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非选择题必做.docx
《第二组非选择题必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组非选择题必做.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组:非选择题(必做)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0(25分)材料一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9年通过“羊毛法案”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造业为目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
2、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绝对领先地位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在美国不断增强,逐渐膨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老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过去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其手段是构筑高关税壁垒,而现在更侧重非关税壁垒。一些非关税壁垒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干预外贸、限制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美国举双手贽成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
3、的贸易与关税法案,1988年经里根总统签署,正式成为美国法律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都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摘编自吴学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生后世(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近代英国相比,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11分)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
4、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判断,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提取材料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并结合所学的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567年,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中国海外贸易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有230余种,除传统的生丝及丝织品、瓷器以外,还增加了日常生活用品。传统丝织品和费,器出现了中国仿制的欧式锦缎、天鹅绒、丝袜和西式餐具、纹章瓷等,并大量运销欧洲。进口商品项目
5、多样化,外银开始流入。进口的手工业原料主要是冰藤、白藤、藤黄、牛角、番镰、马尾、明角、黄丝、孔雀尾、樟脑等。中国海外贸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自足性。据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等整理材料二早在15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主导出口项目是羊毛,而15世纪中叶以后,呢绒成为主导出口项目。16世纪中后期,英国出口商品还涉及手工业制品、畜牧业产品、矿产品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许多项目。16世纪中后期,棉花、生丝、香料开始进口。在进口商品中,大部分是国内纺织业及造船业所需原料,而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手工业制品及船舶又促进了出口商品项目的发展。转口贸易或过境贸易也获得较快发展。从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中国长期保持着顺差或出
6、超地位。摘编自张乃和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16世纪中英海外贸易发展的相同特征,并分别说明各自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11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后期以来中英海外贸易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这些不同对各自产生的影响。(14分)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依据图示和所学,围绕“工厂和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某一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无
7、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主要标志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些斗争超越经济斗争的范围,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统治。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它指导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胜利前进。一摘编自王学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材料二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统治得以建立;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为主要支柱,以帝国主义为主要靠山,不惜以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举借外债,用以维系着对中国社会的统治。1919年,中国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
8、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正在苦闷中摸索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展示了一条新的出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构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理论,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百年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夙愿。一一摘编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并简析其背景。(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早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成因。(12分)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9、分)材料“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名称,中国人的“西方”观念要追湖到汉唐时期的“西域”和宋元明时期的“西洋”。“西域”最早是指匈奴统治的区域,后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与西域相联的一个名称是“西天”,该名称可能出自唐代玄奘“西天取经”。“西洋”在五代时大体上指今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明代有了广义“西洋”、狭义“西洋”之分。狭义“西洋”包括郑和所到的今天的东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广义指象征整合意义的西洋,即海外诸国、外国。接近近代地理概念上的“西方”是伴随欧洲传教士东来而出现的,与“西方”相联的“西学”“西医”“西历”“西国”等一些词也相伴而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