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党课.docx
《乡村振兴党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党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后又一重大战略任务。脱贫攻坚的胜利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在中华大地上不再存在绝对贫困现象。通俗来讲,绝对贫困指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吃穿住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达到高水平的小康,而是设立了摆脱绝对贫困的底线。到2020年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正是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面建成
2、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我们就要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瓶颈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瓶颈在农村,需要解决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目前,农村现代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低,解决“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因为我国城市的这种分配原则“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加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最后的分配结果却会导致贫富不均。可见,共同
3、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即便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个阶段也只能是按劳分配,正如马克思所言,“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个阶段的按劳分配中产生的贫富不均,都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分配形式。在社会化生产发展过程中在现实中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发生了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变化,消费资料的分配自然也发生了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变化,即缩小贫富差距趋向于共同富裕的变化。(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可能齐头并进、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很低。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
4、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了社会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手段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看作是一个不可能齐
5、头并进、一蹴而就的动态过程。邓小平同志说:“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当然,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为此,在时间安排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先后由解决温饱走向小康,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经过改革开放迄今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
6、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前提出发,论证了我国当前“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界定,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邓小
7、平同志的相关理论一脉相承的,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理论总结。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未来,将共同富裕不仅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看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坚决消除对共同富裕的“四个认识误区
8、”(一)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全民富裕,是就共同富裕的覆盖面而言的,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同富裕的过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共同富裕不是“养懒人”,不能“等靠要”,“躺平”只会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远。惟有奋斗和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社会财富并创造有利条件,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四)共同富裕是渐进富裕,不是同步同等富裕。渐进富裕,是就共同富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要看到,各地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上会有
9、差异,不可能完全同步;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可能齐头并进。这就需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动共同富裕,既不要裹足不前、该做的工作也不尽力,也不要吊高胃口、好高鹫远,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性。二、要充分认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四个有利于“(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利于彰显公平正义的政治价值。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关键的选择是推进共同富裕。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与追求公平正义的政治价值两者间具有恰当的结合点。既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党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2511.html