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ppt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ppt(1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水、电解质代谢紊乱,Water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概论 水、钠代谢紊乱 钾代谢紊乱 镁代谢紊乱,主要讲述内容,Introduction,水、电解质概论,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Volume and distribution of body fluid)体液总量占 体重60%第三间隙液:又称跨细胞液(transcellular fluid)需要细胞耗能,完成一定的化学反应,再分泌出来。如:胃肠液,汗液,脑脊液,关节囊液,炎性渗出液等。,细胞内液40%(ICF),细胞外液20%(ECF),血浆5%,组织间液15%,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液的含量依次递减:新生儿
2、体液占体重:80 婴儿:70 学龄儿童:65 成人:60,体液随着脂肪的增加而减少:脂肪含水量:10-30%肌肉含水量:25-80%故瘦人对缺水的耐受性更强。,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及含量细胞内、外液中的主要电解质含量,3,112,104,Cl-,阴离子,65,1,15,蛋白质,198,145,151,总计,5,5,有机酸,20,1,1,SO42-,100,2,2,HPO42-,10,24,24,HCO3-,198,145,151,总计,26,1.5,1.5,Mg2+,2,5,5,Ca2+,160,4.5,4.5,K+,10,134,140,Na+,阳离子,细胞内液(mEg/kg水),细胞间液(
3、mEg/L),血浆(mEg/L),ECF:Na+、Cl-、HCO3-,ICF:K+、Mg2+、HPO42-Pr-,血浆蛋白质产生的渗透压很小,仅为血浆总渗透压的1/200,但很重要。,三、体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of body fluid),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血浆渗透压:280310 mmol/L,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95来源于Na+,Cl-,HCO3-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K+,HPO42-,四、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1.水的生理功能:1)是生化反应的场所,又是良好的溶剂。2)调节体温:水的比热大:
4、吸收热使体温不升高 水的蒸发热大:37时,575卡/1g水(2406焦耳热)水的流动性大:3)润滑作用:泪液,唾液,滑液 4)结合水:心脏含水79,主要是结合水。,2.水平衡:正常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 摄入量(ml)排出量(ml)必需排出量(ml)饮 水 1000-1300 尿 量 1000-1500 500*食物水 700-900 皮肤蒸发 500 500 代谢水 300 呼吸蒸发 350 350 粪便水 150 150 合 计 2000-2500 2000-2500 1500 每日必需水量 1500 ml 代谢水300 ml1200 ml,占体重2 即日需要量;对无尿的病人,每日进水量也
5、至少700ml。*至少排尿500ml才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每日尿中固体溶质=35g,尿液最大浓度6g-8g%),五、水、电解质调节:1.神经调节:口渴中枢下丘脑视上核侧面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口渴中枢N细胞脱水引起口渴感(thirst)。,2.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osterone):,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是从心房肌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多肽。当血容量增加ANP。,水、钠代谢紊乱,Disorders of water and natremia metabolism,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1.根据血钠浓度分类:低钠
6、血症 高钠血症 血钠正常的体液容量平衡紊乱 2.根据体液容量分类:体液容量不足:(脱水)体液容量过多:(水肿、水中毒、盐中毒)体液容量正常:(等容性血钠异常),体液容量不足,脱水(dehydration),体液容量减少(2)。Body water deficit.,概念:各种原因造成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2),此时水代谢呈负平衡状态,并伴有Na的丢失。导致机体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分类:按血中Na+浓度可将脱水分为三类 高渗性脱水:失水失盐,血清Na+,血浆渗透压。低渗性脱水:失水失盐,血清Na+,血浆渗透压。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盐,血清Na+、血浆渗透压正常。,(一)高渗性脱水:(hyp
7、ertonic dehydration)1.概念:体液丢失,水的丢失 钠的丢失,血清 Na+150 mmol/L,血浆渗透压 310 mmol/L。,2.原因和机制:(1)摄水不足:*无水可饮:水源断绝*有水不能饮:口咽食道病变,厌食、年老体弱等。(2)失水过多:*呼吸道失水:过度通气*皮肤失水:大量出汗*胃肠道失水:呕吐、腹泻*肾失水:中枢性尿崩症、使用大量渗透性利尿剂 输入高渗GS,3.对机体的影响:尿少比重高:ADH分泌增加: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使ADH分泌,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醛固酮分泌早期受抑制,晚期可增加:血Na+增高使醛固酮分泌受抑制
8、,肾小管对Na+重吸收减少,尿Na+增加。晚期血容量明显下降可刺激ALD分泌增加。,细胞内脱水:失水失盐,血Na+增高,血浆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转移到细胞外。口渴感:血浆渗透压刺激口渴中枢;唾液腺细胞内脱水。脱水热(fever of dehydration):汗腺细胞脱水,汗液分泌降低,皮肤蒸发水减少,散热障碍,体温升高。中枢NS症状: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变大,导致V破裂,引起局部脑出血;脑细胞脱水,使脑细胞功能障碍精神错乱、意识模糊、谵妄、惊厥、昏迷、死亡。,血压改变:早期可不下降:*细胞内水移出;*ADH分泌,尿少;*汗液分泌;*喝水。晚期下降:,低容量性高钠
9、血症的主要发病环节,ECF高渗主要脱水部位 ICF减少,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及时补水,适当补钠,建议:1/3张液体,(二)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1.概念:体液丢失,失Na+失水,血清Na+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2.原因和机制:1)液体大量丢失后只补充水,而未补充电解质:*腹泻丢失大量含Na+的消化液,*大量反复抽放腹水,*大面积烧伤时血浆渗出。2)肾脏丢失钠增加:*长期使用排Na+的利尿剂(噻嗪类)*慢性肾间质病变髓
