg/dl需要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12、患者年龄80岁,除非肌酐清除率显示其肾功能还允许使用肝脏疾患长期酗酒者脓毒血症或其他组织灌注下降的急性疾病静脉注射造影剂期间,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3,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阿卡波糖作用特点,抑制-糖苷酶,延缓单糖吸收减轻餐后高血糖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不增加体重,注意:1.进餐时服药 2.以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满意剂量,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及 禁忌症,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结肠部位未被吸收的碳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药物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