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常德市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第一阶段阶段测试卷附答案.docx
《2023-2024年常德市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第一阶段阶段测试卷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年常德市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第一阶段阶段测试卷附答案.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2024年常德市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第一阶段阶段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1,5,19,81,411,()A、2473B、2485Cs1685D、1857【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积数列。规律为:第一项乘以一个常数,加上另一个常数等于第二项。即:5=12+3,19=53+4,81=194+5,411=815+6o其中:乘数2、3、4、5和加数3、4、5、6都是连续自然数,故下一项为4116+7=(2473)o故选A。2、悲情似乎很容易成为媒体的一种,在关注弱者时、贩卖悲情;在各类电视纪实节目中,讲述悲情;春运了,不能回家的悲情;奥运丢失金牌了,讲述遭人暗算的悲情.悲情似乎无处
2、不在。只是,当、悲情成为习惯性卖点时,它的边际效应一定在递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OOA、焦点宣扬B、手段夸张C、习语诉说D、选择渲染【答案】:D【解析】:第一空,焦点与一种搭配不当,排除A;根据句意可知,悲情是媒体常用的主题,而非习惯用语,习语不合句意,排除C。第二空,夸张与媒体报道的客观性相悖,排除B。故本题答案为D。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题:以下是某市20032005年29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三年间各月投奥额情况表问题:2004年年初至二季度末,投资规模同比增长的变化情况是OoA、上升B、回落C、持平D、波动【答案】:B【解析】:从所给数据可以发现,2004年初至二季度末,
3、投资规模同比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月份,接下来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故选B。4、法官甲在审理民事案件时,下列哪一项情形可以不予回避?()A、甲是案件当事人B、甲是当事人的表哥C、当事人是甲的妻子D、当事人是甲的同学【答案】:D【解析】:略5、江苏淮安大云山汉墓群是汉代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考古显示周边瞥有500米见方的围墙,里面曾经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园东门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存在。经过鉴定.该墓主人是西汉江都王刘非。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鉴定结果?A、大云山汉墓群的所在地吁目台并非位于西汉江都国的重要地区B、墓群出土的众多器物上的铭文显示这些器物都属于江都王C、从墓葬
4、形制规格墓室结构可以确定该墓主人为西汉诸侯王D、墓葬群中出现鼎壶和钱币说明墓葬时代应该为西汉早中期【答案】:A【解析】:题干的鉴定结果是:该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A项该墓所在地并非西汉江都国的重要地区,则该墓的主人不太可能是江都王,不能支持这一鉴定结果。B、C、D三项都加强了这一鉴定结果。故答案选A。6、硬世代居住在古城的居民全搬到城外,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真实与完整,不利于古城文化遗产和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软口流动是一个长期自然发展的过程G既要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存、历史街区等物质载体,也要传承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文化生态,实现传统文化生活和古城文明的延续故就商业运营来说,这种模式在一些地方也并不
5、成功口果把古城内的物质文化遗产比作人的肌肉和骨架,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体里流淌的血液,两者密不可分颌在有种现象,政府或公司把古城里的街区甚至整体城区买下来,把原来居民安置到城外,然后引来商户进城经营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Oo【答案】:C【解析】:本题出自2022年国家(地市级)行测真题,首句不明显,可通过捆绑确定答案,砂阐述的是让古城居民搬到城外的消极作用。仞引出了让古城居民搬到城外的话题,应先引出话题,才能对话题展开讨论,所以领位于之前,故排除A项。阐述人口流动向阐述古城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话题不能衔接,故排除B项。劭是从宏观上表述古城内,领举例的形式在微观上
6、描述古城内,应先阐述宏观,再阐述微观,立位于勺前边,故排除D项。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参考题源:树立正确理念搞好古城保护】7、全球信息流动带来的网络社会,其更为根本的革命性质在于,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首先,空间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如现场直播、电视电话、无线手机、电脑互联网络等等),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由此也就导致了奔窜的时间,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在一起,集中为同一个瞬间,这就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时间感受。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
7、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对以上文字理解不够准确的是()。A、流动的空间是指传播的音像信息,把人们带入到一个个不断变换的空间,人们可以感受体验参与这些空间发生的事情B、利用互联网使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C、全球信息流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I)、流动的空间使人们的交际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答案】:C【解析】:根据文意可知,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主语是网络社会而不是全球信息流动,C项属于概念上的偷换,改变了原文段的意思。故选C。8、从1901年到1961年
8、,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猛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OO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能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答案】:A【解析】:片段中通过列举事例,诺贝尔文学奖和科学技术的时代的对比,得出这个疑问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猛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其实就表现了作者的潜在观点
9、,即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会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即A。9、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后,能够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排放的冷却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的1/3。这些废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使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C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的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
10、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升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随着人口和耗电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这样一来,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了云雨的形成,造成了局部干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能源消耗速度
11、计算,一个世纪后全球温度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使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益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民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的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尽快制定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热污染。下列有关第二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Oo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造成了水生生物缺氧直接受损B、热污染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危害人类健康,这些已被事实证明了C、1965年,澳大利亚流行脑膜炎的根本原因是工厂排放的热水,使变形虫大量繁殖,进而污
12、染了水源D、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微生物造成了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答案】:D【解析】:D项偷换概念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而非所有微生物。故选D。10、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保持自尊:一个人只有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才能保持自尊;而一个用追星方式来表达自己尊敬情感的人,不可能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A、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用追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尊敬情感B、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接受用、追星的方式所表达的尊敬C、一个人如果受到了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他(她)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D、没有一个保持自尊
