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减重行动建议2024.docx
《中国居民减重行动建议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居民减重行动建议202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居民减重行动建议2024我国居民超重/肥胖患病率快速增长,当前,在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学龄儿童青少年约为20%,超重/肥胖会增加高血压、T2DM、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预防和控制肥胖已经刻不容缓。本共识以高级别科学证据为基础,旨在指导超重/肥胖者和相关卫生工作者开展科学减重。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减重的首选和基础措施第1条A超重/肥胖是热量摄入多于消耗造成的机体总脂肪含量过多,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减重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身体活动。释义:超重/肥胖是摄入热量多于消耗,使热量以脂肪的形式积聚在体内,造成机体总脂肪含量过多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我
2、国目前使用体质量指数(BMI)24.0kgm2和BMlN28.0kgm2作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以男性腰围900cr女性腰围85.0cm作为诊断成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附件1)。中心性肥胖的健康危害比全身性肥胖更大。附件1中国成人超重或肥胖诊断标准临界值体质量指数(kg/n2)腰围(Cm)分类世界卫生中国组织P国际糖尿病中国糖尿病联合会学会超重25.0-29.924.27.9-肥胖30.028.0中心性肥胖男性:=90.0女性:80.0男性:90.0女性:85.O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定义与成年人不同,我国制定了年龄-性别BMI参考界值(附件2)。附件2中国617岁学龄儿布青少年性别年龄
3、别BMl超重与肥肝界值(kg/?)年龄(岁)男生女生靖袁E#6.016.417.716.217.56.516.7Ig.316.518.07.017.018.716.818.57.517,419.217.219.08.017.819.717.619.48.5他I20.318.119.99.018.520.818.520.4曳518.921.419.021.010.0-19.221.919.521.510.5-19.622.520.022.111.0-19.923.020.522.711.5-20.323.621.123.312.0-20.724.121.523.912.5-21.024.721.
4、924.53421.425.222.225.013.5*-21.925.722.625.614.0-22.326.122.825.9)4.5-22.626.423.026.3IS.O-22.926.623.226.615.5-23.26.923.426.916.023.327.123.627.116.5-23.527.423.727.4EO-23.727.623.827.617.5-23.8?7.823.927.818.0-24.0维O24.0维O注:来搀于中华人民共国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制定发布的学龄儿我廿少年Ifllft0肥时输6.将6-17岁的儿敏育少年超强/更胖定义为I
5、iMl分别大于相应性别和年龄别HMl债的参考标准.是与成年人(18岁)tfl嗔/肥赤年弟RM|曲线相*1应的崎界值.A不健康生活方式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生活方式管理可帮助有效减重。释义:超重/肥胖主要是由高脂、高糖等高热量膳食和低纤维膳食习惯、饮食不规律、缺乏身体活动等生活方式造成的,其他致病因素还有遗传、心理、经济、文化等因素。全生活方式管理是指对超重/肥胖者同时实施多维度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三个要素。全生活方式管理优于单纯的饮食干预或运动干预,并可带来多重健康效应。超重/肥胖者可通过加强体重监测,设定生活方式改善目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社会支持等措施
6、,达到有效减重和长期体重控制的目的。合理膳食是科学减重的基础第3条A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有利于减重;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减少油、盐、糖摄入。释义:控制总热量的平衡膳食模式是减重的基础。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模式,也被称为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常被代指为有利于健康的、多样化的、富含营养的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与体重改善、心血管疾病(CVD)和代谢性疾病风险下降相关。全球范围内,还有得舒饮食、北欧饮食、中国江南饮食(东方健康饮食)等不同的饮食模式。江南饮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居民长期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可作为我国健
7、康膳食模式的一个代表,特点是食材种类丰富;蔬菜水果摄入量大;水产品和禽类等白肉摄入多于猪牛羊等红肉;油和盐量摄入较少;口味较清淡;烹饪用油少,以植物油为主;烹饪方式以清蒸、煮等为主。这种膳食可能有利于控制体重、降低慢性病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膳食模式并长期坚持是减重成功并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措施。第4条膳食中适当增加奶类及其制品有助于减重。释义:研究表明牛奶对超重、肥胖、T2DM病和CVD可能具有潜在的改善作用。奶及奶制品可提供优质蛋白质,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同时还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0-500g液态奶或等量奶制品。适当食用牛奶及奶制
8、品可能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益,但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等特殊群体除外。第5条A控制总热量、改变三大供能营养素配比和间歇性断食有助于短期减重,但长期效果缺乏证据支持。释义:研究表明控制总热量、改变三大供能营养素配比(低碳水、低脂肪、高蛋白等)的饮食模式有短期减重效果,但长期效果不明显,不推荐长期使用。如极低和低热量饮食可在短期内减重2%15%,且可控制血糖和改善脂质代谢,但其长期效果尚无证据。间歇性断食又称轻断食,是一种正常热量与热量限制(或完全禁食)交替进行的膳食模式,有一定减重作用,但长期效果亦尚无证据。第6条A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利于中短期体重控制,但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应用生酮
9、饮食减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释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一般是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从55%65%减少至JW4O%,脂肪供能占比2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的一类饮食模式。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10%),即摄入30-50gd碳水化合物,相应提高脂肪和蛋白质与碳水的供能比3:14:1,也称为生酮饮食,对超重/肥胖有改善作用。生酮饮食产生减重效应的机制可能包括:饮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可导致胰岛素分泌降低,抑制脂肪生成和积累,并促进脂肪分解;高蛋白质饮食会产生饱腹感,并影响食欲控制激素(如瘦素和食欲刺激素)、胰岛素分泌和酮体产生。有研究显示,短期应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减重效果显著,但长期应
10、用的安全性和益处尚不明确。第7条A夜间饮食和不吃早餐增加肥胖风险,不利于减重。释义:进食时间在导致肥胖和影响减重效果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不吃早餐和夜间饮食与体重增加有关,甚至会导致肥胖。研究表明,不吃早餐会增加饥饿感,增加午餐与晚餐的进食量,并加重胰岛素抵抗。吃早餐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增加机体胰岛素敏感性,避免了由于禁食时间过长所导致的胃饥饿素浓度增大所引起的食欲亢进。夜间摄入食物的质量和营养特征可能会对最佳健康所需的代谢和昼夜节律产生负面影响。第8条A降低进食速度有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体重。释义:研究显示,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有关,特别是腹型和内脏型肥胖。降低进食速度有利于减重的可能机制是: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居民 重行 建议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0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