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护理教学查房.docx
《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护理教学查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护理教学查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髓关节置换护理教学查房查房内容:全髓关节置换术后髓关节脱位的预防及护理查房形式:三级查房查房地点:骨科关节示教室、病房参加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小李、张护师、张护士、王护士、李护士、周护士、陈护师、田同学、范同学、进修护士护士长: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进行一次教学查房,查房的患者是5床,唐某,诊断为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因为该患者术后发生了髓关节脱位,为了顾及患者的情绪以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矛盾,所以今天的查房就安排在示教室进行。我们先了解一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所谓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指由于不同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最终造成股骨头塌陷而引起的严重髓关节疾病。它的病因很多,主要有股骨颈骨折
2、、血红蛋白病、长期服用皮质激素、酒精中毒等。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可在X线检查时发现,后期有疼痛、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跛行的症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可分四期。I期无临床症状,X线也无异常。II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X线可见软骨下骨硬化,骨质疏松,边缘有不规则的透亮线。m期中重度疼痛,X线可见坏死骨组织,关节面塌陷。IV期严重疼痛,活动受限,关节面塌陷严重,髓臼明显变化。容易造成关节脱位。突出在髓臼后缘的骨赘或骨水泥,可限制髓关节外旋,并使股骨头向前脱位。而髓臼下方的骨赘或骨水泥,可使股骨头向上脱位。护士长:上面我们几位护士从医生手术、材料选择等方面讲了引起脱位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周护士:患
3、者自身原因也有很大因素。比如伴有神经肌肉疾病和大脑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脱位的风险增加。Wolson等把大脑功能障碍和神经肌肉失调作为潜在的危险因素来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相关因素中,大脑功能失调是唯一能增加脱位风险的危险因素。存在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的患者具有高的脱位风险也已被报道过。这可能与此类患者存在肌力不足、肌平衡觉缺失、依从性差等有关。髓臼前壁或后壁缺如或发育不完善也可导致脱位的风险增加。进修护士:我也来补充一点,年龄也是影响因素。据统计行全髓关节置换术的平均年龄为63岁,出现术后脱位的平均年龄是64岁。有报道术后近期脱位的以50岁以上患者为多,而远期脱位以50岁以下患者多见。大部分老年人
4、患者一般情况差、手术前长时间卧床、老年患者髓部肌肉韧带松弛,肌肉明显萎缩,肌力降低,手术后髓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而年轻者骨质好,肌张力强,术后恢复快,故近期并发脱位相对较少;而运动多、对关节使用频繁,因此远期并发松动、脱位乃致断裂以年轻者多发。护士长:讲得很好,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或者不同意见的讲出来一起讨论讨论。张护士:我觉得术后体位不当也是一个很大因素。患者回病房时在麻醉药物作用未消失前发生躁动可引起脱位,或未清醒状态下因患者对疼痛不敏感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返回病房在粗暴搬动患者尤其是非专科护士参与的搬运下易造成脱位。再或回家后患者被搬动到床上的过程中也易发生脱位
5、。还有术后患者体位放置不当,如髓关节过度的屈曲、内收和内旋位时,可导致髓关节后脱位,通常见于患者坐在低凳、试图站立时;髓关节伸直位过度、内收、外旋位时,可导致髓关节前脱位。患者自行翻身侧卧位时,使患髓外旋、内收而发生脱位。陈护师:护士向患者进行预防脱位的宜教力度不够、具体指导不细致,还有患者对自身疾病程度和预防脱位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都可能成为脱位的诱发因素。从小李的病史汇报中可以得知该患者是在活动时感觉有疼痛的,很有可能是在活动不当时脱出来的。除此之外,镇痛不到位,手术当晚切口疼痛未能及时镇痛,造成疼痛性肌挛缩以致再次髓关节外伤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脱位。护士长:非常好,通
