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心血管活动调节.ppt
《生理学心血管活动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心血管活动调节.ppt(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2.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3.心血管中枢4.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一)心交感神经的作用 释放NE,作用1-受体 使膜上的钙通道磷酸化,Ca2+内流增多使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功能增强。变时性正性 变力性 效应 变传导,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 释放Ach,作用M-型胆碱受体 变时性负性 变力性 效应 变传导,膜对K+通透性增大是主要机制。1.Rp增大,兴奋性和传导性下降。2.最大复极电位增大,4期自动去极化减慢;Ach抑制If,自律性降低3.K+的外流加速,复极加快,Ap时程缩短,不应期缩短。4.Ach抑制Ca2+内
2、流,收缩力降低。,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起源 脊髓胸段T1T5 延髓的迷走神经 侧角神经元 背核和疑核 分布 右:窦房结、房、室肌前壁 右:窦房结 左:房室交界、束支、左:房室交界 房、室肌后壁 房、室肌少量 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受体 1 受体 受体阻断剂 心得安 阿托品 作用 使心脏活动加强 使心脏活动抑制,小结:,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一)交感缩血管神经:NE 作用 受体 全身绝大数血管只受其单一支配 皮肤骨骼肌、内脏脑、微A小A微V 有紧张性(二)交感舒血管神经:Ach作用M受体,只分布于骨骼肌,无紧张性(三)副交感舒血管神经:Ach作用M受体,分布消化腺(
3、胃肠道、外分泌腺)、外生殖器(四)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皮肤伤害性感觉传入,心血管中枢,延髓 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中枢 都有紧张性 心交感缩血管中枢分缩血管区、舒血管区、接替站、心抑制区延髓以上心血管中枢 起整合作用,1.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器反射,位置、传入神经:窦神经 舌咽神经 延髓 主A神经 迷走神经 传出神经: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血压,颈动脉窦、主动脉弓感受器受到牵拉兴奋,窦神经、主动脉神经,延 髓,缩血管中枢(-),心交感中枢(-),心迷走中枢(+),交感缩血管神经(-),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阻力血管舒张,容量血管舒张,心脏活动
4、抑制,外周阻力,静脉回流量,心输出量,血压,减压反射(稳压反射)特点:1)70-140mmHg范围内敏感,经常起调节作用 2)对短时搏动性血压变化敏感,对长时持久性血压变化不敏感。高血压时重调定 生理意义:维持短时血压稳定,位置、传入神经正常情况:使呼吸加深加快,调节呼吸紧急情况:低氧、窒息、失血、酸中毒、血压60mmHg时,使心输出量和外阻增加,血液重新分配,保证心脑血供,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血液 PO2 H+PCO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窦神经、主动脉神经,孤 束 核,延髓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心率 心输出量,心脏和脑血流量腹腔内脏和肾脏血流量,血
5、压,呼吸加深加快,化学感受性反射的特点:,平时不起明显调节作用 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大于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一种应急反应(即优先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颈动脉体反射对呼吸的影响较强,主动脉体反射对循环的影响较强。,3.心肺感受器反射,血压、循环血量(机械牵张刺激),心肺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干,交感紧张 迷走紧张+,延髓心血管中枢,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ADH,心率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尿量,血 压,下丘脑视上核,循环血量,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来源E:亲和力 1 1 和 2 强心外阻变化,作强心药使用NE:亲和力 1 1,与 2亲和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心血管 活动 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0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