13、的人,会尊敬一个用追星方式表达尊敬情感的人【答案】:A【解析】:保持自尊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是保持自尊的必要条件。而追星的方式不可能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那么可以推出追星的方式不能保持自尊,继而推出心理不健康。由此可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用追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尊敬情感,A项正确。B、C、D项都无法合理推出。本题答案为A。11、人类历史上,技术革命往往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今天,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正()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化的巨大潜能。A、步伐实现B、变革释放C、速度发挥D、方向挖掘【答案】:B【解析】:由句意可知,第二句是对第
14、一句的例证解说。技术革命与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相呼应社会发展的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变化相对应。与变化呼应的词语只能是变革。因此本题选B。12、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雪域,让我们同声歌唱美好生活。2008年来临之际,一个来自卫星的特殊语音祝福从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传回。A、嫦娥一号B、神州六号C、神州七号D、长征四号【答案】:A【解析】:略13、1,0,2,2,6,10,OA、10B、16C、22D、28【答案】:C【解析】:解法一:和数列变式,两两相加得到数列1、2、4、8、16、(3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10+(22)=32。解法二:第一项2+第二项二第三
15、项,依此规律,62+10此22律14、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他事物。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于是,看见彩蝶翻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入了花妖狐魅之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OOA、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看待它B、审美是比科学和实用更高一层的看待事物的态度C、
16、审美不单纯靠直觉.更多时候还有文化理念的参与D、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这段文字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引出审美这一话题,并具体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除了直觉的审美外,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A项概括不全,审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种态度中的一种,文段着重讲的是审美的两种情形,而用什么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B项,文段只说看待事物有三种态度,并没有就三种态度的层级进行比较。D项属于无中生有。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15、血管是人的生命之河,堤坝薄弱,随时可能因决堤而危及生命,若河流阻
17、塞。则循环受阻,OA、后患无穷B、遗恨无穷C、危在旦夕D、身心交病【答案】:C【解析】:BD都与人的心理方面相关联,而原题只涉及生命问题,故BD可排除。A可以包含C,但A较笼统,而C更具体准确,且C与前句的危及生命相对应16、小李开了一个多小时会议,会议开始时看了手表,会议结束又看了手表,发现时针与分针恰好互换了位置,问这个会议大约开了1小时多少分OA、51B、47C、45D、43【答案】:A【解析】:时针与分针可以互换位置,那么分针一定在时针之前。经过一个多小时之后,时针走过一个小角度到达分针的位置,分针走过2圈差一点的角度,到达时针的位置,此时分针与时针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走过2圈的角度,相
18、当于一个相遇问题。时针每分钟走过0.5度角,分针每每分钟走过6度角,故时针和分针用了720(0.5+6)111分钟=1小时51分走过2圈的路程。17、2009年第八号台风莫拉克给台湾带来重创,台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8月25日表示,到8月25日下午6时为止,、莫拉克台风在台湾已造成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关于热带气旋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B、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全世界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域C、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高压涡旋D、热带气旋的气流受科氏力的影响而围绕着中心旋转【答案】:C【解析】:热带气旋是发
19、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18、我国不少城市相继推出错时上下班制度后,城市主要道路在一定单位时间内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减少约30%。可见,错时上下班制度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推论?OA、政府在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的同时,两条地铁投入营运B、错时上下班将降低市民购车的热情乃至削弱汽车行业的发展C、错时上下班制度推行的同时,交管部门加强了对交通秩序的维护D、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后,接送小孩上学的家庭仍然按既定的时间出行【答案】:A【解析】:论点:错时上下班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A项能够质疑,属于他因削弱,说明缓解交通拥堵是地铁的
20、作用;B项没有针对论点;C项交通秩序的维护作用较小,间接承认了主要作用还是错时上下班的有效性,力度较弱;D项只是一部分人的行为,并没有质疑错时上下班制度的有效性。19、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A、报纸上刊登的商业广告B、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C、某超市向居民小区散发的商品价目表D、某机关向超市打电话要求购买10箱苹果【答案】:B【解析】:B项属于要约的内容。20、天然孽息是指按照物质的自然生长规律而产生的果实与动物的出产物,与原物分离前,是原物的一部分。天然孽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
21、照约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天然孽息的是OOA、小沈在地铁上捡到的手机B、陈大爷家老宅下挖出的古董C、长风公园里的桃树结的桃子D、张阿姨送给邻居王大妈的猫崽【答案】:C【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上海(A卷)行测真题,天然孽息是按照自然生长规律而产生的,桃子是桃树的出产物,故本题选C。A、B项不是果实或动物出产物,D项猫崽是独立个体,只是出生之前在母猫的肚子里,故排除。21、教育家告诉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人格健全、智慧闪耀的大写的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我国近年来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期待培养、有素质的新一代。但实践中,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被曲解以致走入误区:很多学校将素质教育和音体美
22、教育或业余爱好教育等同起来。他们没有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首先不在于他有多少才艺,而在于他以一个社会有机组成的个体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和掌握生存之道,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以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精神,构筑了一个个健全而坚强的个体。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素质教育不等同于培养个体的才艺,还具有更深层的意义B、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变了味,背离了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C、音体美教育只能培养个体的才艺,对提升其素质帮助不大D、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于培养个体健全的人格和生存生活之道【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通过介绍教育终极目标的论述,引出素质教育这个话题。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地方却误把素
23、质教育和音体美教育或业余爱好教育等同起来,忽略了最根本的人格教育,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应该被纠正的。A项更深层的意义表述过于模糊,没有体现出文段中一再强调的健全人格的培养问题,排除。B项说素质教育在实践中走入了误区,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说的是很多地方,而且走入误区这个事实也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C项说明的对象是音体美教育,文段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2、请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募集到的款物正被及时地分发到各灾区B、病人应该用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待药物C、各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救灾抗灾的准备工作D、医生一边给他量血压,一边问他今年多大岁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常德市 国企 笔试 考试 职业 能力 测验 第一阶段 阶段 测试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