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2023学习“援疆三问”专题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
《(4篇)2023学习“援疆三问”专题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篇)2023学习“援疆三问”专题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安徽援疆指挥部组织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开展了“援疆三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大讨论、大谈心。援疆一问,来疆为什么?1.为名,值得了。我们一进疆,成为光荣的援疆教师,成为响应号召支援边疆建设的援疆工作者。我们有奉献之心,要像胡杨、雪莲、红柳一样扎根边疆,开启“奉献边疆,建功新时代”光荣行程;我们有温暖之心,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与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续写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宏大诗篇,让自己在援疆岗位上发光发热,温暖
2、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有恒久之心,坚持不懈、主动作为,久久为功、不辱使命,奋力写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文章。2 .为利,赚到了。不错的,援疆支教利国利民利己。首先是利国,我们听党指挥,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边疆;其次是利民,我们离开家乡走进陌生的民族地区,身处陌生的环境和相对陌生的学生,进行着并不十分得心应手的教育教学,教育着民族地区的子女,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最后是利己,因为一个人要成长,离不开多岗位锻炼,多角色的磨砺,基于此,可以说援疆支教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3 .为他,无悔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一行人舍小家,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相濡以沫的妻子,离开得心应手的工作,离开熟悉的气息和
3、面孔,置身万里援疆支教,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书写文化润疆的光辉诗篇,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小爱无痕与大爱无疆的汇聚。援疆是一份使命,一份经历,是更是一种情怀。带着政治忠心、政治使命、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开展援疆支教工作,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继承与超越。作为历经多岗位锻炼的边疆建设工作者,因投身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业,我们会收获一笔人生最为宝贵的人生财富;边疆建设发展因为我们的融入,在祖国边疆建设中有援疆人一份力量。在漫长人生路途中,我们意志坚定、信仰执着,难得援疆经历,我们定会收获美好的生活和丰富的人生。援疆二问,在疆干什么?在疆干什么?每一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同。援疆干什么,问一问自己:1.问自
4、己,我是谁?人们往往错在不知道自己是谁。如果任个人私欲膨胀,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强于别人,这会害人害己。因为,一个人一旦有此种念头,就会一意孤行,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别人的优点看不见,别人的好处熟视无睹。对于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自己的偏见会一意孤行,自己会变得拒绝进步成长。2 .问自己,我做啥?“来疆干什么?”的第一要义是校准援疆“方位”。作为援疆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贯彻落实“文化润疆”的重任。在文化润疆的征途中,我们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好的下一代,为边疆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3 .问自己,我咋做?我们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心
5、,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信念,进行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人类伟大的事业。作为援疆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援疆工作的一份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是超人,没有超人本领和能力。我们要牢记忠诚意识、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这是我们进疆后开展各项工作基本思路。援疆三问,离疆留什么?援疆支教是充满生机、充满情趣、充满人情味的,因为我们援疆是培训年轻下一代。那么,离疆留什么?1.留下美好形象。“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每一位教师都要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首先是真实形象,每天展示真实的自己,真实
6、上好每一节课,真实过好每一天;其次是耐心,耐心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位学生;最后是工作真诚态度,真诚对待受援学校的每一位老师自己,我们每人不论工作能力大或小,只要真诚对待我们的每一项的行动上,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一定会做好援疆支教工作。2 .留下工作思路。除了留下美好印象,在工作上我们要把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留给受援学校,具体是把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理念留下来。(1)留下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是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有助于教育工作,使教育增色。如我们把课堂教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结合而开展教学,是
