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ppt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ppt(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病 例,7岁男小学生,三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痊愈。近几日家长发现男孩晨起双眼脸和下肢水肿,且逐渐加重,但水肿活动后可减轻,并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尿量减少,尿液色呈洗肉水样。检查发现:血压140/100mmHg,尿蛋白(+),肉眼血尿,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问题:患儿初步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定义、特点和分类,急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特征:血尿为主,可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好发于儿童,以男性居多。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strept
2、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APSGN)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发病情况及预后,在小儿时期绝大多数为APSGN,即通常的急性肾炎,占泌尿系统疾病第一位,但近年发病有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以514岁多见,2岁以下少见,男女比为2:1,好发于秋冬季本病是自限性疾病,95%患儿可完全恢复。,病因,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最多见。其他: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金葡菌、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等。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均少见。其他:疟原虫、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钩虫、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均少见。
3、,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常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等,感染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引起双侧肾脏弥漫性的炎症反应。链球菌的致病源是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致病。自身免疫也参与反应: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并吸引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发病机制示意图,光镜,早期病变典型,肾小球呈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增生性炎症及渗出性病变。肾小球增大、肿胀,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管腔狭窄、闭锁、塌陷。肾小球
4、囊内可见红细胞、球囊上皮细胞增生。部分可见到新月体。肾小管病变较轻,呈上皮细胞变性,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PASM-HE染色 400 正常,PASM染色 100 ECPGN,HE1000 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在油镜下观察可见渗出的中性粒细胞,Masson1,000 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即驼峰(Hump),PAM-Masson1000 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在毛细血管基底膜外侧可见驼峰,EM10000 在肾小球基底膜外侧见一圆锥状电子致密物(H)驼峰,IF400 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不连续的颗粒样荧光 肾小球系膜区也可
5、见团块状沉积,前驱感染,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仅尿常规及血清补体C3异常;重者:急性肾衰竭。急性期:常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头晕、咳嗽、气急、恶心、呕吐、腹痛及鼻出血等。典型表现:尿异常、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1、尿异常,5070患儿有肉眼血尿,持续12周即转镜下血尿;血尿常为首发症状或就诊主要原因。,肉眼血尿(gross hematuria),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1、尿异常,程度不等,20可达肾病水平。蛋白尿患者病理上常呈严重系膜增生。,2、水肿,80病例有水肿。晨起眼睑水肿,呈“肾炎面容”一般仅累及眼睑及颜面部,重者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急性 肾小球 肾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