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研究进展.ppt
《抗高血压药研究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高血压药研究进展.ppt(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血压治疗的新概念,高血压治疗的新概念,过去几十年与高血压病斗争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单纯地降低血压是不够的.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的终末器官损伤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寿命。从保护病人的终末器官免受损伤这一目标出发,提出抗高血压治疗要三条腿走路的新概念.,确切降压稳定血压阻断RAS,高血压治疗的新概念,一、确切降压 1 强调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性 2 提倡联合用药 3 加强研究新作用靶点的药物二、稳定血压 1 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损伤 2.稳定血压与抗高血压治疗三、阻断RAS 1ACEI;2AT1-R拮抗剂;3肾素抑制剂 4糜酶抑制剂;5高血压的基因治疗
2、,一、确切降压,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和舒张庄每降低56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3。我国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因此,血压降低的效益是明显的。那么,血压应该降到什么程度呢?,一、确切降压,最近国际HOT(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研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3883mmHg但是到底有多少病人的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呢?法国19921997年的一项14.5万人调查报告表明,在血
3、压14090 mmHg的人群中有 80未治疗,治疗的只有20,14.6虽接受治疗但血压仍高于14090mmHg,只有5.4的病人其血压控制良好。,一、确切降压,美国控制率只有25。我国1991年对94万人的调查,高血压在城市和农村治疗率分别为17.4和5.4;控制率分别为4.2和0.9(平均为2.9)。面对如此之低的控制率,我国已提出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社区防治等有力措施。在治疗方面我们提倡联合用药,同时继续努力发展新药,1 强调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性,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1520年、降压治疗的效益又非常明显,因此,强调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性。必须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持谨慎态度 不能
4、轻易取代药物治疗。终生治疗:对血压已被控制的病人,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回升。维持治疗:低剂量,常用剂量1/2l/10 超长效(最好周效)具有器官保护作用,2 提倡联合用药,对于接受治疗而血压未能控制的病人有3种可能的对策:加大原来药物的剂量,但后果可能作用不增而不良反应增加,除非病人起始用药量很低。换用另一药,但第二个药效不佳,很易导致病人的反应性降低或失去信心。联合用药:两药合用多数能起协同作用,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人中有 2/3是联合用药。,2 提倡联合用药,常用4类药物:联用较好:,利尿药B-R阻断剂钙拮抗剂ACEI,ACEI+钙拮抗剂,B受体阻断剂+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尼群地平+阿
5、替洛尔(延长24h),3 加强研究新作用靶点的药物,机制研究发现,可乐定不是作用于孤束核的a2 受体,而是作用于测网状核的咪唑啉受体、这一发现产生了莫索尼定和雷美尼定等作用于咪唑啉受体的新药 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的研究,将向我们提供发展一大批(几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的可能,而且这类药物很可能有较好的器官保护作用。由于一氧化氮的作用非常广泛,研究其选择性特别重要,当然也较困难。,3 加强研究新作用靶点的药物,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问世或将要问世:,5-HT2A受体阻断剂 5-HT1A 受体激动剂 内皮素ET-A 受体拮抗剂 腺苷受体激动剂 心房肽调节剂 cGMP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前列环素合成促进剂 肾素
6、抑制剂,二、稳定血压1 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损伤,血压波动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血压在24h内自发性波动 1987年,意大利学者Mancia实验室报道,即在血压水平相同的几组高血压病人中 BPV高者,其靶器官损伤严重、这使BPV的研究具有病理学意义、然而,临床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靶器官损伤只能依靠间接指标(心电图、眼底观察等)来判定,1 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损伤,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直接取动物器官分析,克服了临床研究中采用间接指标判定靶器官损伤的局限性。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研究BPV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发现B
7、PV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达0.6以上),证明 BPV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是在高血压背景下进行的。,1 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损伤,采用去窦弓神经(SAD)大鼠,用计算机化清醒大鼠血压连续监测技术和形态学计算机图像定量测定法研究单纯性BPV增高是否能引起器官损伤。因为SAD后,动物的血压变得不稳定,即BPV增高,而24h的平均血压并不增高,因此 SAD被视作BPV增高的动物模型。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单纯性BPV增高也可导致器官损伤、例如SAD可导致心肌肥厚,血管重构,肾损伤等。,2 稳定血压与抗高血压治疗,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损伤。因此,抗高血压治疗必须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要使血压平稳、在
8、选用抗高血压药时,哪个药物能降低BPV,哪个药物不能,由于BPV测定的困难,以至于十多年来在这个题目上尚无明确的答案。首先在临床上 BPV的测定必须动脉插管,连续监测24h的血压。因为无创测压基本上是1530min测1次,不可能用作研究BPV 动脉内插管有创伤性,受到伦理学等因素的限制。用大鼠作动物实验,技术难度较大。,2 稳定血压与抗高血压治疗,酮色林:阻断5-HT2A受体,轻度阻断a1受体 降低SHR的BPV 尼群地平:能降低BPV 也能减轻器官损伤腺苷:降低BPV作用是由A2A受体介导肼曲嗪:使BPV升高,靶器官损伤加重,中枢孤束核 阻断5-HT2AR 增敏动脉压力感受性,2 稳定血压与
9、抗高血压治疗,我们希望今后新开发的抗高血压药,应将对BPV的影响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除了考虑药物本身能否降低BPV以外,还要注意避免药物引起的血压不稳定。提倡使用长效药物,T/P比值50%,t1/2 长,维持24h有效。短效制剂今后可能被淘汰但考虑经济因素,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中效药物将会在今后的10年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得不使用短效药物时,建议一片药多次分服以取代维持治疗中的每天一片顿服(表2)。,峰值:药物效应最大时两天的差值 谷值:下一次给药前的差值峰值 谷(T)/峰(P)比值50%,表2 硝苯地平不同给药方式对SHR 大鼠BPV及靶器官损伤的影响,组 别 给药途径 给药次数 BPV 靶器
10、官损伤硝苯地平 ig 1/d+硝苯地平 食料 随意+硝苯地平 皮下埋泵 连续+,三、阻断RAS,高血压导致许多种体液因子的紊乱,而RAS是最重要。ACEI的终末器官保护作用是比较公认的,有人对1996年12月以前的50项临床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表3 四类降压药对终末器官保护作用比较(n=1715),组 别 左心室肥厚逆转 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ACEI+12钙拮抗剂+11 利尿剂+8-R阻断药+5,三、阻断RAS,血管紧张素具有促使细胞增殖、血管收缩、水钠潴留等作用,而这些作用均与高血压的靶器官损伤有关,长时间作用可导致心肌肥厚和血管损伤等。因此,在抗高血压治疗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0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