7、现代版陶行知“生活教育”教育思想;我们因教材、因学情和因地域不同而施教的课堂方法,在教育家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进行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我们在课堂上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进行知行统一的“不愤不启,不俳不发”教育思想。(2)留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通常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如我们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综合地考虑围绕我们的教学而采取的各种教学方法要
8、素,并进行优化组合等。(3)留下管理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教育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的理念,其本质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驾驭课堂、调控课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思考的管理理念,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形成的班级管理一系列方式方法,以及随着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多变,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教育理念。3 .留下无痕印记。基于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理念,我们援疆支教最好的留下是无痕的印记。因为一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绿水青山教育理念就是教育无痕。那么什么是教育无痕呢?答案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是援疆去功利化,即教育意图不留痕迹。我们教育最成功的是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把学习当成自己的应然的事情,孩子每天在好奇,求知,探索,欢乐中自觉地学到了知识。二是援疆去模式化,在教育模式和方法不留痕迹。“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如果学生仅仅会模仿未必是好事,最好的教育是超越教师。孩子终归要离开老师,不要用固定的套路去教学生,引导学生重新架构自己的世界,放手让学生探索,做明理智慧的教师,懂得去诠释这份伟大的爱。三是援疆去非人性化,做到善教无伤。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教育方法和技术,还要考虑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在我们的教育教
10、学中对待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他人,让每个受教者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去实现行为改变。我们援疆支教最好留下无痕的印记。因为一一无为而治乃是至高追求。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过分的干预,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让每个人都能够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教师不是管的不够,而是管的太多,干涉干预的太多,给学生造成了逆反心理,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我们应该“放任”学生一下,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机会,孩子才会成长的更健康,更幸福。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是有所作为,顺其自然规律的为,所谓
11、“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歌手衡越歌唱中“离疆留什么?留什么?留什么?你在新疆流过汗,新疆更美丽。你走过援疆路,我更懂得雪莲香啊!”是我们教师援疆三问的最好回答。“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或他问,或自问,每个援疆人总会面对这三个问题。当很多朋友得知我要去援疆后,他们也会问“图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却又非常难以回答。在开展以自行学习为主、网上交流为主的“两个为主”形式,开展忠诚和政治教育在先、民族和宗教政策教育在先、纪律和安全教育在先的“三个教育在先”活动中,作为一名援疆人,必须认真回答好这三个问题。在这段学习教育期间,通过系统学习中央、省市援疆工作精神,
12、系统熟读新疆的历史、地理、人文、宗教和民俗民情,深刻领会援疆工作对于国之久安的重要意义。“舍家报国,倾情援疆”八个字重达千钧,援疆人尤需秉持别样的家国情怀,把国家、把民族、把边疆放在心头,努力成为一名有信念、有情怀、有作为、有形象的“四有”援疆干部。“进疆为什么:追梦人“进疆为什么二强调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个人价值取向。援疆是责任更是奉献,是使命更需担当。当我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去遥远的西北边陲、天山脚下,是图名利,还是图梦想。组织安排我们去援疆,是经过全面考察,对每位援疆给予了信任和期望,更是赋予了强烈的政治使命。既然响应祖国稳定新疆、发展新疆的伟大号召,援疆人就必须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实现自
13、己岁月的理想追梦。当好追梦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坚持高站位,做到思想自觉。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按照“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的工作要求,带着“沿海对大漠的情怀、绿叶对根的情谊”,以真挚的感情、过硬的作风,切实扛起“红船护旗手”的政治担当,切实为边疆沙雅奉献、为红船争辉。其次,坚持高要求,做到行动自觉。在今后三年的援疆工作中,要始终做到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奉献“六个特别“,以政治定力提升思想境界,以思想境界坚定奉献激情援疆路。再次,坚持高水准,做到能力自觉。八千里外边疆,担使命、戍边疆,绝非易事。“看人挑担肩不累”,边疆和内
14、地,工作要求有别。除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实干的工作作风外,更加强调能力素质的全面性,特别是要结合边疆工作特性,把民族和宗教政策学深用好。“在疆干什么”:苦旅者“在疆干什么”,强调必须回答的是责任所在。援疆三年,我们援疆人将在边疆受援地沙雅县工作近千个日夜。三年时光,对于人生而言,是漫长的,而对于圆梦边疆,又是短暂的。兮兮忽忽,一恍即过。春节前,我向一位尊敬的老领导坦言援疆后,她在微信里给我谆谆叮嘱:“要利用好三年宝贵时间,多学习,干点事,交些维吾尔族朋友”。这是智者良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援疆人理解会更加深刻。所谓“苦旅”,个人认为就是要走好援疆路、做好援疆事、留下援疆情、交好援疆友。在今后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习 援疆三问 专题 心得体会 发言 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