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ppt
《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ppt(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护理,担维并,PICC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什么是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治疗(5天-1年),判断,PICC的发展,1929年德国外科医师Forssmann从自己前臂肘窝置入4Fr的输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的PICC的人。20世纪70年代,PICC以良好的材质重新被引进临床使用。20世纪80年代,PICC在国外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需要中长期输液的家庭护理患者。1997年被美国BD公司引进中国。全世界每年要
2、置入7亿根导管,美国占30%,全部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插管;其他国家占70%,有4.9亿是盲插。目前在美国使用超声和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这一技术成为各个医院中专业护士置入导管的“金标准”。,PICC的优点,判断,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病人外周静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不易脱出,液体流速不受病人体位影响化疗病人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保留时间长,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满足患者治疗需要感染的发病率较cvc低,3%,PICC管的适应症,判断,有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倾向 需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需输注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液、脂肪乳等患者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的患者 需要长期
3、静脉治疗,如补液或疼痛治疗时 家庭病床的患者,禁忌症,判断,不能确认外周静脉病人的顺应性差预插管途径有静脉血栓形成史、感染源、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放疗史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禁忌症,禁忌症,药物的PH和渗透压对静脉的影响,1 药物PH对静脉的影响 PH低于5.0或高于9.0会引起静脉内膜损伤,出现化学性静脉炎,就有可能导致静脉硬化、渗透性增强和血栓形成2 药物渗透压对静脉的影响 血液的渗透压为280295mosm/l,文献表明450mosm/l会引起中度静脉炎,600mosm/l(豪渗透度)则必定引起静脉炎。如果必须反复给药或摩尔渗透压保持在500600,建议采用中心静脉通
4、道,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判断,禁忌症,禁忌症,头静脉 6mm 40 ml/min贵要静脉 8mm 95 ml/min 腋静脉 16mm 333 ml/min锁骨下静脉 19mm 800 ml/min无名静脉 19mm 800 ml/min上腔静脉 20-30mm 2000-2500 ml/min,PICC静脉选择,主要有肘部静脉贵要静脉-首选肘正中-次选头静脉-第三选择,PICC静脉选择-贵要静脉,90%的PICC放置于此。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PICC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故
5、应于静脉穿刺前确认定位。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PICC静脉选择-头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困难,使病人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入。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颈静脉。,PICC操作技术,拍X光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上肢贴在体侧时,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内,第二肋间隙水平上肢外展90度时:导管应位于上腔静脉骨,第三肋间隙水平。,导管的固定,正确固定的重要性 保证导管稳定性,避免导管脱落。允许病人做适量的 轻微活动时不会磨损导管,
6、避免漏液发生。,敷贴,导管的固定,Clean正确的冲管,禁用10ML以下针筒不要用力冲管,实验室数据显示:对导管施加压力进行冲管,10毫升以下注射器设计可能会产生高压(超过40磅/平方英寸)使导管破裂。,Turbulent Flow,Laminar Flow,Clean正确的冲管,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加强冲管效果,避免药物刺激局部血管。,次数,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1,置管后压迫穿刺处(即纱球或棉球覆盖的位置)10-15分钟,以减少术后出血3天内请您尽量减少屈肘动作当剧烈咳嗽、运动等胸腔压力增高时,有时会使血液返流入导管内。为了避免血液返流引起的导管堵塞,可将置管侧手臂抬高,
7、这样可减少返流,必要时及时冲管。,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2,手肿胀的处理:(1)手掌的屈伸运动,即握拳-松拳-握拳连续做此动作数次。(2)手握热毛巾,促进血液回流,注意水温,防止烫伤。(3)压迫穿刺点,抬高置管的手臂,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3,换膜和接头的时间:(1)置管术后24小时须 更换贴膜一次(2)穿刺处无异常每周更换贴膜 及接头一次,不要在置管侧手臂扎止血带,避免在该侧手臂测血压 严禁高压注射,CT、核磁共振检查时所需要的加强给药易造成导管破裂,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4,PICC术后护理封管,封管步骤:静脉留置针 SASSASHPICC SASH封S:指生理盐水 A:指给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icc 维护 并发症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