10、袢受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ld,3.对机体影响:早期尿量不减少-细胞外液低渗使ADH分泌减少;晚期ADH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尿钠降低或消失血Na+降低及血容量减少使 醛固酮分泌增加,肾脏重吸收Na+增加。脑细胞水肿 中枢NS症状:颅内高压,脑功能紊乱引起头 痛、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死亡。,周围循环衰竭出现较早: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份进入细胞内,细胞外液量减少;ADH分泌减少,肾脏重吸收水份减少;无口渴感进一步造成细胞外液量降低。出现直立性昏倒、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表现。组织间液量丢失更为严重:组织间胶体渗透压小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进入血管内。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面容消瘦、
11、婴幼儿前囟门凹陷出现 脱水貌(appearance of dehydration)。,失盐失水,早期尿量不少,肾重吸收 Na+,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主要脱水部位,ECF对病人的主要威胁 循环衰竭,4防治原则,轻、中度补生理盐水(机体排水量大于排Na+量),重度补少量高渗盐水(减轻细胞水肿),建议:2/3张液体,(三)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1.概念:体液丢失,水和Na+成比例地丢失,血钠 130-150 mmol/L,血浆渗透压 280-310 mmol/L。,2.原因(causes),丢失等渗液(lost isotonic fluid),胃肠道丢失(g
12、astrointestinal losses):麻痹性肠梗阻时;大量呕吐、腹泻或胃、肠吸引;新生儿消化道先天畸形所引起的消化液丧失。皮肤丢失(skin losses):大面积烧伤,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accumulate in third space):大量抽放胸、腹水。,3.对机体的影响:,ECF渗透压正常,血Na+正常,(1)血浆渗透压和血钠的变化?,(2)容量的变化?脱水的主要部位?,(3)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渗性脱水不经处理可 转变成高渗性脱水只补充水可 转变成低渗性脱水,4防治原则,补水量多于补Na+量,建议:1/2张液体,【脱 水】概念:脱水 低(高、等)渗性脱水 脱水热 脱水征问
13、答:1.低渗性脱水特点?为什么易出现循环 衰竭症状?及脱水征?2.高渗性脱水特点?早期为什么尿少、尿钠高?脱水热是怎样形成的?,水 肿(edema),体液容量过多,目 录,一、概述:概念*二、水肿分类三、水肿的发病机理:*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四、水肿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五、常见的水肿类型与特点:,一、概述:(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二)水肿的概念:*(Concept of edema),二、水肿分类:1.按水肿波及范围:全身性、局部性 2.按水肿发生的部位:器官性、积水 3.按水肿发生的原因:心性、肾性、肝性、炎性、淋巴性、营养性、变态反应性水肿等
14、 4.按皮下水肿液存在状态:显性水肿(frank edema)凹陷性水肿 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三、水肿的发病机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液生成回流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23mmHg,25mmHg,8mmHg,-2mmHg,平均实际滤过压=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25-17=8 mmHg 23mmHg 25-2 8,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效流体静压=毛细血管平均血压-组织间隙流体静压=23 mmHg-(-2 mmHg)=25mmHg,组织液回流的因素:有效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胶体渗透压=25mmHg-
15、8mmHg=17mmHg,正常情况下:1.动脉端组织液略有生成。2生成的组织液主要通过毛细淋巴管引流回静 脉端血管,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小时约有120ml 液体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当组织间液 增加时,它的引流速度可增加10-50倍。3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它可引 流组织间隙的大分子蛋白质,降低组织间隙 的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increased capillary hydrostatic pressure)静脉压、血栓形成、动脉充血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ecreased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摄入;合成;丢失;分解,病理情
16、况下:,微血管壁通透性(increased capillary permeability)化学、物理、生物、免疫等损伤微血管壁。,淋巴回流障碍(lymphatic obstruction)淋巴管道堵塞及摘除。,(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肾小球滤过液:99-99.5在肾小管被重吸收 近曲小管6070(主动耗能)远曲小管3040(激素调节)0.5-1终尿排出,球管平衡,广泛的肾小球病变滤过面积 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疾病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休克、心力衰竭,1.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decreas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2.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17、,1)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60-70%)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心房利钠多肽降低,2)肾血流重新分布: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交感N髓质血流,肾重吸收钠水,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增高:(30-40%)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醛固酮和ADH增加,1)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60-70%)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filtration fraction,FF)FFGFR/肾血流 有效循环血量肾血流,GFR 也相应 交感N出球A收缩入球A 使GFR下降不明显 FFGFR/肾血流 心房利钠多肽降低(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肾小管重吸收钠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解质 代谢 紊乱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