6、过以上的讨论,我想大家应该了解全髓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脱位的一些原因。我们对这类患者一定要加大宣教力度,并做具体细致的指导。有可能的话连家属一起宣教,并让家属共同参与。那最容易发生髓关节脱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李护士:术后6周之内是髓关节脱位发生最危险的时期,70%的早期脱位发生在术后1个月。晚期脱位与关节活动范围大、关节囊松弛有关。有资料显示晚期脱位女性与男性之比为3:1,可能与女性患者髓部周围肌力差有关系。小田同学:老师,什么是早期和晚期脱位?为什么术后6周之内是脱位发生最危险的时期呢?李护士:术后6周内发生的脱位称之为早期脱位;术后6周后发生的脱位称之为晚期脱位。因为手术破坏关节囊,
7、造成关节囊松弛,关节周围肌力失平衡,而软组织的修复需要6周。故在此阶段是脱位发生最危险的时期。小田同学:老师,我想问问发生髓关节脱位复位以后,有没有再发生脱位的可能?王护师:初次脱位发生在术后6周之内的患者再发生脱位的机会小,晚期发生初次脱位的病例再脱位的发生率较高。有资料显示60%的晚期脱位易发生再脱位,而早期脱位只有40%的可能发生再脱位。护士长:这位患者发生了髓关节脱位,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如何判断?李护士:我们应该先了解髓关节脱位的临床症状。早期脱位首先存在疼痛,部位可在髓关节周围,大腿内侧、前侧、外侧或膝部,开始为隐痛、钝痛、间歇痛,特别是活动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缓解或减轻,也有呈
8、持续性疼痛的。还有魏关节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困难,不敢盘腿,关节僵硬,抬腿不灵活。患肢短缩,肌肉萎缩。后期脱位可出现跛行,也是由于疼痛、髓关节功能受限所引起的,最主要的表现是患髓内收,患侧膝关节紧紧向健侧靠拢,甚至两膝之间相互摩擦。责任护士小李:还可以从不同的临床表现来反映能关节脱位方向,也就是指髓关节脱位后假体头与臼杯相对位置不同。如髓关节前脱位,伸直位过度同时内收外旋易引起,多见于前方入路,或假体臼位置过于前倾。前脱位时,能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缩,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后脱位时明显,可位于能坐线之下,在闭孔前可摸到股骨头。还有髓关节后脱位,过度屈曲、内
9、收、内旋易引起;特有体征为能关节弹性固定于屈曲、内收、内旋位,足尖触及健侧足背,患肢外观变短。腹沟部关节空虚,骼骨后可摸到隆起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高出骼前上棘与坐骨结节的连线。再有一个就是髓关节中心脱位,中心脱位畸形不明显,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缩短,下肢内旋内收,大转子隐而不现,髓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上最后的确诊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方能诊断。护士长:刚才我们从髓关节脱位的方向进行了分类,那么从髓关节脱位程度来讲又如何分类?王护士:可以分为半脱位、全脱位和持久性脱位。半脱位表现为关节活动时有一个突然震动,有时伴有暂时性活动能力减少合并刺痛,股骨头撞击于臼杯边缘,但没有跳出臼杯,这可自行复位。全脱位是
10、假体头与臼完全失去接触性,需要复位,如这个患者就属于这一类。持久脱位是指人工关节的永久性脱位。在某些情况下患者仍然能够行走,至少在有限的范围内。例如内置物头部骑跨至臼缘,或脱位的头把松动的臼杯推向一边并直接与髓臼床骨质相关节。护士长:很好,大家讨论很积极,手术后导致髓关节脱位的因素与我们平时的护理息息相关,现在我们了解貌关节脱位的原因、症状及临床表现,知道正确的体位可以预防髓关节脱位,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如何预防呢?那么从护理上如何正确安置患者的体位?周护士:在平时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当密切观察患肢的放置位置是否恰当,患肢有无疼痛、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手术部位有无异物突起、双下肢是否等长,搬动或活
11、动时髓关节有无剧烈疼痛、听到响声,肢体有无变得异常内旋、外旋或短缩,有无患肢无力,下地站立时似有踩棉花般的感觉。一旦发生脱位,应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护士长:那在具体临床工作中我们又是如何护理的呢?张护师:首先,我们应做好心理护理。针对大多数患者因害怕手术,担心手术效果、经济问题等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改善认知,调控应激反应,尊重患者的疾病知情同意权,耐心而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医师和成功的术例,以及该手术的负面影响,使患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摆脱恐惧,增强信心,以便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其次,妥当安置患者体位,我们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科 髋关节 置换 护理 教学 查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